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2018-03-06彭彩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0期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大学生

彭彩

(广州工商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0850)

1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内涵

职业能力(Occupational Ability)是从业者从事某种职业各种知识、技能及能力的综合,是一个有机整体。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是以辅导员完成工作任务的具体活动作为载体,不仅包括完成具体任务的质量和效率的一系列复杂的主观意识,还包括组织管理、科研实践、知识创新及人际交往等能力,同时也包括辅导员对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的运用与创新的自身优势。

1.1 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是指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及职业向导等进行科学有效地组织与管理的能力。在管理学中,组织是指一个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有序的结构、有意识协调的活动并同外部环境保持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行政事务管理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组织者、策划者、指导者、服务者及协调者,既要具备宏观的全局意识和决策调控能力,也要具备微观的个体意识和引导协调能力。

1.2 科研实践能力

辅导员自身的职业发展离不开科研实践能力,这不仅是使辅导员由经验型行政岗向研究型教学岗转变的必由之路,还是提高辅导员的科研能力、工作水平的必然要求。同时,大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辅导员科研实践能力的提升,有利于鼓励大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校内外科研创新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1.3 知识创新能力

知识创新能力是指辅导员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和心理健康引导等方面不因循守旧和固化思维,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社会信息的变化及时更新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例如在班级建设、党建宣传、就业指导等工作中,借助微信、微博、易班等新媒体平台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辅导员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其工作对象的多变性与差异性,决定了辅导员工作本身就应是一种创造性劳动。知识创新能力就成了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与提升中最根本的能力之一,也是辅导员提高自身工作效能和工作水平的不竭动力。

1.4 人际交往能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是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基石,因为辅导员工作是本身就是一种交际工作,如与学生的交际、与家长的交际、与专业老师的交际、与校级部门的交际等等。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群体的规模有了重大变化,生源渠道、年龄结构、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研究兴趣、个性技能等构成均发生了变化,大学生群体除了具有一般意义上学习、科研、生活的分散性和自主性外,具有了更加明显的多样性、差异性及复杂性特征。因此,如何与不同的大学生打交道,成了辅导员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课程。

2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意义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作为高校基层管理团队构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由之路,不仅关系到当代高等教育“质”的提升和辅导员自身职业能力的发展,还关系到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布局。

2.1 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培养是提升辅导员职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当前,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凸显出前有未有的严峻性和复杂性,辅导员面临着来自社会和学校的多重竞争压力。许多毕业生将就业目标瞄准辅导员岗位,辅导员就业竞争压力陡增。另外,随着这些年辅导员学历的提高和职称的提升,但是,辅导员的晋升渠道并未得到拓宽,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前景仍显朦胧,只有意识到危机感并不断地培养和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才能增强辅导员的职业竞争力,确保在如此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中“笑傲江湖”。

2.2 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培养是提升辅导员职业创新力的必然要求

当前,经济全球化、知识信息化和传播网络化的迅猛发展,使得高校大学生的教育工作呈现出复杂性。如“校园贷、电信诈骗”的魔爪正伸向各高校,这要求辅导员要有及时的应对能力,并引导学生如何甄别新事物。高校辅导员应“充电”,学习新知识、认识新事物,然后才有可能有效地“放电”。因此,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具备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科研能力、危机处理能力等职业发展能力,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2.3 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培养是提升辅导员职业生命力的必然要求

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核心,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前,大部分人认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并不是可以终身从事的事业,认为辅导员是“万金油、保姆、勤杂工”,甚至部分高校将辅导员工作视为“人人都可以干,事事都要干”的普通职业。实际上,这种观念一方面忽视了辅导员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错误地认为辅导员职业门槛低、复杂程度低、替代性强;另一方面严重影响了辅导员自身价值的追求,造成了辅导员队伍的流动性较大,阻碍了辅导员职业生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善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辅导员职业的前景,从根本上改善辅导员的职业形象,增强职业认同、社会认同。

3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路径

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既要加强辅导员自身的道德修养,也要加强自身的职业规划,构建学习型、创新型辅导员队伍,以此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保持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性。

3.1 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升职业认同感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 “做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好老师”的第一个标准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首先,辅导员要保持一颗年轻、阳光、积极的心态。常与学生打成一片,带给学生正能量,避免个人生活情绪带入工作当中,呵护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个性。其次,辅导员要保持一颗热情、宽容、大度的公心。当开展评优评先、党员发展、就业推荐等涉及学生个人利益的工作时,要有全局观,不以“权”谋私,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最后,辅导员要树立诚实、真诚、守信的榜样。

3.2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保持职业发展性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同样,辅导员应该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一是辅导员要从多维度全面客观地对自身进行分析,包括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业绩等,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与职业倾向,找准自身职业定位。二是要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范辅导员的入职标准、提高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辅导员激励制度及搭建合理的职业发展梯度。

3.3 加强学习型组织构建,提升自身学习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不止一次说过:“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辅导员真正做到让自身“硬”起来,才能打好教育和管理这块“精铁”。因此,辅导员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建立各种校园学习型组织,将自身所拥有的文化知识以“传、帮、带”的形式传输给学生。第一,以学术交流活动为载体,培育校园学习型组织的构建。第二,组建校园“学习型”辅导员研究团队和“任务型”辅导员工作团队,为辅导员终身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第三,高校应为辅导员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诸如鼓励辅导员考取博士研究生或博士后、提供出国留学、交流深造的机会等,全面提升辅导员的学习能力。

3.4 加强创新型组织构建,提升职业创新力

如何从整体上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创新力,是我国高等教育迫切需要突破的关键性课题。首先,要突破理念创新,理念创新是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前提。另一方面,理念创新需要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与创新个性等创新素质。其次,要突破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内核。最后,要突破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保障。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在大学生的管理上,辅导员也要改变以往陈旧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等平台,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4 结语

物理学中认为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要想改变物体运动的原有方向,需要有一定外力的介入。同样,人的思想与观念也具有一定的“惯性”,要保证这种“惯性”的方向正确与稳定,相应地也需要借助“外力”的作用。面对高度复杂性与高度不确定性的现代社会,高校辅导员工作必须保证目标的长远性,且要与时俱进,不能工作在“现代”,思想观念却停留在“古代”。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政治信仰、价值观念以及社会责任感始终是高校辅导员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具备组织管理能力、科研实践能力、知识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职业能力,还要具备全球视野、适应新技术的能力,以引导大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辅导员职业大学生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职业写作
大学生之歌
我爱的职业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