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植物营养剂对杜鹃叶生长的影响
2018-03-05曾煜彤刘斌游勇
曾煜彤 刘斌 游勇
摘 要:该文采用田间试验与实验室数据分析,研究了不同植物营养剂对杜鹃叶生长的影响,统计和分析喷施不同植物营养剂对杜鹃叶片总面积、黄叶面积占比及叶绿素浓度的影响。选取合适的绿化带杜鹃叶,对其喷洒不同浓度植物营养剂,结果表明,杜鹃叶喷施5%植物营养剂时,相对清水对照,其叶片面积增加35.60%;5%植物营养剂+0.2%磷酸二氢钾喷施叶片,叶片泛黄率最小,为3.82%,叶片叶绿素含量最多。
关键词:植物营养剂;杜鹃叶;最佳浓度;叶绿素;泛黄率
中图分类号 S68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1-0013-02
杜鹃花(Rhododendron simsii),为杜鹃花科双子叶植物,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长沙市市花,其在绿化、美化環境、维持城市生态平衡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除作观赏,叶可入药或提取芳香油,花可食用,树皮和叶可提制烤胶,木材可做工艺品等,是一种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园林绿化植物。植物营养剂[2]是采用现代微生物发酵技术,利用柑橘内生枯草芽孢杆菌YS-45发酵豆粕、菜粕和其他富含高必需氨基酸的基物,经纯化、浓缩而得到的一种富含多肽及氨基酸等多种营养因子的有机营养液,其在多种植物上已开展了相关应用,具有良好的提质、改良效果。为了解不同植物营养剂的使用对杜鹃叶生长的影响,特开展了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试验材料
1.1.1 试验地点 长沙学院理工楼前绿化带。
1.1.2 实验材料 锦绣杜鹃,树龄3~4a。
1.1.3 供试材料 植物营养剂:长沙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自主研制;磷酸二氢钾:广东光华化学厂有限公司。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对照试验方法,做自身对比,确定最佳浓度范围。设5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个处理占地面积为1m2(1m×1m),各处理间隔0.5m。处理1:清水处理;处理2:喷洒2%浓度植物营养剂;处理3:喷洒4%植物营养剂;处理4:喷洒6%植物营养剂;处理5:喷洒2%植物营养剂(大量叶面泛黄区,直接观察营养剂对叶面泛黄是否有恢复效果)。最佳浓度确定后,以最佳浓度范围为基准,再选择2个合适邻近浓度,作3个处理,在3个处理的营养剂中加入0.2%磷酸二氢钾,设为另外3个处理。总共6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另设清水处理为对照。
1.3 试验方法
1.3.1 喷施方案 喷洒植物营养剂施用量为975kg/hm2,实验所选取试验地为1m×1m的正方形,间隔为0.5m并随机打乱组合,以其减少各试验田间相互影响及实验所在地环境影响。总试验田面积为8.5m2。进行不同浓度营养剂的叶面均匀喷施。2017年10月10日开始喷施,喷施时间为早上9:00以前,晚上5:00以后,每隔5d观测其长势。
1.3.2 采样处理 采用5点取样法对每一个处理进行取样,每次取样面积为5cm×5cm的单位面积;分别对所有处理进行取样后;将每个处理的杜鹃叶筛选出泛黄叶片,称量其质量m1,并称量样品总质量M1,得出其泛黄率μ=m1/M1;总叶片面积测量采用比叶重法[3],每一个处理以25cm2(5cm×5cm)取样,样品叶片总质量为M1,并从样品中随机取5片叶面,每片叶面截取1m2(1m×1m),测5次截取叶面面积鲜叶重m2。则单位叶面积鲜重校正值(K1cm2/g)=5/m2。故该处理总叶片面积为β=M1×K1。
1.3.3 项目测定 (1)叶片总面积及泛黄率测定:逐次采摘,累积称重,用电子天平,进行数据分析。(2)叶绿素含量测定:采用叶绿素含量测定的丙酮和乙醇(甲醇)混合液法[4],将丙酮,无水乙醇,按比例1∶1配制成混合液,直接称取0.1g样品剪成丝带状,浸泡于装有10mL混合液的试管中。于40℃恒温培养箱黑暗条件下保存,直到样品完全变白,用L2/L2S-L3/L3S可见分光光度计在相应波长测光密度,再利用Arnon公式计算叶绿素含量[5]。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植物营养剂对杜鹃叶片总面积的影响 试验中各个处理与清水对照相比,叶片面积有显著地增加趋势;叶片面积的大小则决定杜鹃的观赏价值及其他价值。其中处理3(4%浓度植物营养剂)的总叶片面积相对于对照组增加率为35.97%,其增加量最为明显(表1)。
2.2 不同浓度植物营养剂对杜鹃叶泛黄率的影响 各处理与清水对照相比,喷施植物营养剂对杜鹃泛黄现象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当浓度为6%时,效果最为明显,其泛黄率为3.92%(表2)。而恢复组随着2%植物营养剂的喷施,泛黄率得到有限改善,并在第20天趋向稳定,最终泛黄率稳定在4%左右,但是相对于其他组,仍有较高泛黄率。
2.3 杜鹃叶生长最佳植物营养剂浓度 为了进一步确定杜鹃叶生长的植物营养剂最佳浓度,结合文献,杜鹃叶片泛黄[6]可能因缺钾而引起,另外设计7个处理,处理Ⅰ:3%植物营养剂,处理Ⅱ;3%植物营养剂+0.2%磷酸二氢钾,处理Ⅲ:4%植物营养剂,处理Ⅳ:4%植物营养剂+0.2%磷酸二氢钾,处理Ⅴ:5%植物营养剂,处理Ⅵ:5%植物营养剂+0.2%磷酸二氢钾,处理Ⅶ:清水对照;测其叶片总面积,泛黄率。各浓度所测得的杜鹃叶片面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杜鹃叶片的面积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长;当植物营养剂浓度为5%时,叶片面积最大;添加一定的钾含量,能够促进杜鹃叶片的生长。
3 讨论
(1)植物营养剂能够有效地增加杜鹃叶片面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植物营养剂浓度的增加,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在初步大致的浓度范围内,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得到,在4%浓度范围左右,杜鹃叶片面积相对其他组明显表现出优势。为进一步探讨出杜鹃叶生长的最佳浓度,在大浓度范围的基础上,有了细化的浓度梯度设置。总叶片面积采用比叶重法,相较叶面积指数测量的几种方法(照相法及SUNSCAN测量法),具有普适性及可实施性,但精确度相对较低[7]。endprint
(2)杜鹃叶片在自然条件下容易出现泛黄等现象,产生叶片黄化的缺素种类很多,如氮、钾、钙、镁、硫等元素缺乏时,都能使叶片产生黄化,而黄化的程度和特征有较大差别[8],为改善其泛黄现象,对其喷洒植物营养剂,植物营养剂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含量,比如氮、磷、钾、钙、镁等。可以发现,植物营养剂对杜鹃叶片的泛黄作用有着显著的效果;对其喷施的植物营养剂浓度逐渐升高,杜鹃叶的泛黄率逐渐降低。可以初步得到的是植物营养剂对杜鹃叶的泛黄有抑制作用。
(3)为进一步探讨出杜鹃叶生长的最佳浓度,在大浓度范围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细化浓度梯度的设置;且为了试验的准确性,及加以尝试确定杜鹃叶片是否因缺钾而泛黄,再次设置7个处理。通过试验和数据分析得到,加入0.2%磷酸二氢钾的植物营养剂与不加磷酸二氢钾的植物营养剂在杜鹃叶片面积和泛黄率上都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可见钾元素对杜鹃叶叶绿素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本次7个处理中,可以明显地得到在3%、4%、5%的植物营养剂中,杜鹃叶片面积同样呈增加的趋势,且当植物营养剂浓度为5%时,杜鹃叶片面积增加量最大。
4 结论
通过室外试验及室内数据分析可知:植物营养剂明显对杜鹃叶有增长促进的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植物营养剂浓度的增加,杜鹃叶片面积逐渐增加;植物营养剂对杜鹃叶片的泛黄在一定程度上有减缓与抑制的作用;在梯度浓度实验中,植物营养剂濃度为5%时,叶片面积增加值最大,杜鹃叶绿素含量最高,叶面泛黄率达到最小。
参考文献
[1]余兴卫.杜鹃花属(Rhododendron L.)一些植物的形态解剖与园林应用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8.
[2]张志元,罗永兰,郭清泉,等.植物营养剂对稻米必需氨基酸含量和稻谷产量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03):512-516.
[3]曹柳青.不同浓度赤霉素对冬枣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J].现代园艺,2012(22):10.
[4]李得孝,员海燕,郭月霞,等.混合液浸提法测定玉米叶绿素含量的研究[J].玉米科学,2006(01):117-119.
[5]张宪政.植物叶绿素含量测定丙酮乙醇混合液法[J].辽宁农业科学,1986.
[6]王英珍,张虎平,黄小三,等.钾在梨树内的分配及对梨树生长和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7,40(01):60-67.
[7]刘镕源,王纪华,杨贵军,等.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地面测量方法的比较[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03):220-224.
[8]姜存仓.柑橘叶片黄化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果农之友,2008(11):39-40.
(责编:张宏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