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巧用历史故事

2018-03-05冯熠

广西教育·B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历史故事高中历史应用

冯熠

【摘 要】本文论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巧用历史故事,提出通过课堂导入用历史故事诱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在课堂教学中用历史故事进行答疑解惑、在课外拓展中用历史故事开展延伸学习,从而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实教学内容。

【关键词】高中历史 历史故事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2B-0136-02

针对政治、历史等具有较强客观性的课程科目,大部分学校都是采取传统的“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教学方式,也就是从教材出发,教师确定考试重点,学生强化记忆。很多学校高中历史教学中均采取上述传统教学方式,教师授课照本宣科,学生学习毫无激情,历史课堂呈现出一派沉闷气氛,教学效果不佳。在此种状态下,学生多数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机械记忆重点内容,未能对高中历史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实践表明,传统教学方式不管是在学生学习成绩上,还是在文化继承上起到的作用极其有限,而学生不加理解、一味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也无法实现其学习成绩的提高。历史故事的引入,不但能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够充实教学内容,缩短历史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让学生能够全方位、立体化地了解掌握历史知识,最终实现历史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很多教师根据学生身心特征和认知规律,把历史故事引入高中历史教学中。

一、课堂导入:用历史故事诱发学习意识

“同学们,现在我和你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知识,你们知道它是从哪年开始,哪年结束的吗?”“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君主立宪制,它在英国出现于什么时期?意义何在?作用何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类似的课堂导入并非个别现象,有的教师会直接介绍该堂课的学习主题,有的教师会以设疑形式导入学习主题,虽然这些方式能够让学生直接了解该堂课要学习的重点,但因其形式单调乏味,致使学生学习状态不佳,学习积极性不强。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以可读性特征明显的历史故事为突破口,尽量采取图像、电视电影等形式来展示历史故事里的人、事、物,能够更为有效地诱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消除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抵触情绪,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深入探究,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例如,讲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内容时,教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英国皇室的了解情况,随后引出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的故事,故事呈现可以采取教师口头讲述、播放影片片段等形式。历史故事的引入,让学生对处死查理一世的因由和有关史料产生一定的好奇心理,明白君主立宪制有利于限制国王权力,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随后,教师再正式开始教学内容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历程,研究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轨迹。把历史故事引入“课堂导入”环节,能够让学生对学习保持较浓厚的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用历史故事进行答疑解惑

高中历史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其概念较为抽象,在无形中为学生的学习增加了较大难度,尤其是学生对有关历史背景知识掌握的都极其有限,容易出现较难解决的各种问题。怎样突破教学难点,这正是当下大部分教师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历史故事具有较为形象生动的语言,其意义内涵也比较深远,如果将其引入高中历史教学,就能够形象生动地让学生迅速掌握有关的历史知识背景,快速有效解决历史教学难点。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把复杂转换为简单,不要采取传统的“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教学方式实现灌输知识的目标,而是选择把知识融入叙事之中,把历史故事融入教学难点之中,有效地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以讲授“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这一单元为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该单元应该掌握的重要概念,可以提出问题: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和全部殖民地化的社会有何差异?哪些方面分别与殖民社会、封建社会相同?针对上述疑问,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做到全部正确理解。依据教材内容,学生有可能会产生不正确的片面认识,一部分学生认为可以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的,一半是封建的;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可理解为政治上成为殖民社会,而经济上成为封建社会。鉴于此,教师可以以历史故事作为切入点,讲述那个年代租界区发生的种种故事,让学生知道在那个年代,外国人随意在中国的土地上划租界区,在租界区内实行他国法律,并且严禁中国人进出,等等,让学生从众多的历史故事里深刻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真正内涵。把历史故事引入“课堂教学”环节,能够让学生对学习保持较浓厚的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增强。

三、课外拓展:用历史故事开展延伸学习

历史具备立体性,在重大历史事件里均包含着很多情节精彩的故事,它们可以作为高中历史学习补充材料,用以充实历史内涵和增强学生记忆。新课改要求高中历史的课后学习不能局限于历史知识点的记忆,还要把历史内容从深度、广度方面加以拓展延伸。再加上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不能在课堂上过多地讲述历史故事,应把更多时间用在教学知识点的讲解上。但历史故事的引入还是一种很有效的、应该大力推广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师要引导或组织学生在课外搜集、整理历史故事,如学生可以前往图书馆借阅有关资料,也可以上网收集有关资料,如有必要还可以前往博物馆或历史古迹等地方探访更为丰富的历史故事,优化学生的历史知识结构。以讲授“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课为例,学生无法目睹近代社会的物质生活与习俗,也就无法完全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教师除利用教材的文字描述和插图展现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后收集整理有关的历史故事。例如,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查阅有关纸质资料和电子资料;可以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家中长辈收集他们口述的历史故事,家中长辈作为时代变迁见证人,心里必然埋藏着非常多的那个年代的真实故事;还可以前往博物馆参观历史文物和珍贵的史料,挖掘里面隐藏着的丰富的历史故事。把历史故事引入“课后拓展”环节,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历史真相,深刻理解历史内涵,整体把握历史知识,让学生能够主动进行自我探究,学会把教材知识和历史故事结合起来,正确掌握特定时代中的历史文化。

总之,把历史故事引入高中历史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历史知识,对提升教学效果作用很大,如在“课堂导入”环节引入历史故事,能够巧妙设置悬念,诱发学生学习意识;在“课堂教学”环节引入历史故事,能够深入浅出,化难为易,有效进行答疑解惑;在“课外拓展”环节引入歷史故事,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知识,实现延伸学习,优化学生的历史知识结构。因此,教师在开展这方面工作时首先要做好历史故事的筛选工作,并非全部的历史故事都能够用于教学,必须有所取舍,要在其真实性和针对性上下功夫,要求所选择的历史故事必须有一定的史料依据,不可随意杜撰,同时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关联,并遵循“尊重史实”的原则。

【参考文献】

[1]张 丹.历史故事,提升课堂效率的“加速器”——刍议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下),2017(1)

[2]朱永红.刍议高中历史课堂借助历史故事教学的新思考[J].求知导刊,2014(7)

[3]兰青青.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才智,2016(13)

(责编 江月阳)endprint

猜你喜欢

历史故事高中历史应用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浅谈历史故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