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美术教学评价的三“多”尝试

2018-03-05聂振华

新校园·中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学评价美术教学尝试

聂振华

摘 要:美术教学实践中对于学生的评价还存在一定的偏差。笔者在教育教学中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着眼于多维度评价、多元化评价以及多重视过程性评价的三“多”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美术教学;教学评价;尝试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了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进行评价的基本理念,但是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对于学生的评价还存在一定的偏差,主要表现在:评价过多强调共性,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主体比较单一,不注重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评价偏重结果,忽视过程的形成性评价。这些偏差不利于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美术素养的形成,也不利于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在教育教学中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多维度评价

评价学生应讲究策略,让学生在鼓励中发扬优点,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爱的熏陶,培养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不尽相同,兴趣爱好也不同,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考100分,那些成绩平平但有特长的学生仍然是好学生。教师不能以分数定优劣,而要用心去挖掘学生的潜能,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人格得以健全。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特别是对经常犯错误的学生。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该采用多种层次的标准,应具有多维性。例如,对美术基础差一点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点滴的进步,多发现他们作品中的闪光点,或是侧重从课上听讲的认真度等方面加以评价,以此来培养其学习兴趣;而对于基础稍好的学生,侧重从构图、用色、创意等角度进行评价,使之明确得失,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总之,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多从欣赏的角度去评价学生的作业成果,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多给予他们鼓励与表扬,多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增强其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学好美术的信心。

二、多元化评价

以往的评价主体比较单一,评价者就是教师,属于一元评价模式。此种评价模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教师处于绝对的主动地位,而学生则处于绝对的被动地位。由于学生缺位于评价过程,未能积极参与到其中,也就使得评价的矫正、激励、改进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而实施多元主体评价,即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能有效弥补教师评价的不足。

在具体实施中,评价应以互评为主,自评为辅。一般情况下,自身的弱点自己“视而不见”,可别人能一眼洞穿。所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互评能力显得尤其有价值且有意义。教师在学生作品赏析课上要进行如下指导。互评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同桌,也可以是前后四人一组。确定互评的主要标准。标准不宜过多,起始阶段确定两点即可,以便于学生把握标准,且能突出评价重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待学生的互评能力提高后再适当增加标准。互评方式灵活多样,可以是语言的评述,也可以是等级的评价,还可以是全班展评、欣赏评价。进行二次作业。互评之后,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明确了得失,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修改或重做。事实证明,有不少学生因不满自己的作品而乐意选择重做。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互评训练后,学生对作品便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评价能力,这时候再开展学生自评训练。主要是引导学生谈谈对自己作品的看法,可以是对画面的简介,也可以谈自己的创作方法或理解体验。

三、多重视过程性评价

美术评价要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将重结果的评价变为重过程的评价,做到静态与动态评价有机结合。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少教师尚存在一定的偏差。使用成长记录袋能有效地预防和纠正这一偏差。成长记录袋是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将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记录学生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并通过学生的反思与改进,激励学生取得更高的成就。记录的时长可以是一学期、一学年或更长的时间。它能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自己成长的情况,便于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学生把自己的“成长记录袋”看成是自己美术学习成果的展示,教师要允许他们对其中不满意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并加以作品替换,鼓励学生对自己的美术作业进行“再评价”。就这样不到一学期,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热情大增,他们格外重视自己的成长记录袋,俨然和它荣辱與共。

通过开展同学间交换成长记录袋,他们相互学习借鉴,相互启发,取长补短。一学年下来,他们的美术技能和素养有了明显的提高。

总之,教师应该准把握好评价的基本理念,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让评价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的推进器,成为学生发现和调整自我的重要手段,从而促进学生不断成长。

猜你喜欢

教学评价美术教学尝试
再试试看
再试试看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尝试
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