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州市13~16岁青少年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

2018-03-06金静静冯建启彭城刁军张清队王舟祁春梅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患病率检出率体质

金静静,冯建启,彭城,刁军,张清队,王舟,祁春梅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脑卒中、肾病和视网膜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的高血压患病率正逐渐增加。众多研究表明,儿童肥胖与其未来高血压的发生有着重要关系[1],青少年体质指数(BMI)的追踪也对成人肥胖有很高的预测价值[2,3]。鉴于世界范围内高血压患病率的逐年增加和儿童肥胖对本人健康的长期影响,儿童肥胖及其后果在医学领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对徐州市两所中学的5141例青少年进行调查,了解徐州市青少年高血压的发病情况及高血压与肥胖的关系,提高对高血压易患人群的早期识别及干预,对预防成人高血压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徐州市17所中学中选取2所中学,共计5141例13~16岁学生为研究对象,男性2657例,女性2484例。

1.2 方法 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均由专门培训的人员采用标准化测量方案执行。身高精确至0.1 cm,体重精确至0.1 kg。

1.3 血压的测量 采用美国心血管研究中心推荐的“儿童血压测量方法”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的测量方法进行血压测量,取Korotkof第1音为收缩压(SBP),第4音为舒张压(DBP)。每位受检者测量3次,每次间隔1 min并抬高右上臂5~6 s,取后2次的平均值为其血压值;发现血压偏高者[3~6岁血压>110/70 mmHg,7~12岁血压>125/80 mmHg, 13~18岁血压>130/85 mmHg(1 mmHg=0.133 kPa)],要求受检者休息30~60 min,重复测量3次,稳定后记录其血压值。

1.4 诊断标准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参考美国少年儿童高血压教育计划高血压工作组2004年8月发表的儿童高血压诊断、评估和治疗的第4次报告,SBP和/或DBP在第90~第95百分位数间,或SBP>120 mmHg或DBP>80 mmHg为高血压前期(参照性别、年龄和身高)。SBP和/或DBP≥第95百分位为高血压(参照性别、年龄和身高)。

BMI的计算公式为:BMI=体质量(kg)/身高(m2),按照2002年我国肥胖工作组(WGOC)推荐的分类标准,BMI≥第85百分位为超重组,BMI≥第95百分位为肥胖组,BMI 50%~85%为非超重组。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青少年高血压患病情况 共测量了5141例青少年,其中男性2657例,女性2484例,高血压患病总计157例,发生率为3.05%。男性高血压发病率4.37%(116/2657),女性发病率1.65%(41/2484)。男性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χ2=31.97,P<0.01)(表1)。

2.2 高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基本资料的比较 高血压患者年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均较正常血压组的数值高,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2.3 不同体质指数与高血压的关系 不同体质指数的高血压患病率不同,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00,P<0.01)。正常体重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较低,且随着体质指数的增加高血压的患病率越高,肥胖的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最高(表3)。

2.4 青少年高血压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高血压作为因变量,将表2中有统计学差异的数据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作为自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对高血压有显著的影响(表4)。

表1 不同性别高血压患病情况(n,%)

表2 高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基本资料的比较

表3 不同体质指数高血压患病情况

表4 高血压患病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高血压因其高发病率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已成为一种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负担。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导致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和肥胖等,在儿童成长早期阶段就已出现[4]。在亚洲国家,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期高血压患病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普遍。2008年,世卫组织全球非传染性疾病状况报告(NCDs)显示,非传染性疾病是导致全球63%的人死亡的最主要的原因,如心血管疾病(48%)、癌症(21%)、慢性呼吸道疾病(12%)和糖尿病(2%)[5,6]。导致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占全球死亡人数的13%)、肥胖(5%),其次是烟草使用、高血糖和缺乏运动[7]。其中肥胖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原因。虽然不是所有超重或肥胖的人都发生高血压,但体重增加时血压也常随之增加[8]。研究发现,超重和肥胖与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密切相关[9-11]。

本次调查显示,徐州市两所中学青少年高血压检出率为3.05%,其中男性高血压检出率4.37%,明显高于女性高血压检出率的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同年龄的男女生BMI差别不大,而男生较女生的高血压检出率高,可能与男生中的中、重度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等因素有关[12]。研究也显示,高血压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的发生与体质指数有明显的相关性。

近年来,儿童肥胖及其后果在医学领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高血压和肥胖是成年期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常规血压测量及BMI测定对儿童尤其是青少年高血压的早期发现、干预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加强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使青少年认识到高血压的危害性,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参加适当的体育运动,控制体重,这样才能更有效的预防高血压发生及它带来的一系列的危害。

[1]Lurbe E,Torro I,Alvarez V,et al. Prevalence, Persistence,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Masked Hypertension in Youth[J]. Hypertension,2005,45(4):493-8.

[2]Manjusha G,Pankaj P,Amit A,et al. Relationship of body mass index and other life style factors with hypertension in adolescents[J]. Ann Pediatr Cardiol,2016,9(1):29-34.

[3]Guo SS,Chumlea WC. Tracking of body mass index in children in relation to overweight in adulthood[J]. Am J Clin Nutr,1999,70(1):145S-8S.

[4]Lee CG. The emerging epidemic of hypertension in Asi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 Curr Hypertens Rep,2014,16(12):495.

[5]Organization WH. Global status report on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J]. Women,2010,47(26):2562-3.

[6]Alwan A,Maclean DR,Riley LM,et al. Monitoring and surveillance of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progress and capacity in high-burden countries[J]. Lancet (London, England),2010,376(9755):1861.

[7]Organization WH. WHO Global health risks: progress and challenges[J]. Bull World Health Organ, 2009,87(9):646.

[8]Davy KP,Hall JE. Obesity and hypertension: two epidemics or one?[J].Am J Physiol Regul Integr Comp Physiol,2004,286(5):R803.

[9]Bucher BS,Ferrarini A,Weber N,et al. Primary hypertension in childhood[J]. Curr Hypertens Rep,2013,15(5):444-52.

[10]Cole TJ,Bellizzi MC,Flegal KM,et al. Establishing A Standard Definition For Child Overweight And Obesity Worldwide:International Survey[J]. BMJ,2000,320(7244):1240-3.

[11]Burgos MS,Burgos LT,Camargo MD,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nthropometric measures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 Arq Bras Cardiol,2013,101(4):288-96.

[12]吴强,杨云华. 瑞丽市青少年肥胖程度与高血压相关性的调查[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4,2(4):234-5.

猜你喜欢

患病率检出率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云南省寻甸县小学生视力不良及屈光不正患病率调查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28天吃出易瘦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