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理虐童事件,不应忽略幼师心理问题

2018-03-05曹灿辉

广西教育·D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幼教幼师幼儿教师

曹灿辉

2017年11月22日,北京市朝阳区红黄蓝新天地幼儿园的幼儿家长报警称,怀疑其孩子在幼儿园受到教师侵害。接到报警后,北京警方对受害幼儿进行法医鉴定、固定相应证据,同时对涉事幼儿家长、园方负责人、班级教师等进行询问、调查,并提取了监控视频等证据。12月29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通报称,已对该园教师刘某某以涉嫌虐待被看护人罪批准逮捕。(2017年12月29日 中新社)

近年来,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时有发生。北京、南京、济南等多地相继爆出多起幼师“虐童”事件。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全国被媒体曝光的类似事件就有近20起,体罚殴打、食物虐待、工具伤害等成为“虐童”的主要手段。

对于幼师“虐童”频发的原因,大家关注较多的是外在因素,比如:学前教育资源紧张,学前教育机构准入门槛过低;监督管理过于宽松,缺乏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长期以来,对“虐童”幼师处罚过轻;等等。然而,一些幼师心理素质较差、生存状态不佳、对幼儿缺乏爱心和耐心等问题,往往被外界忽略。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会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在受到伤害或遇到挫折时,会在潜意识里采取一些方式来保护自己或纾解压力,以达到一种心理平衡。心理失常的幼师在面对幼儿时,容易把自己当成权力的掌控者,从而通过“虐童”来获得内心的“补偿”。

根據北京师范大学一项针对北京市50所不同体制幼儿园的447名教师进行的调查显示,虽然因工作重压下产生身心疲劳与耗竭状态较严重的幼儿教师只占约3%,但出现明显倦怠倾向的教师人数却达50%以上。按被调查教师所选题目的百分比排序,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依次表现为疲惫不堪(88.5%)、担心出事(86.7%)、焦躁不安(65.9%)和经常只想一个人呆着什么话也不说(65.6%)。由上述调查结果可以推断,心理健康问题是“虐童”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处理幼师“虐童”事件,自然要对涉事教师依法进行严厉处理,但也不能只止于“法办”,还应从提高幼教准入门槛、改善幼师生存环境、加强办园行为监管等方面着手,杜绝“问题教师”混迹于幼教队伍。在此基础上,更应重点关注在职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消除个别教师的“补偿心态”。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要为幼师“减负”,减少各种非教学任务,以免幼师疲于应付,产生厌倦和焦躁情绪。二是提高其待遇,改善其生存环境,提升幼师的社会地位,对民办幼儿园给予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提升幼师职业认同感。三是要对新入职幼师进行心理健康水平考核,严把心理健康关;对在职幼师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检查,开展心理健康培训,设立心理咨询热线,帮助其寻找纾解压力及合理发泄情绪的方法;教育部门在开展幼儿园专项督导检查时,要把幼师心理疏导作为监测指标。

总之,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应该成为园所、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重点关注的内容,在创造良好外部条件的同时,进一步关注教师的心理需求,做到标本兼治,杜绝幼儿园“虐童”事件的发生。

(责编 欧金昌)endprint

猜你喜欢

幼教幼师幼儿教师
“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男幼师荒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表演:幼师语文口语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