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在南京鼓楼医院的应用

2018-03-06王月乔宋俊毅李亚峰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8年2期
关键词:血袋申请单字典

王月乔,鲍 瀛,宋俊毅,李亚峰

(1南京鼓楼医院计算机中心;2输血科,江苏 南京 210008)

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合理规划设计临床输血闭环管理措施,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和输血安全性,规范用血流程和操作,防止输血差错事故发生,保证输血治疗质量,是当前医疗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个重要研究课题[1]。我院遵循最新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以输血安全为首要条件,以《临床输血技术规范》[3]为基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既实现医院输血管理信息系统与医院其它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又保证与南京市血液中心用血管理的无缝对接。本系统涵盖了医院输血科大部分业务流程和操作,确保血液从采集入库到临床应用的血液链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提高了血液流动的可追溯性,指导临床更科学合理用血。

1 系统基础环境介绍

1.1 医院输血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环境

服务器运行环境。Intel XEON处理器、2 G内存、200 GB硬盘;

用户工作端运行环境。1 G以上内存、50 G以上硬盘、Windows XP及以上操作系统;

浏览器运行环境。IE 6及以上、Google Chrome等;

其他硬件。激光打印机、条码扫描器等。

1.2 医院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技术

系统采用跨平台应用的B/S体系架构,开发工具为MyEclipse 8.5,JDK 1.6版本。以J2EE为开发标准,采用MVC开发模式,后台采用Spring+Struts2+Hibernate3.0的框架,前端技术采用Ext JS 4.1。基于webservice技术,以HL7为标准接口,实现以本系统为核心与HIS、LIS和EMR的互联互通。

2 输血工作流程分析

2.1 住院患者用血

患者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后,临床医生在EMR内提出电子用血申请单,护士对患者在LIS内进行采血打条码,输血科的工作人员直接在本系统内接受电子输血申请,根据患者的血样标本进行交叉配血实验。输血科的工作人员对交叉配血的结果审核完毕后填写配发血报告单,血液自动出库。对不符合输血指征的患者,系统弹出拒绝申请理由窗口,且输血科的工作人员必须填写,弹出的理由自动传输至EMR通知临床医生。医生和护士在患者输血的过程中需实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发生不良反应,需要在EMR内填写不良事件回报单,输血不良事件上报结果传输给本系统。血液输注结束后,医生需在EMR内填写输血疗效评估单并传输给本系统,然后将血袋回收送往输血科(见图1)。

2.2 门诊患者用血

图1 临床输血流程图

门诊用血条件:原则上不主张门诊的患者进行血液输注,但一些慢性血液系统疾病且病情较为稳定的患者可以考虑门诊输血。门诊患者用血流程与住院患者用血流程类似。门诊医生在掌握输血适应证的前提下,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验结果合格后,在门诊医生站内提出电子输血申请单,患者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并缴费后,去急诊输液室进行血液输注。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急诊值班医生需填写不良事件回报单,连同血袋一同送往输血科。患者血液输注结束后,急诊值班医生在门诊医生站内填写输血疗效评估单传输给本系统。

2.3 患者紧急用血

紧急用血条件:患者因生命垂危等特殊情况,急需输血抢救治疗,而患者又无自主意识,无法取得其意见,且短时间内无法取得其近亲属意见。医生应将患者的紧急情况汇报上级医生,征得上级医生同意后,及时提出紧急用血申请单并通知护士及时采取血样送检。输血科在接到紧急用血申请单15分钟内完成交叉配血实验,及时向用血科室发血。当紧急输血抢救结束,患者恢复意识或其近亲属到场后,医生应及时向患者或其近亲属履行输血告知义务,双方补签《输血知情同意书》,并将《输血知情同意书》与上级医生签字同意的记录保存于病历中,同时医生还需及时补办相应的用血审批手续交输血科存档。

3 主要功能模块

3.1 血液入库

一般日常用血由南京市血液中心统一发放。如原先发放的血液不够或者有其他特殊血液要求,医院输血科向南京市血液中心提出申请,由南京市血液中心配发所需血液,并由南京市血液中心和医院输血科双方确认血袋信息。本系统可以直接读取南京市血液中心提供的血袋电子数据文件,批量导入血袋数据,血袋数据信息一般包括供血机构名称及许可证号、血型、品种、采血日期、血量、供血者条形码编号、成分制备日期、储备条件等,系统中血袋呈未入库状态。输血科工作人员扫描血袋条形码后,仔细核对录入其他信息,确定入库。如果入库信息录入有误,本系统同时支持手动修改血袋数据信息的功能。

本系统对血袋有智能预警的功能,如果血袋的日期即将失效,会弹出预警窗口,输血科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发现临近过期的血液。出现超过失效日期的血液会提示输血科的工作人员进行报废血液的操作。

3.2 交叉配血实验

输血科的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在本系统内读取患者电子用血申请单。电子用血申请单的主要内容包括患者一般信息、诊断、出血量等信息。通过与LIS的交互,输血科的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在本系统内查看患者的血型、血常规、凝血功能和肾功能等检验结果,系统会自动核对患者和供血者的血型,有效降低配发不同型血液的风险,合格后进行交叉配血实验,输血科的工作人员审核配血报告并打印配血报告单。

紧急用血时,输血科工作人员手工创建交叉配血报告单并直接向用血科室发血。由此表明系统导入和手工录入可以灵活切换,在向申请科室发血的同时自动确认相关用血费用并实时传输至HIS。交叉配血实验(见图2)。

3.3 血液出库

本系统自动填写交叉配血的结果,输血科的工作人员审核后生成配发血报告单,配发血报告单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复检受检者和供者血型,配血方法,供血码,交叉配血结果等内容(见图3)。通过与HIS的交互,本系统在向申请用血科室发血的同时自动完成血液制品的计费工作,在特殊情况下保留了手工计费的功能,并把计费结果实时传输给HIS。

图2 交叉配血实验

图3 配发血报告单

3.4 血液退回

由于血液的特殊性,原则上血液不允许被退回,但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本系统也支持血液退回功能。血液退回可分为血站血液退回和科室血液退回两种。

血站血液退回即医院输血科将血液制品退回至南京市血液中心。医院输血科的工作人员发现血液存在质量问题或由于一些特殊血液制品的有效期相对较短,医院在有效期内用不完,则需新建电子退血申请单,扫描被退回血液的条码,填写退回原因,经输血科主任审批后备案。退回的血液经南京市血液中心和医院输血科双方确认后,由南京市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取回送南京市血液中心处理。

科室退血退回即临床用血科室将血液退回至输血科。由于临床操作不当,血液质量达不到临床使用的安全标准,或患者病情紧急变化不需要用血等将血液退回至输血科。经输血科的工作人员检验审核后达到安全标准的血液由输血科的工作人员在系统内重新入库。达不到安全标准的血液由输血科的工作人员在本系统内填写《血液制品报废申请单》,经输血科主任批准后在本系统内出库并注明报废血液。报废的血液制品作为医学污物经高温、高压处理后,由专人收集运送到医院医疗垃圾暂存点(见图4)。

图4 血液退回界面

3.5 血袋回收

根据相关医疗法规的规定血液制品发至临床24小时内必须回收血袋。输血科的工作人员在本系统内扫描护士回收的血袋条码系统记录血袋回收时间,对超时未回收的血袋进行提示并要求输血科的工作人员必须填写未及时回收血袋原因。

3.6 查询统计分析

本系统基本覆盖有关血液管理的数据,包括血液出入库汇总、血液出入库明细、血液库存汇总、血液库存明细、业务单据、交叉配血结果、报废血液查询等功能,可自定义内容进行汇总制作成报表,为临床输血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

3.7 字典维护

本系统设计了血液成分字典、血液单位字典、输注短语字典、报废原因字典、出库类型字典、输血目的字典、医生等级字典等字典维护功能。随着输血工作的不断推进,具备管理员身份的人员可以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丰富这些字典内容。

4 讨论

临床输血管理作为医院输血管理体系中最后的一环,是连接南京市血液中心、临床用血科室和患者的桥梁[4]。随着医疗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根据JCI医院评审标准,我院对输血管理也有了新的要求。通过医院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实现我院输血流程闭环管理,对提高我院临床输血水平和输血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系统可以自动导入血液数据,全程条码化管理,避免传统手工作业造成的差错,节约了人力物力,责任可全程追溯[5],提高了输血科的工作效率、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信息系统首先保证安全性和稳定性,还要保证信息链完整,记录规范[6],通过信息共享,实现了医务处、质管办等行政部门对临床用血的实时监管。本系统从输血申请源头对输血进行信息化规范,及时根据医生申请血量及实际用血量、符合输血指证的用血申请等指标来评价用血的合理性,促进了临床更规范合理科学用血。本系统可以根据查询统计这个功能对数据进行检索和数据挖掘,为医学科研提供强大准确的信息资料,为大数据临床输血和单病种个体精细化输血提供坚实的循证依据[7]。

输血信息化的不断进步需要依靠临床医护人员、输血科的工作人员、质管人员和计算机工程师共同努力。参照省部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的条目,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冷链管理、输血知识宣教、输血适应证审核机制、CA电子签名认证、医用PDA移动护理、手术麻醉系统实时交互纳入整个系统的升级计划,争取更好地完善系统,推动整个医疗的信息化长足发展[8]。

[1] 单 涛,景慎旗,单红伟,等.基于FMEA优化护理输血闭环管理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7,12(2):9-11.

[2] 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Z].2012-06-07.[3] 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Z].2000-06-01.

[4] 孟庆丽,张 磊,叶 萍,等.我国输血领域信息化管理和网络化建设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1):18-19.

[5] 王忠庆,邵 尉,程大也,等.临床输血闭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5,10(5):44-46.

[6] 邹 健,陈平雁,严静东,等.智能化临床输血管理系统的研究及设计[J].中国数字医学,2016,11(10):44-46.

[7] 刘 威,曹 磊,李建林,等.临床用血管理与评价信息系统全程闭环智能路径构建[J].中国输血杂志,2017,30(1):1-4.

[8] 刘衍春.精准输血的初步探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7,28(5):174-175.

猜你喜欢

血袋申请单字典
开心字典
开心字典
为什么献血过程中不可随意更改献血量?
PDCA 循环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书写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分析
利用一次性托盘承托血袋进行二次包装的技术优势
临床输血申请单不合格项目分析及应对措施
我院检查申请单流程设计与应用
PDCA循环在输血申请单规范填写管理中的作用
制备成分血时血袋破损的原因分析
我是小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