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蛋白酶原在消化性溃疡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8-03-06虞洁郑凤鸣金牡丹
虞洁 郑凤鸣 金牡丹⋆
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是一种具有消化功能的内切蛋白酶,是胃蛋白酶的前体,分为PGI和PGII两个亚型,是胃黏膜细胞分化成熟、功能完善的标志[1]。内镜和组织学检查是消化道疾病可靠的诊断方法,但由于该方法是侵入性的,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且不适宜儿童、心肺功能差、精神病等患者。近年来研究表明,血清PG(sPG)水平检测可以反映胃黏膜形态和功能[2]。作者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法(TRFIA)检测不同患者的sPG水平,探讨该指标的临床意义。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门诊体检无消化道症状,且胃镜及病理提示正常黏膜(即轻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56例(正常组),其中男33例,女23例;年龄22~65岁,中位年龄(41.20±12.12)岁。Hp阳性19例(Hp+组),Hp阴性37例(Hp-组)。另收集确诊为Hp感染的良性消化性溃疡并完成胃镜、血胃蛋白酶原复查证实黏膜已愈合的患者63例,其中男44例,女19例;年龄18~68岁,中位年龄(41.44±13.19)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6例(DU治疗前组),胃溃疡27例(GU治疗前组)。各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患者知情同意;年龄>14岁;经胃镜和活检病理确诊;完成胃镜、Hp、sPG的复查;排除其他胃肠道疾病;无肝、肾疾病;胃镜及血胃蛋白酶检测前1个月内未服用抑酸药物、胃黏膜保护剂或抗生素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口服抑酸剂治疗6周后停药1个月复查胃镜和sPG水平(DU治疗后组);胃溃疡患者口服抑酸剂治疗8周后停药1个月复查胃镜和sPG水平(GU治疗后组)。所有溃疡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采用正规根除Hp治疗。
1.3 方法 胃镜检查:内镜下胃黏膜状态诊断依据日本研究会胃炎分类标准。根据悉尼系统的要求取5块标本做病理组织学检查。Hp检查为快速尿素酶试验。sPG水平检测:以普通非抗凝血清管采集患者胃镜检查当天空腹血液样本,采用TRFIA检测PGI、PGII和PGR的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p感染对sPG水平的影响 正常组中患者Hp感染率33.93%。Hp+组sPGI和sPGII水平均较Hp-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sPGR则稍偏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Hp感染对sPG水平的影响(x±s)
2.2 治疗前消化性溃疡中sPG水平比较 Hp+组、DU治疗前组、GU治疗前组比较,两溃疡治疗前组sPGI、sPGII水平及sPGR均高于Hp+组,但仅sPG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对比显示:Hp+组分别与DU治疗前组、GU治疗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U治疗组与GU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表2 Hp+组与溃疡治疗前组患者sPG水平比较(x±s)
表3 Hp+组与溃疡治疗前组患者sPG水平比较(x±s)
2.3 胃溃疡患者治疗前后sPG水平的变化 GU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sPGI、sPGII水平及sPGR均有所下降,但sPG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GII及sPG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胃溃疡患者治疗前后sPG水平比较(x±s)
2.4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治疗前后sPG水平的变化 DU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sPGI、sPGII水平及sPGR均有所下降,sPGI及sPGII均存在统计学差异,sPGI更为明显(sPGI:P<0.01,sPGII:P<0.05),sPG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十二指肠球部患者治疗前后sPG水平比较(x±s)
3 讨论
PG是一种具有消化功能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是胃蛋白酶的无活性前体,可在胃液的酸性环境中转化为胃蛋白酶。根据免疫学分类,PG可分为胃蛋白酶原I(PG I)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PGI主要由胃底的主细胞和颈黏液细胞分泌,而PGⅡ除由上述两种细胞分泌外,还可由幽门腺和十二指肠的Brunner腺分泌[1]。胃黏膜是PG的最主要来源,正常情况下,胃黏膜产生的胃蛋白酶原大部分进入胃腔,约1%透过胃黏膜毛细血管进入血循环[3],因此监测血清中的PG浓度可作为监测胃黏膜状态的手段之一。PG可于血液中、尿液中、黏膜组织中检测,其中血液学检测最为方便,并被称为“血清学的胃活检”[1]。
Hp已被明确在各种胃黏膜病变中起重要作用,也发现Hp感染可以引起sPG水平的改变,有学者还发现[4-5]Hp感染患者的sPGI和sPGII水平均有明显升高,但sPGII相对sPGI升高更多,导致sPGR有所降低,并考虑为可能与分泌PGII的细胞分布更广有关。近年国内报道[6]Hp对sPG水平并无影响,报道者同时也提出此结果可能与研究人群有关。曹勤等[7]认为国内外研究结果不同的原因可能与研究人群感染的Hp菌株、宿主遗传因素、感染部位和感染阶段不同有关。本资料中,Hp感染患者的sPGI和sPGII水平均较Hp阴性患者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GR则无差异,此结果与众多研究结果一致。
关于消化性溃疡与sPG水平的关系,早在1986年,Samloff等[8]提出sPG含量升高可作为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危险因素,且sPGI水平更为明显。本资料中,溃疡患者sPG水平明显高于无溃疡患者,仅sPG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考虑,因PGI多由胃底细胞分泌,而PGII还由胃窦、十二指肠部位的细胞分泌,本资料收集的溃疡患者溃疡部位大多位于胃窦、胃角、十二指肠球部,在同样炎症、细菌等刺激和黏膜破溃的情况下,产生PGII的部分细胞受损,故sPGII水平不如sPGI升高明显。
针对sPGI与溃疡的相关研究发现[9-10],总体溃疡患者sPGI水平高于正常胃黏膜,但不同部位溃疡与正常黏膜组比较,sPGI水平差异不同,溃疡位于十二指肠球部、胃窦、胃角的患者sPGI水平较正常黏膜者有明显升高,而位于胃体上部者sPGI水平与正常者无差异,且胃部溃疡者sPGI水平低于球部溃疡者;不同的溃疡分期sPGI水平也有差异,一般活动期高于愈合或瘢痕期。
两组溃疡患者经治疗后,sPG水平均有下降,以sPGI最为显著,该结果与既往研究相一致。治疗后两溃疡组间的s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经治疗后,溃疡黏膜修复,功能基本恢复,分泌PG的水平和黏膜完整性均接近正常黏膜,故两者间形态和功能的差异甚小。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1)Hp感染可使sPG水平升高。(2)消化性溃疡患者sPG水平较Hp感染的正常黏膜患者明显升高,但sPG水平不足以鉴别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当溃疡黏膜修复愈合后,sPG水平下降,证实单纯的黏膜溃疡和愈合可引起sPG水平相应的变化。(3)在sPGI、sPGII、sPGR三个指标中,sPGI水平变化最为明显,对sPGI水平检测可考虑作为一种初步评估溃疡黏膜愈合情况的实验室方法。
[1] Samloff IM. Pepsinogens I and II:purification from gastric mucosa and radioimmunoassay in serum. Gastroenterology, 1982,82(1):26-33.
[2] Miki K, Ichinose M, Shimizu A, et al. Serum pepsinogens as a screening test of extensive chronic gastritis. Gastroenterology Jpn,1987, 22(2):133-141.
[3] Kageyama T. Pepsinogens, progastricsins, and prochymosins:structure, function,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Cell Mol Life Sci,2002, 59(2):288-306.
[4] Kim HY, Kim N, Kang JM, et al. Clinical meaning of pepsinogen test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serology in the health check-up population in Korea. 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9,21(6):606-612.
[5] Sun LP, Gong YH, Wang L, et al. Serum pepsinogen levels and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a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6990 Chinese from North China. World J Gastroenterol,2007,13(48):6562-6567.
[6] 相英花, 杨永耿. 胃溃疡性病变与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的关系.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1-63.
[7] 曹勤, 冉志华, 萧树东. 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和幽门螺杆菌IgG抗体筛查萎缩性胃炎和胃癌.胃肠病学,2006,11(7):388-394.
[8] Samloff IM, Stemmermann GN, Heilbrun LK, et al. Elevated serum pepsinogen and patients with levels differ as risk factors for duodenal ulcer and gstric ulcer. Gastroenterlolgy, 1986,90(3):570-576.
[9] Park SM, Park J, Chang SK, et al.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serum pepsinogen I concentration in peptic ulcer patients:effect of bacterial eradication. Korean J Intern Med, 1996,11(1):1-8.
[10] 马颖杰, 王惠吉, 鲍晓厉. 血清胃蛋白酶原与胃溃疡及胃癌. 中国医刊,2008,43(1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