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德育课的历史观教育
2018-03-05张航
张航
[摘 要]“讲好中国故事”观点凸显新时期历史观教育对于高职德育课的重要性。论文主要从文本的可读性、真实性以及读者的态度和语言的使用等几个方面来研究历史观教育对于德育课程的支持,力图表明:德育理论是历史规律的浓缩,历史规律都是通过一个个历史故事显现出来。历史故事就像是一个可以被理解的文本,在读者讲述、理解文本的过程中,文本视域和读者视域之间出现交集,进而实现历史观文本的“视域融合”,促进青年人历史观的形成,最终达到德育课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中国故事;德育;历史观;文本;理解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1-0109-03
2014年,习近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讲好中国故事”的观点,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笔者作为德育课教师,感觉这是为高职德育课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思路。因为讲述近现代中国理论发展规律的过程就是叙述历史的过程,每一个历史故事的背后无不带着一个明确的理论和观点。历史观教育是通过阅读历史作品来逐步实现的。通过阅读、讲述进入历史文本的视域,在与他人历史观点碰撞的过程中形成最终的“视域融合”,形成自己的历史观。笔者联想到《人民日报》2015年社论中三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观”,到2016年国家教委把“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等,德育课历史观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讲好中国故事”对于当前高职德育课历史观教育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古人云:“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德育课作为我们学习理论的“历史”的课程,不是简单记忆某年某月某日发生的流水账式的历史,而是对历史有重大影响的“有效应的历史”的阅读和理解。我们了解作品的过程就是阅读和理解理论的历史“文本”的过程。这些文本对于读者而言,是“一个半成品,是理解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且是可读”[1]。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个人总会带有自己的“偏见”。但偏见是“为我们整个经验的能力构造了最初的方向性,偏见就是我们对世界的开放性”[2],偏见不会影响我们阅读有关理论的历史。因为我们对理论发展历史的理解“首先是自己对某种内容的理解,其次才意味着分辨并理解他人的理解”[3]。带着自己对历史故事有“偏见”的看法,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和比较他人对历史的看法和观点是读书人的常态。让历史文本带着我们去寻找真相答案的方方面面,是“包含着一个明确的抽象——包含着分离和具体化”[4],在每个人心目中呈现出真相的不同方面。这样的历史“不是一个研究的消极对象,而是一种永无穷尽的意义可能性的源泉”[5]。因此,理解理论的历史故事“并不是一种复制的过程,而是一种创造的过程”[6]。每个历史中的后来者,阅读和理解理论文本的过程就是专注于文本所说的东西的过程,不同的历史观点交融在一起,循环不断,这是一个“视域融合”的过程。同时,这也是一种语言学的过程,因为历史观最终体现在我们所说的语言之中。我们总是通过一种熟悉而固定的语言去理解这种语言所写出的历史文本。高职德育课的历史观教育也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德育课主要讲述相关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观点总是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历史故事来证明其理论的正确。这些故事讲述的都是历史,它们总是以文本的形式展现出来,供读者阅读和理解,让读者和文本之间在观点上发生互动交流、完成融合的过程,并最终通过读者用自己熟悉的语言表达出来。德育课要完成以上过程,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文本的可读性和真实性
高职德育课在历史观教育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历史文本的可读性和真实性。历史文本作为一个客体展现在读者面前,它不应该是虚幻的、虚假的,而应该是真实的。现实中,我们所接触到的有关理论的历史文本不是这样的,一方面,我们过去的历史观教育的意识形态色彩浓厚,在功利化的应试教育面前,故事“文本”形式固定、不完整、乏味、无趣,而且还不能质疑,用课堂灌输、课本的章节背诵和考试代替了对历史观的思考和理解。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样的历史文本是“人们理解其中的意图意义时对它们的理解并没有完成,——某种掩盖了的或伪装有东西被表达出来”[7]。它们没有可读性,也让人无法专注于文本所说的东西。另一方面,在网络世界中,历史故事所展现的历史视域的完整真实和生动活泼又是课堂教学所无法给予的。更不要说,这还涉及历史观教育的意识形态主导权的争夺,无论是在实体的课堂还是在虚拟的网络里。我们的德育课要在这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吸引学生对历史乃至德育课产生兴趣。我们不要总是去抵制网络上的历史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应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去搜索和课堂教学相关的历史资料。要鼓励学生学会自己独立学习和理解判断历史文本,无论是观点还是历史思潮。当然,这一切都不能摆脱一个基本的原则:还原历史的真相。因为种种原因,意识形态化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教育使得历史知识特别是近代历史知识内容总不能以真实面目示人,对历史故事不够认真的“裁减”和以偏概全的宣传给今天青年人的历史观教育带来不好的影响。如何选择既要能挖掘历史真相,又能适合德育课程教育的合适“文本”,是我们德育课历史观教育首先要做的。当前高职德育的课本已经有了很多变化,论证历史理论观点的历史故事文本越来越完整,但是在涉及历史真相的客观表述与现实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这个方面还是缺乏足够关注,特别是高职院校。与其泛化地进行德育课历史观教育,还不如专门地有针对性地选择有效的理论文本来正确引导学生。
二、读者的态度
如何看待和理解历史故事,也就是说,站在什么立场和观点去看待历史故事这个“文本”。我们在讲述、理解历史故事的时候,让“文本只有在回到它们自身时才真正在那儿——靠自身实现文本真正的意义”[8]。也就是说,让历史带着我们寻找答案,因此,在对待过去的历史上“并不主要意味着回溯到过去的生活,而是在当前参与到文本所说的东西里去——参与到文本與我们所做的交往之中的问题”[9]。阅读历史文本是历史中的人。做到“只有当解释者倾听文本,让文本坚持它的观点从而真正使自己向文本开放”[10],读者与历史之间的对话才能开始。德育课所学习的主流理论大都来自境外。后续的理论发展也离不开外部世界的影响和干预的过程。这些境外的理论所形成的历史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历史真相,更重要的是读者的历史观和故事文本的历史观之间的交流。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同其他文化频繁接触中,人民才会十分清楚地意识到文化最深层设定的——对于我们自身的历史性和有限性的认识——我们关于有效应的历史的意识——带来了对新的可能性的开放性,这是真正理解的前提条件”[11]。只有敢于认识、面对自己历史观局限性而不故步自封的人,才能真正以开放的心态去面对不同历史观点和思潮。个人如此,国家和民族亦然。在当前开放的社会环境下讲好中国历史故事,就是要连带讲好和我们民族历史发展有关联的世界历史故事。我们的历史是属于世界历史的组成部分,就是要学会站在世界历史的角度理解中国故事,站在当下的开放的历史背景中去讲述历史故事。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单线化而非多线化的历史故事教育无助于我们对于自身乃至世界近代历史的正确了解,人为制造和扭曲对历史真相的态度和认识,无法确保我们历史视域的开放性。开放的社会总会让人们认识到:历史观不是只有一种,每种历史观都是有其局限性的。多种不同历史观之间互相碰撞是一种趋势。这是一个良性社会中应有的。因此,在当今开放的社会中,我们对德育课历史观教育的要求:一是理解中国历史就是要理解世界历史,我们民族的历史是世界历史的组成部分。二是不同的历史观不存在谁高谁低的分野,只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无论从哪个角度,我们的历史就是一部在不同文化相互碰撞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我们的历史观教育也不能避免。德育课本所讲的每一个历史故事都是世界历史故事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在当下开放的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首先是以宽容的而不是仇恨的心态去面对和接纳那些进入我们历史之中的外来的历史和历史观。其次是讲故事的时候就事论事,只针对主要问题去讲述中国故事。最后要学会倾听、专注历史所给予的观点,无论是“正能量”的还是“负能量”的,让历史真相给我们观点。这是我们讲好中国历史故事的基础,也是德育课教育质量有效的保证。endprint
三、语言的使用
讲好中国故事,就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去讲历史故事。因为对历史故事的理解,最好的表达方法是通过自己最熟悉的语言,用自己熟悉的母语——汉语去讲好中国故事,是当前乃至未来德育课历史观教育发展的必然。因为“在一切关于我们的知识和关于世界的知识中,我们总是早已被我们自己的语言所包容”[12]。语言作为交往工具而存在,对我们而言,“越是一种活生生的过程,我们就越不会意识到它,因此,从语言的忘却中引出的结论就是,语言的真实存在就在于语言所说的东西——被说出来的东西”[13]。我们是通过自己熟悉的语言去理解历史故事这个文本,用自己熟悉的语言来表达并被人准确地理解。现实中,近代历史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经历显示:我们喜欢用“言必称希腊”的非母语的方式理解历史故事,大量的外来词汇和新造的词语在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被引进和广泛使用。在今天的中国青年中,熟悉英语等外国语言、汉语说得结结巴巴的人比比皆是。大量的外来语言也许能解一时之急,但这不是了解自身历史的未来发展趋势的主要手段,更不能作为教育下一代的主要手段。政府这几年对外来词语做出限制使用的规定。自信地讲述中国故事,是通过使用自己的语言自信地理解和讲述自己的历史来呈现的,这不仅仅体现在国家社会层面,更多的是体现在个人语言的层面。老祖宗留下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睿智,就是在不断地回顾自己过去的历史的基础上看待自己的未来,就是要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上用自己的语言去了解、讲述过去发生的历史故事。展望并表述自己未来的“中国梦”更离不开自己的母语。自信地使用母语是所有屹立于世界的民族所必须经历的一条道路。习近平指出,“对世界形势发展变化,对世界上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对各国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要精心——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14]。随着中国社会的开放和发展,母语语言的外延和内涵是同步开放和发展的,汉语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讲好中国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学校应该成为宣讲中国故事的主要地点,引导学生用汉语表述我们对历史真相的看法和观点,形成我们自己独立探索历史故事和观点的思维模式,这应该体现在当前高校德育课的历史观教育中。其最终目的就是青年人自信地使用自己的语言,自豪地用故事讲述国家、社会过去的历史,以开放的心态坦然面对其他不同的历史观,并形成独立的历史观。
四、结语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教师,深知高职院校没有本科院校那样充足的条件和时间去开展全面的历史观教育,但是我们的学生占据了高校學生的很大比例。如何通过德育课的历史观教育去影响他们,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形成用母语熟练去理解、掌握并讲述历史文本的能力,为他们的历史观形成提供帮助,这需要国家层面的支持。随着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大学德育课程日益受重视。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思考指明了高职德育课未来的发展方向。“讲好中国故事”背后的历史观教育理应是高职德育课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为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提供了一种可以选择的教育模式。更重要的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而言,他们作为人,是历史(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的人,是对历史规律有正确认知的人,以及能用自己熟悉的语言讲述历史故事的人,这样的人不仅是我们大学德育教育所需要培养的人,也是国家、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从当前大学德育课教学的改革现状来看,历史观教育虽然有了一些变化,但还是远远不够,在这个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参 考 文 献 ]
[1][3][4][7][8][德国]加达默尔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7:153、155、162、14、18.
[2][5][6][9] [德国]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11、32、35、102.
[10] 习近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N].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08-21(1).
[11] 钟澳,周世兵.加强高职院校历史观教育的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 2015(19).
[12] 何俞汶,何景春.论高校四门思政课程中的历史观教育[J].湘潮,2015(4).
[13] 王丽.大学生历史观内在化的过程研究——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新思考[J].北京教育(德育),2012(1).
[14] 吴卓娅,王爽,王全红.从效果历史看文本与读者的交互主体关系[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责任编辑:庞丹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