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随流俗守初心
——解读书画家胡继辉的画竹艺术

2018-03-06张千山

神州·时代艺术 2018年1期
关键词:画竹竹子画家

张千山

“不随流俗守初心”是书画家胡继辉先生为人为艺的座右铭,也是他人生思想境界追求的写照。

长期以来,翠竹与青松、腊梅一道被视为中华民族崇高的精神象征。也正如此,它便成了历代文人画家历久弥新吟咏摹绘经久不衰的题材。据画史记载,自东晋起就有画师以竹入画,南北朝时见于壁画与屏风画。唐代,有进士于邵绘制《松竹图》为德宗祝寿的记载。

经历代画家不断丰富和发展,至北宋,画竹逐渐成为独立的画科。东坡画竹如写字、山谷写字如画竹;文同更是开画竹之新风,其笔墨技法,流布至今,对后世均产生深远影响。“未出土时先有节,纵凌云处亦虚心”,是后人化自宋代诗人徐庭筠《咏竹》诗的题赞。“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是精神”,是黄庭坚《题子瞻墨竹》的诗句。他们,都歌咏了竹子虚心挺直、高节凌云的形象和气质。徽宗时由蔡京、米芾执行主编的《宣和画谱》,231人参与绘制10门画谱,墨竹独列一门,供稿者达12人。画竹高潮,可见一斑。

▲ 《清风劲节》 胡继辉

画竹经元代赵子昂夫妇、柯九思、鲜于枢、吴镇、倪瓒,明代王绂、夏昶师徒的不断努力,形成高峰。至清代,郑板桥又将竹子的艺术形象与人文精神演绎到了相当的高度。他笔下之竹,一枝一叶总关情,充满着人性力量与人文情怀。画风力脱时俗,以其秀劲绝伦的艺术效果,给这个世界带来的精神魅力和艺术活力,迄今仍末消减。

于是,就有了后来众多的晚学继其踵武,在写竹、画竹的道路上播撒才思与汗水。胡继辉,乃其中优胜者也。

继辉与画竹结缘已有三十多年,他自幼受家庭熏陶,好弄翰墨,六岁起开始跟随父亲学习书法,稍长便自学国画。一次,他父亲把一位画家朋友送的一幅清新雅致的墨竹画装裱好挂在墙上,他顿时感到特别新鲜好看,被那疏淡有致、笔墨淋漓、高雅脱俗的墨竹画深深打动。由此便爱上了画竹,每天放学回家有空就对着画临摹,稍加时日便临得有了几分象,并得到了父亲的表扬,这更增强了他画竹的信心,于是忍痛用积蓄的零花钱到新华书店买了一本《芥子园画谱》潜心临摹,从此便与画竹结下了不解之缘,赏竹、画竹成为他生活中最大的乐趣。

于是,在我们眼前,才有了这一幅幅出自胡继辉先生笔下的墨竹。

然而,画竹非轻易之事,古话说:“一生竹、半生兰”,可见画竹之难,须毕生精力而为之。确实,作为传统墨竹画,是文人托物寄兴,以单纯的笔墨工具与简单的色彩来表现一个构成元素不丰富的物象,并且要表达出无穷意蕴和情趣,其难度可想而知,非易事也。所以,用竹为主要题材来表现的画家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执着,因此,许多画家都绕道而走。然而,也有不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探险者,继辉就是其中一个。他常说自己为什么喜欢画竹,就是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那份热爱,秉承竹子的品性来完善自己的人格。古人把竹之形象与习性人格化,列其为“岁寒三友”之一,又是“四君子”之一,使其成为中华君子人格的重要意象。竹子的虚心上进、坚韧挺拔、宁折不弯的品质代表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节,深植于人民的脑海,成为民族气节的象征。自幼与书画给缘,酷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胡继辉,自然而然成了竹之挚友。

继辉书学黄庭坚,得山谷道人厚重、遒动、飘逸、洒脱之笔法,他把山谷道人书法之长撇大捺笔法用于到画竹之中,张显骨力洞达,充满生气活力。其画竹初学郑板桥,深得板桥之韵味,有板桥门下之称。及后再溯本求源上追明、元、宋诸家之法。他师古而不泥古,在传统基础上融入时代之气息,个人之情感,所以他的画既有古韵,又当随时代,加上他劲健秀雅的题款,使其作品深得大家喜欢。继辉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初心,不为时风所动,坚守在传统艺术的海洋里没有迷失方向,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艺术定力,不为追逐名利所累。所以,他不热衷于各种书画比赛,他认为那是一种游戏,要去遵守游戏规则才能获胜。而学习中国书画艺术,是一场正心诚意、怡情冶性的自在修为,是真率人生的写意表达。他经常以在中国美术学院学习的时候,老先生们传经布道不求闻达的高风亮节为榜样鞭策自己,使自己尽量成为一个手写其心、心灵纯粹的书画家。

不知是竹的品性熏染了他,还是他赋予了墨竹高雅的韵味,他的墨竹总给人以清俊、秀逸、劲健、脱俗之美,正如古人云:画如其人、字如其人,这点,在继辉身上可以得到很好的验证,他待人真诚、朴实、谦虚、好学,这也许就是他为什么坚持如一画竹的原因吧!

胡继辉,的确是“宝庆一竿竹”。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视觉艺术评论委员会副会长、邵阳市文联主席。)

胡继辉 作品

▲ 《高风亮节》 胡继辉

▲ 《元鸟归巢》 胡继辉

▲ 《雨后节节高》 胡继辉

猜你喜欢

画竹竹子画家
听竹
——观戴卫画《板桥爱竹》
竹子为什么长不粗
画竹题诗
大熊猫吃竹子
酷炫小画家
竹子的中间,为什么是空的
竹子长得有多快呢?
郑板桥画竹 治好肝郁症
苏东坡画竹作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