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书生的初心

2018-03-05张雪凝

当代人 2017年12期
关键词:白洋淀太行山古村落

张雪凝

贾慧献,河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2016年3月创立名为“太行人家”的微信公众号,挖掘保定及河北其他城市的历史文化,探访太行山古村落,追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尘封旧事,公众号单篇点击量超过20万,积累粉丝近1万人,并在保定市首届“十佳文化类微信公众号”评选中荣获“个人自媒体类十佳”微信公众号第一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清朝诗人黄景仁《杂感》中的诗句,如今作为一句题词出现在贾慧献的自画像中。画里,荔枝树下站着一位书生,这一书生形象便是“太行人家”微信公众号的头像。“荔枝”谐音“励志”,荔枝横竖枝条交错有“横竖都要励志”的含义,而画的右下角一只不起眼的小鸟,仿佛一边啄着荔枝一边嘲笑书生。贾慧献说:“很多人都说书生没有力量,但读书人的思想、精神价值其实是无限的。看似没有力量却浑身都是力量,这就是我的初心。”

为留住古村落大声疾呼

贾慧献出生在涞源县的一个小村庄,家中的亲戚都是善良淳朴的农民,但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贫穷。他创办“太行人家”的想法最初就是源于自己的家乡。“家乡很穷,二十年前这样,二十年后依旧是这样,好多疼你爱你的亲戚摆脱不了贫穷,让我感到极大的困惑,内心非常无力。”

就像当初鲁迅思考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拯救国民一样,他也在反思,“我能做些什么让他们摆脱贫困,让他们的勤劳和汗水收获回报和尊严呢?”虽然贾慧献并没有像鲁迅一样做出“弃医从文”的重大决定,但他决定挖掘太行乡土文化里的闪光点,通过宣传的方式让大家关注这个被人們忽视却充满智慧的群体。就这样,他创立了“太行人家”微信公众号。

事实上,早在建立这个微信公众号之前,贾慧献就专注研究太行山古村落有十余年了。多年的走访、观察,让他对太行山的一些典型古村落了如指掌。他将太行山古村落定义为三种类型:原始定居性村落、避世田园村落、防御性村落。由于这些村落“一族累世聚居一村”,形成了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一方水土一方乡音”的独特的太行山村落文化,反映在建筑上亦各具神采。如曾有“小北京”之称的邯郸武安伯延村,其晚清四合院建筑与北京、山西的迥然不同,这里的四合院多呈现以防御为主的碉堡式样。

还有,在众多的太行古村落中,几乎每个村庄都有道观、佛寺和孔庙。尽管这些庙宇多已经毁坏,但民间的宗教信仰依然根深蒂固。比如保定顺平县大悲乡刘家庄村,整个村庄依山就势由石头砌成,令人惊讶的是村里的石墙,每隔十几步远就有一个石龛,当地人称灯龛。据村中老人讲,这些灯龛看似没有区别,但却有名有姓有主。每逢节庆活动,村民们会自觉按时亮起小灯,为之添油拨捻。即使很多灯龛已不见,但村民心中的“神灯”依然存在。这也是太行古村落原汁原味的文化呈现。

面对近几年风靡全国的“特色小镇”建设,贾慧献认为,“千镇一面”的人造空镇,不可能有乡情、乡音和乡愁。“特色小镇”应在保持古村村容村貌的前提下,以留住原村民为根本。大拆没有出路,把农民赶上新楼由开发商做商业经营也行不通。因为人没有了,乡情、乡音和乡愁也就不在,“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也就没有了个性和生命力。

去年冬,贾慧献带着学生再次走进顺平县大悲乡刘家庄,赶在刘家庄等一批古民居将被改造发展乡村旅游前,进村开展抢救性的考察和记录。贾慧献说:“原本千姿百态的太行山古村落,现在正像城市一样千城一面,丧失文化个性和活力。如果不及时抢救,中国农耕文明的根和魂将很快消失。”他建议“特色小镇”的经营者多到太行古村落寻找灵感,所谓“观品物兮终复魂,形已消兮气犹存”。

再现老保定百年历史烟云

梳理“太行人家”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除了关于太行山古村落的展示介绍,还有两大部分:一是寻踪老保定城的前世今生,追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似水年华,再就是关于白洋淀百工的内容。

贾慧献的老家属于保定市范围,他如今在位于保定的河北大学任教,因此,这个城市的前世今生,自然成为他探寻的兴趣所在。而他多年来爱好收藏的习惯,使他能够获得许多关于保定城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保定古物市场卖旧书的都认识我,有保定的古物资料都给我留着。另外我常到平民家中去,其实最有价值的藏品在民间,很多东西都是我在联系的平民家庭当中发现的。”

凭借这些资料,贾慧献写出了许多勾起老保定人集体回忆的好文章。其中,阅读量最高的是那篇《1963年保定城的那场大雨》,文章发出第一天阅读量就突破十万。保定那场七天七夜的大雨,经历过的人无不印象深刻,而那些珍贵的照片更是当年救灾抢险情形的生动体现。人们纷纷转发留言,诉说着自己关于那场大雨的记忆,之后阅读量便轻松突破二十万大关。

“那篇文章是我编辑加图片,黑马老师写的。”现在提起那篇文章,贾慧献言语中已全是淡然了,“说心里话,刚开始的时候我可能会关注阅读量,但到现在阅读量已不是我最关注的。事实上,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阅读量只有两千。”

“那您最喜欢的是哪篇文章呢?”笔者问。

“是写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保定华侨的一篇——《天遥地远,万水千山:致敬五六十年代回归保定的华侨》。”

贾慧献在收集资料时偶然发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保定有一批海外华侨怀着爱国之心回到了祖国,他们当时只有十六七岁,如今却已经七八十岁,还有的已经去世了。“我这么了解保定平民历史,都不知道那些老华侨们身上的故事。听到有这么一个群体后,我就马上联系他们进行采访和挖掘。这样特殊的群体经历了这么多,却没有人记录。”于是他决定完成这一工作,在公众号中记录下他们的故事。“我觉得任何一个群体都是非常精彩的,这种平民精神在我看来是最伟大的。”

抢救性记录白洋淀百工

在挖掘太行山乡土文化和保定平民文化的过程中,贾慧献偶然想到:白洋淀作为保定的代表性地域,其独特的水乡文化却少为外界所知,白洋淀中是否蕴藏着什么特殊的东西呢?这份最初的好奇心,驱使着他和学生一同走进白洋淀。随着调研的逐渐深入,白洋淀传统水乡文化的珍贵性在他面前一一呈现。捕鱼、造船、苇编、织网……大大小小的工艺让他由衷赞叹。endprint

比如同样是使用鸬鹚捕鱼,白洋淀的鸬鹚却和桂林的大不一样。“白洋淀的水比桂林的水要浑浊得多,南方的鸬鹚在北方根本捕不到鱼,这就需要鸬鹚对环境的适应,还要训练鸬鹚在冬天捕鱼的技能。”贾慧献说,这些看似普通平常的地方,结合了水乡独特的环境和当地人民的智慧,是最让他感到欣赏和震撼的地方。

但是,一些古老的技术传承至今,掌握的却只剩年逾古稀的老人,传承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如果这些古老的技艺没有人记录,那就太遗憾了!”由此,编写《白洋淀百工图说》的想法便在贾慧献心中生根发芽。目前,《白洋淀百工图说》的初稿已经完成,“作品已经有了整体的大框架,之后就是把其中的内容再深化、细化。”

雄安新区的设立,使得白洋淀百工的探访和挖掘更具重要性和紧迫性。在贾慧献看来,白洋淀是雄安新区的魂,而它的水乡文化是雄安文化的根。“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魂,白洋淀的渔民也是一样,他们生活得就像淀中的鸟,水中的鱼。”对于如何留住这文化之根并发扬光大,他有自己的见解:“可以把这些传统的技术融合在旅游中,用一种体验式的方法让人们来接触这些技术,比如:组织捕鱼表演,教游客学习简单的苇编手艺;生产一些具有白洋淀特色的文创产品;或者把这些技术活化并以博物馆的形式展示出来。”

衣带渐宽终不悔

“太行人家”能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和支持,贾慧献也没有想到。其实在公众号运营过程中还出现过一个小插曲。今年6月5日清晨,贾慧献在“太行人家”上用一张图片宣布了停办的消息,图片一经发出他便在公众号后台收到了粉丝的大量留言,大多是些不舍和鼓励的话语。他对此解释道:“当时说停办完全是因为孩子生病住院需要照顾,其他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在大家的极力挽留和鼓励下,“太行人家”两天之后重振旗鼓。

情怀和家庭的兼顾,从贾慧献走上这条实现自己价值和理想道路的最初,就成了他遇到的最大困难,“两者的平衡是很难的,我暑假出去调研也不可能找同事一起,他们都有家庭,也需要陪孩子。不过往远想,我在工作上做出的成绩也能对家庭产生一定的帮助吧,想近了这个事就没法千了。”他说这些的时候有点沉重和无奈,疲惫的状态从言语中不经意间流露出来。

随着“太行人家”关注度的提升,也有很多商家找他合作,但贾慧献认为,真正要在商界里面找到志同道合的、有情怀的商家非常难。做这个公众号并非不消耗钱财,贾慧献去白洋淀村民家中会带一些慰问品,去一些老先生家中拜访也带点小礼物聊表心意。这些挖掘素材时需要的费用有的来自学校经费,有的来自粉丝赞赏,有的来自微信中自带的广告链接,还有的是他自己平时参与建筑规划所得,这些点点滴滴足以凑成他前进的动力,“没钱有没钱的办法。本身做这些已经消耗了很大精力,就不想再去联系合作了。”

谈到公众号的未来,贾慧献表示会一直尽自己所能做下去,围绕太行山乡土建筑、环境和太行山百工等方面展开,真正覆盖太行山。事实上,在他的影响下,河北大学已成立了“太行山乡土民居文化”项目组,今年,河北大学教务处委托他和其他老师做的跨学院的“太行乡土初级文化课”也顺利开课。将来,贾慧献还希望创建一个太行乡土博物馆,“一个体验式的、活的博物馆,让河北大学成为覆盖太行文化的高地。虽然这可能很难实现,但是梦想肯定是要有的。”他说这话时,脸上略显出一丝腼腆的笑容。

编辑:安春华endprint

猜你喜欢

白洋淀太行山古村落
《太行山写生》
基于文化符号理论的旅游古村落景观设计研究
福建周宁:古村落保护助力乡村振兴
雄安两赋
白洋淀深冬挖藕人
在太行山上
太行山历险记
在太行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