职业导向下的高校历史学专业培养研究
2018-03-06张志勇
张志勇
(1.中共茂名市电白区委党校,广东茂名 525000;2.电白广播电视大学,广东茂名 525000)
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求,我国在高等教育普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数量的快速增加解决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对高素质人才的供给问题。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的转变,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各行业在人才需求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这对大学生就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历史学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在就业方面存在对口瓶颈问题。为实现历史学专业学生顺利就业,则需要从职业需求的角度制定科学的历史学培养教育计划。通过科学的职业引导,建立更加紧密的人才与市场间的关系,为历史学毕业生能够尽快适应岗位需求奠定基础。
1 职业导向下历史学培养教育的特殊功能取向
对于历史学培养教育中的职业导向问题,为满足特定职业的技能需求,则需要对历史学培养教育的特殊功能取向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相关要点,为历史学培养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1.1 培养目标明确
以职业为导向的历史学培养教育是基于社会、人才就业的一种特殊培养形式,在教育内容与方法的选择上与传统人才培养理念存在较大差异,通过这种定向教育,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职业素养。以职业为导向的历史学培养教育实践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就业需求特点,除要求学生在理论方面加深了解外,还要关注学生历史学综合素养的形成,其中包括价值观、职业观、就业观等多个方面。
基于职业导向的历史学培养教育是以学生就业为根本目的,区别于传统人才培养目标的不确定性,以就业为导向的历史学培养教育,实现了该专业学生在理论与能力方面的共同成长,为其顺利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2 教学内容的综合适应性特征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基于职业导向的历史学培养教育内容的选择与设计与其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除传统理论知识体系外,还增加了与其就业相关的内容学习,并且,随着社会发展过程中职业需求的改变,其中内容也将进行调整,以提高历史学培养的职业适应性。
职业导向作用在历史学培养中的体现较为具体,除安排学生参与专业课程学习外,还要对学生就业中的技能需求进行综合考量,区分不同时期专业知识的特殊性,使得历史学课程的开设与相关职业的需求相适应。例如,在历史学培养教育中,针对历史文化编辑、历史科研和历史学师范生这三种不同就业方向的内容设计就有着明显不同,历史文化编辑侧重于对历史内容的整合,以及不同历史阶段文化的关联性;而历史科研工作需要从业者具有体系化的历史理论知识,对历史的发展与阶段性特点有着深入研究,并能够在某一领域进行自主研究;历史学师范生则应注重历史基础知识的储备和教学技能的提升。
历史学培养在就业方向上的差异,导致了其教学内容设计与方法的不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历史学教师对职业导向理念有着正确认识,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自身职业发展规划进行针对性的学习,避免学习的盲目性。
1.3 教学方法的实践性特征
以职业导向为核心的历史学培养教育,关键在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在理论知识体系逐渐完善的同时,其社会综合实践能力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并能够将历史学培养教育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应用于未来从事的行业中。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引导”的现代教学意识,从多个方面为历史学专业学生提供具有职业特点的实践训练机会。
首先,应加强该专业学生在理论知识体系方面的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历史信息的搜集、归纳、整理、分析、总结的能力;其次,在基础知识体系完善的同时,还应当培养学生自主思维意识的形成,使学生具备自主创新能力;最后,相关专业实践训练的设计与实施,应当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
由此看来,职业导向下的历史学培养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重要补充,在职业能力形成方面,实践教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就赋予了历史学培养教育实践性特征。
2 历史学培养教育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历史学培养教育将重点内容放在了理论知识方面,由此导致了学生在就业选择过程中无法实现有效匹配,进而影响了学生就业。所以,加快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历史学培养教育改革,能够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1 历史学培养教育方式应更加开放
传统教学内容设计与方法选择旨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却忽略了学生在职业能力方面的培养,随着社会发展在人才需求方面的转变,社会人力资源需求将学生职业能力纳入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这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就业难度。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在历史学培养教育过程中,应转变以往保守的培养教育方式,通过各种方式完成历史学培养教学模式的开放化,建立以职业导向为核心的现代历史学培养教育新模式。
例如,以师范类院校历史学专业教学为例,其课堂教学内容除包括基础历史理论知识外,还应当根据其专业特点,融入现代教学理论等内容,以满足师范类学生今后从事历史教学的职业需求。对于其它涉及历史学培养教育的专业来说,加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上的开放性,能够促进学生在理论知识与职业能力的全面发展,实现历史学培养教育有效性的提高。
2.2 历史学培养教育的专题化发展
所谓专题化,是指以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和专业需求为目标,在历史学培养教育方面,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给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在现代教育理念中,专题化理念的推广意在实现历史学培养教育的精准实施,提高历史学人才的综合能力。
对于历史学来说,由于内容枯燥,导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所下降,课堂教学质量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加之传统教学理念对学生就业的影响,使学生对历史学培养教育的兴趣逐年降低。因此,在以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专题的教育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对教学内容加以调整,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充分利用网络等资源搜集教学素材,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兴趣。
例如,对于以文案、编辑为职业导向的学生来说,在内容设计方面,应构建具有文艺特征的教学专题,利用互联网视频、图片等资料,构建内容与方式多元化的专题教学模式。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完善了个人历史基础知识体系,也实现了个人创作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3 结语
基于职业导向的历史学培养教育是以学生就业为服务核心,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加之全球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改变传统人才培养理念已经成为历史学培养教育的首要任务。通过以职业导向的历史学培养教育改革,使学生在职业能力方面得到快速提升,教学理念的开放性为历史学培养教育创新奠定了基础,专题化教学理念的渗透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历史学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将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1]陈秀莲,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历史教学改革新探[J].黑河教育,2012(7):71-72.
[2]王桂莲.浅谈我国高校历史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3):198.
[3]杜洋.浅析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学改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