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竞技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03-06郑鸿湧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0期
关键词:后备排球竞技

郑鸿湧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

在2017年12月出台的 《关于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 《指导意见》),是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第一次联合出台的专门阐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纲领性文件。从项目角度出发研读发现,该文对于我国排球事业可持续发展、竞技人才选拔、培养以及运动训练得以有效开展和取得优异运动成绩具有最高指导意义,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我国竞技排球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我国竞技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竞技排球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三级训练体制”下的培养模式,即是传统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式,主要是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集中力量,重点发展我国优势项目,这为我国排球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种培养方式也造成了一定问题的出现,如运动员培养一味地追求技术的增长,而忽视了运动员文化课的学习,不利于运动员个人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二是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提出的“体教结合”培养模式,主要是针对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采用的是教育部门主抓运动员的文化教育,而体育部门主抓运动员的训练和竞赛,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养,为其退役后的工作、生活创造有利的条件。但是因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之运动员的最终目的是参赛制胜,因此,这种训练方式会逐渐重走“唯金牌论”的老路。

三是学校业余排球训练培养模式,即“教体结合”,这种培养模式是指在教育系统内,将学校排球、业余体校排球同时纳入学校培养系统进行培养竞技排球后备人才,这种模式在旨在强调学校应该作为国家竞技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基地,而其他的培养模式作为补充即可,这样可以扩大人才的储备,也可以使排球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同时又能解决运动员文化水平不高的问题,所以高校运动队的成立是时事所需。但是,在30年的探索中,高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并未真正建立起来,其在目标上、管理上、竞训上以及学习上存在的矛盾都没有得以解决。

四是依靠社会力量培养办学的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是随着竞技体育的职业化和商业化发展趋势的出现而发展的,主要以青少年排球俱乐部的形式存在,这种模式促进排球市场化进行和发展。但是随着排球俱乐部体制的市场化,随之而来的是利益的驱使,从而会使排球管理和利益追逐的目标不一致,从而丢失了最初的培养竞技排球后备人才的初衷。

2 我国竞技排球后备人才培养发展方向

2.1 健全现存训练体制

运动员只有通过比赛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体现自己的价值,而实现体育梦的途径是通过系统的运动训练,这是使具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后备力量成长为中国竞技体育骨干力量的唯一方式。目前,我国排球在针对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由传统的三级训练体制在向体教结合的方向发展,这不仅是政策取向,也是竞技体育人才发展的大势所趋。在完善现有的训练体制的同时,要注意结合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新的举措。(1)注意青少年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发展不同时期,根据其发展的不同阶段来制订系统的多年训练计划,切记不可 “一般训练占比较多以及过早专项化”。(2)建立健全复合排球运动员后备人才相适应的排球赛事。(3)注意建立中小学排球后备运动员的奖励制度,让学生安心,家长有信心,让孩子从事排球运动训练。(4)做好中小学训练队的培训、高校训练队的发展以及俱乐部的管理工作。使多种训练体制结合发展,使竞技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

2.2 提供有力的社会保障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这四个部分。无论是哪一个部分都不仅是包含教练员和运动员这两个主体,而是和社会的联系密不可分。运动员的学习、家庭等方面都是竞技体育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在针对竞技排球运动员后备人才培养时就应该给其提供有力的社会保障。这不仅是竞技体育的长期性和艰苦性所决定的,同时也是因为排球竞技体育后被人才的可持续性和系统性发展所决定的。

2.3 科学制订训练计划

理论和实践证明,不经过多年的科学的训练计划,就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优秀的排球运动员。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排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长期性的要求。 二是竞技状态转移的阶段性要求。三是运动员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和后天训练所得竞技能力的最佳组合的要求。从这三个方面看,科学地制订训练计划,是将竞技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成竞技体育人才的必然要求。在结合《指导意见》作为最高政策的同时,一是要求教练员在制订运动训练计划时用长远的眼光考虑,以运动员未来更好的发展作为目标,贯彻发展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年度训练计划、周期训练计划以及周课次训练计划。二是科学制订训练计划还要求运动员处理好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的关系,立足于科学发展排球运动员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和智能。三是要以科学的训练处理好负荷和恢复的关系,是青少年运动员竞技能力获得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2.4 处理好训练、比赛与文化课学习的平衡

在具体落实《指导意见》中,要求文化教学、教师配备等交给教育部门管理,竞赛训练等由体育部门管理,从而建立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共同参与培养的模式。比赛是训练的杠杆,只有通过比赛,运动员才能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然而“唯金牌论”阻碍了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与后续发展。运动员退役之后角色的转变是《指导意见》体现价值的重要方面,文化课的学习要贯穿运动员学习的始终。一是在排球运动员培养过程中要学习排球相关的知识,具体包括排球教学与排球训练;二是现代社会培养人才是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型人才,体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但绝对不是全部。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随着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必然伴随着一些其他的弊端,如“排球竞技体育运动员退役后安置问题”。我国竞技排球的发展可以作为衡量我国国家综合排球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体育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与体育人才的培养是竞技体育排球发展所遇的一大瓶颈。因此处理好训练、比赛与文化课学习的平衡则是缓解比赛和训练、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3 结语

在针对我国竞技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一定深刻的认识后,针对最新出台的政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现阶段竞技排球后备人才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建议:(1)健全现存训练体制;(2)提供有力的社会保障;(3)科学制订训练计划;(4)处理好训练、比赛与文化课学习的平衡。

猜你喜欢

后备排球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刍议
竞技精神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