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观寂照俯仰天地
——宋玉麟先生山水画风刍议

2018-03-06

神州·时代艺术 2018年1期
关键词:宋先生笔墨山水画

黄 戈

论及宋玉麟先生山水画风,必然牵涉中国山水画传统的历史传承和时代发展之问题。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在宋先生的作品中得到举重若轻的解答,而山水画的性灵、情致、意趣在宋先生笔下徐徐展现,宛若无声之音乐“兼御群理,总发众情”(嵇康《声无哀乐论》),这是有声通达无声,个我通达天地的大乐,它不再是人为的匠作和机巧,而是宇宙间音乐化的自然节奏和气息,所谓“大乐与天地同和”(《乐记》),一个超越古今中外一切纷争纠扰的笃定自我精神的大境界。所以我看宋先生的山水与其说是一种绘画风格,不如说是与天地精神自由往来的书写;与其说是山水画演进脉络的延伸,不如说是中国画时代变革的必然。

▲ 《春意归来》 宋玉麟

▲ 《山水》 宋玉麟

由此可见,在我们理解宋玉麟山水画风的传统取向时,看重的不应仅仅是传统面貌的集成或者是对其宗法师门的探究,而是绘画背后藏匿的精神气质的传统文化内涵,画家山水风格的逐步形成过程实质上是通过自我人格的建立,担当起我们民族文化延续和发展的责任。这也正说明了山水画的形态与内质是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精神果实,是保存和凝聚人生体验的物态表征。

实际上很多深谙山水画传统的学者,都能清晰地体味到宋玉麟山水画中前贤大家的影子,特别是他的细笔山水更为典型:山势的基本皴法多为王蒙绵密厚重的牛毛,皴间有清六家吴历的短线勾斫,亦有龚贤积墨渲染的厚重清润;而水波常用网巾纹细笔勾勒,颇有唐宋人富有古拙趣味的装饰效果;树法有董巨余韵,间或明清人洒脱灵动的笔墨,甚至略带近人陆俨少的用笔使转……而这些传统因子在特定的历史阶段都是以具体形态呈现出来的,成为当时逐步竞争、筛选、汰除后被承认并被因袭的实践方式,进而汇聚为时代潮流。这些传统因子含有活性成分,能够激发后世的想象和创造;也含有固态成分,使得民族文化传统的基因得以延续和稳定,但同时也会成为使中国画的某法、某家、某派趋于保守、僵化的一股无言的力量。

具体到作品而言,宋玉麟作画继承传统山水画取景方式,即不同于西方风景画固定视点的透视法,而是采取以大观小、回环往复的视角,以“乘悟游心”的自我体验,对自然景物进行仰观俯察式的审美观照,运用丰富的笔墨语言把理想中的山水景界经营、建构成富有宇宙生命感、节奏感的艺术空间。细观其笔墨,他继承了父亲宋文治先生笔墨秀怡劲健,清雅疏朗的优长,由此跨越明清上追宋元,以元人松秀空灵之笔写宋人深幽旷达之境,直逼晋唐高古浑朴之气象。尽管早期宋玉麟先生在临抚家父画风方面达到逼肖的程度,可以说当世学宋文治画风尚无人能出其右者,但他学而能化,以此作为深入传统的津梁,另辟蹊径而自成一格,有出蓝之誉当之无愧。

除了章法、笔墨外,最值得关注的是宋玉麟山水画风有一种特别的气息:静境。细观宋玉麟山水画,绝非只有静寂,而是静中有动,寓动于静,可谓“静存乎心,动在乎手。”(迮朗《绘事雕虫》)这种追求“静境”的审美理想显然继承了老子“涤除玄鉴”“致虚极,守静笃”,庄子“虚静恬淡”的哲学思想,体现了画家自己追求清澄宁静,一意专心的创作心态。它有利于画家摆脱日常功利世俗欲念的束缚,使自己潜在的生活感受与学识修养充盈于艺术思维空间,更加自由而有效地进入“虚一而静”(管子)的创作状态。

简言之,在当代社会象宋玉麟先生这样以宁静笃定的心态创作出既有传统又有个性,兼有山水的时代风貌的画家已是凤毛麟角;而在求新求变为圭臬的现代中国画时风笼罩下能画出一番新的“静境”,实在是当世之广陵散了。

宋玉麟 作品欣赏

▲ 《松石永固》 宋玉麟

▲ 《山水》 宋玉麟

▲ 《春风又绿江南岸》 宋玉麟

▲ 《云壑奔流图》 宋玉麟

▲ 《太华晓雾》 宋玉麟

▲ 《山乡春早》 宋玉麟

▲ 《秋江泊舟》 宋玉麟

猜你喜欢

宋先生笔墨山水画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董小姐
沁人心脾的冰红茶
违背诚信月薪5万元工作丢了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
手机连环骗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