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设计专题引介
2020-08-21董华
董华
本期《设计》我们推出一系列围绕“包容性设计”专题的文章。
这些文章的作者主要是包容性设计研究中心(创办于同济大学)近几年在读和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他们根据各自的研究课题展开探讨,涉及包容性设计内涵、方法、过程和哲学等多个层面。
包容性设计(Inclusive Design)在国际上已经传播了二十多年。大约十年前,我作为特约主编编辑了一期《大设计:包容性设计特刊》,用中英文双语介绍了包容性设计在英国、美国、意大利、西班牙、挪威、丹麦、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地区的发展。当时“包容性设计”在中国还是一个非常新鲜的概念,尚无统一的翻译,例如我在同济大学第一次开设相关课程时采用的是“和合设计”的课名。“和合设计”的提法很具有中国韵味,但人们不明白它具体讲什么,总需要费一番口舌去解释,所以在特刊出版时我就根据英文字面意思和大眾耳熟能详的“包容性发展”提出了“包容性设计”并一直沿用这个名称。
“包容性设计”与“通用设计”有同有异,后者提出了通用设计原则作为设计指导,而包容性设计更强调设计过程的包容性,把“包容”作为目标,可以根据情形采用多种方法去逼近或达到这一目标。例如在《移动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包容性设计》一文中,作者就举出了两个包容性设计策略:“一包多”和“多包多”,即用一个设计策略去满足众多不同的需求以达到包容,或用多个设计策略去提供不同解决方案以达到包容;这种决策过程固然要考虑成本和收益,其目标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用户的满意体验。
过去十年间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设计也随之改变,例如“社会创新”、“交互设计”、“服务设计”、“体验设计”等越来越多地成为设计话题。包容性设计也在与时俱进,其内涵和外延都在进一步扩展。
二十年前谈包容性设计,“老龄”和“残疾”是脱离不开的两大主题,这些依然重要(很多问题需要很长时间的持续努力才能缓慢改善),例如当下“老龄友好城市/老年友好社区”的议题就涉及“包容性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十年前谈包容性设计,“以用户为中心”,“利益相关者参与”是重要话题,这些也依然重要,并且对设计师的共情能力、协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出现了更多工具帮助实现设计过程的包容。
当下谈包容性设计,更是一个“大设计”语境;设计已经被认为是驱动创新的引擎,涉及到产品、系统、服务、体验的方方面面。联合国在2015年为未来15年设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很多都直接或间接与包容性设计相关。设计的伦理、责任以及其如何促进人类更美好的生活和世界更可持续的发展,都成为当下重要议题。
包容性设计的内涵已经不再局限于产品、环境、服务最大程度的公平使用,而且关心文化等不同因素对使用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其外延已经不再局限于可触摸的物与环境,还关系到组织文化和理念,例如EDI(Equality平等、Diversity多样、Inclusion包容)已经成为众多世界名校越来越重要的议程。
在《包容性设计英中比较及研究分类》一文中,我试图用1.0-4.0来阐释包容性设计研究的不同侧重点:包容性设计1.0特指聚焦用户能力的研究;包容性设计2.0特指聚焦过程和方法的研究;包容性设计3.0聚焦系统,注重动态地、系统地看问题;包容性设计4.0聚焦真正的需求,从人类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审视设计。
专题收录的九篇文章涉及到包容性设计2.0,3.0,4.0(关于1.0的发表,已经较多,在此不做赘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包容性设计:中国档案》一书)。有一些观点是第一次公开发表,可能并不为读者所熟悉。期待这些正在进行的研究能够促进大家对包容性设计更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