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织进土布里的母爱

2018-03-05徐美芬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土布棉线母爱

徐美芬

周末在家,闲来无事,就整理整理衣柜,无意间翻出了一件传家宝——妈妈送给我的结婚礼物,外婆自己种的棉花,亲手纺线、经布、织布、手工缝制而成的白底彩色大花格土布被单。这原来是外婆送给妈妈的结婚礼物,妈妈一直都不舍得用,又在我结婚的时候送给了我!而我当时嫌土,不喜欢,所以一直没用过。现在,已经年过半百的我再看见它,才真正懂得了其中包含的那份厚重的母爱,感悟到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句古诗的含义。

自从记事起,就天天看着外婆、小姨、奶奶、妈妈,人手一架纺车、一把竹制摇纱椅子,得空就坐下来纺线。晚上不用上工,妈妈坐在房里纺线,我们姐弟仨在一旁学习、玩耍,总爱看着妈妈纺线。只见她右手摇轴头,左手捏棉条,棉条从针尖出发,随着左手慢慢扬起,细细的均匀的线被拉出来,绕在早已套在针上的芦管上,再从针尖拉出来,拉出来,源源不断……不用多久,芦管已经缠成一个两头尖、中间粗的棉线纡子。我和妹妹觉得好神奇,就缠着妈妈教我们,学会了很有成就感,也帮了妈妈不少忙。日积月累,箩筐里的棉线纡子越堆越高了。

到了冬天农闲时节,妈妈有件大事要做,就是经布织布。妈妈把平时忙里偷闲天天忙到深夜纺出来的一筐筐棉线纡子绕成线圈,然后染色、上浆,晾干之后打筒管(把线绕在一个个竹管上)。万事俱备,妈妈挑个大晴天,去把外婆和小姨接过来,再叫上奶奶,四个女人要大干一场了。

经布的场面,我觉得很好玩,但是她们到底是怎么弄的,我没看懂,只看见她们把几十个五颜六色的棉线筒管套在一个又高又长的竹架子上,然后从每个筒管上拉一个线头出来并在一起,掖着这股彩色线须无限拉长,绕在稻地上早已敲好的一个个竹签子上,来来回回地拉着、绕着,像跳牛皮筋一样。所以我们几个小孩忍不住要去跳几下,当然是免不了挨骂的——线乱了可不得了。这一年一度经出来的布是一家老小一年的衣服鞋帽被褥的唯一来源。连爸爸舅舅们干活用的长条汗巾都是自家织的布手工缝成的。

经布是最难的技术活,起先是外婆和奶奶帶着妈妈和小姨,但是没过几年,妈妈经过细心观察学习,套出来的花色就胜过了老一辈,能够独当一面,自己经布了。每当外婆和奶奶表扬妈妈的时候,就能看见疲惫不堪的妈妈脸上露出最灿烂的笑容。妈妈经的布,条文更气派,色彩更亮丽、和谐,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经好布,要上机织布了。当然是手工织机,但也很复杂,织机上的部件我已经记不起,只知道先要接线头(把经好的线一一对应接到综上),线一根都不能接错,打的结要又小又牢,这些我干不了,但我清楚地记得妈妈教会我上机织布,手捏梭子的指法,梭子射进经线中央时脚要怎样配合默契,也很难的。当我真的学会织布时,妈妈好得意呀!她以为她的手艺后继有人了。但是我和妹妹不久考上了高中,上县城读书去了,没有办法帮她的忙。妈妈心中还有个负担,或者是一种责任:她要靠自己种棉花,亲手纺线、经布,日积月累,为两个女儿准备体面的嫁妆!

从小到大,包括高中三年,我们身上穿的全是用妈妈织的布手工缝制而成的各季土布衣裤。在我上大学之前,妈妈还专门请了个裁缝来家里,用她织出的最得意的花格布为我做了一身衣裳,一套被褥。可是我在大学里每当看到城里同学的洋布衣服、绸缎花被时,都觉得很羡慕。现在想来,自己当时真不懂事,妈妈真的不容易呀!

这种自己种棉花自己纺线织布的手艺早已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是我的箱底还珍藏着外婆和妈妈的杰作。每年盛夏,紫色拷花绸被面和白底大花格的被单都会被我拿到阳台上去晾晒杀菌。当我捧着那暖暖的被单时,这织进土布里的柔柔绵绵的母爱瞬间就会让我热泪盈眶!endprint

猜你喜欢

土布棉线母爱
用土布贴画留存美的生活
阅读母爱这本书
江南色织土布的现状分析以及纹样探索创新
杭州市土布文化产业化发展个案研究报告
棉线挂饰
母爱的另一面
命悬一线
无法烧断的棉线
母爱
一步一布的温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