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跨文化创新能力构建沈阳高校英语教学新生态
2018-03-06杨平
杨平
(沈阳工学院,辽宁沈阳 110001)
1 呼应互联网+时代,开展线上与线下教与学的探索与实践
根据高校学生的学情与接受度,教师制作微课视频,一般包括微课脚本、内容设计、技术设计。教师需通过网络平台监测学生学习微课的进度,并监测、评估学生在线或下载学习情况,批改网络作业,回应学生的疑问和咨询等。学生在接到教师的微课视频后,需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和观看,思考视频中的问题,完成视频中的练习,自己有什么疑问和困惑,可以参考网上其它的慕课资源,也可以通过网络或面授时向教师反馈、咨询。
2 教师进行多方面学习激励,加强线上英语学习监督
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自主探究 、课外实践等项目,根据掌握学习理论,只要教师给予学生足够多的学习时间,并且找到帮助每个学生学习的方法,所有学生都可以掌握学习内容,最终使大部分学生达到良好的发展水平。
2.1 跨文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通过开设丰富多彩的大学英语公共选修课,实现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三大体系的多层次教学,即:职业素养英语:针对学生未来工作的需要,发展学生的职场英语交流能力;学业素养英语: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树立世界眼光,提高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批判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学术素养英语:强调满足学生对学术发展的需求,发展学生使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
2.2 制作跨文化微课视频,实现翻转课堂
学生通过微课、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使教师得以从反复的讲解和示范中解脱出来,并节省了有限的课堂时间。只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自然就能发挥出来;只要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教师就更有机会去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
2.3 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建构以人为本的高校大学英语人才模式要求教师教学理念还需进一步更新,教学研究能力需进一步提升,英语课程与专业课程的互动还需加强,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深度融合还需进一步探索,同时Attention was easily attracted by other things.运用线上如手机端学习面临诸如学生缺乏约束、监督力量,缺乏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等问题,这要求高校外语教师亟需进一步有组织、有规划的推进供给侧改革,在信息技术教学使用过程中,扬长避短,多方位构建外语教育新生态,以期实现建构以人为本的高校大学英语人才模式。
3 构建多元文化视阈下以跨文化素养为核心的全方位创新
3.1 多元文化视阈下,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新生态
大学英语新生态要求:技术工具观,即技术辅助教师教学,技术以人为本,通过技术优化个体学习。技术的生态观要求技术与人的共生关系,表现形式是信息技术化学科教学,即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将像黑板和粉笔一样融入日常教学中,就形成一个良好的信息生态,在多元语境中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构建多元教学生态,包括:多元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多元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多元教学方法与能力培养,多元教学监控和评价标准。
3.2 多元文化视阈下,打造 “跨文化泛在学习环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高等教育应“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要达到这个目标,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大学英语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基本的英语交际能力,而且要通过英语课程本身,以及以英语作为媒介开设的相关拓展型课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拓展国际视野,学习相关的国际规则,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及通过英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跨文化泛在学习环境”是为学习者构建无所不在的学习资源,无所不在的学习交互与支持的沟通网络,无所不在的学习环境。基于“互联网+”的新技术倾向于构建起中心化的交互网络,是学习者、教学者、管理者、浏览者等主体进行学习交流、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
3.3 多元文化视阈下,进行“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经济改革”,是从供给方、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推而广之,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就要求教方,即学校、教师进行适合新形式的改革。如在移动互联网全面覆盖的环境中,设计开发集教学管理、自主学习、课程教学、学习评价、互动交流为一体的英语教学系统有利于拓展教学空间,体现了泛在学习的交互性、共享性、自主性等特征。努力让课堂充满变化与生机,让学习者充满参与的热情和自信,在“无所作为”的自然状态中实现教学目标,最终实现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家国情怀;强调体验、交互以及个性;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4 多元文化视阈下,进行翻转课堂、微课教学
教师制作微课,进行翻转课堂教学,一方面可以满足不同个体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同时保证课堂形式多样在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移动学习资源有助于老师构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新生态。另一方面教师自我提升的需求得到了满足,通过指导线上学习,线上指导,教师可以在知识内容上取长补短、通过集中讨论凝练课程、对新技术的认同和认知感增强,教师可以明确学生对课程内容的需要程度,以及学生对主要知识重点的理解把握情况,便于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讲解。
多元文化视阈下的“互联网+”时代中,社交媒体在学习者进行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沈阳高校已然开始积极响应新时期的时代要求,高校支持学习者开展移动学习,移动学习时代已经到来。基于无线互联网的泛在学习环境的构建需要智能终端、网络技术和软件设备的支持,也需要教师进行供给侧改革,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运行可靠的泛在化英语教学系统与无线网络和智能终端的无缝结合,可以实现学习环境、教学管理、教学互动、教学测试的泛在化,利于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
[1]Bellanca,J.A.Enriched learning projects:a practical pathway to 21st century skills[M].Bloomington:Solution Tree Press,2010:87-168.
[2]陈丽.“互联网+教育”的创新本质与变革趋势[J].远程教育杂志,2016(4):3-8.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李奕.教育供给应关注学生实际获得[N].人民网-人民日报,2015-04-02.
[5]李奕.基于“移动互联”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研究[J].中小学管理,2015(1):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