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校园贴吧的管理模式探讨

2018-03-05苏菲黄俊强

广西教育·B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中职学校现状对策

苏菲+黄俊强

【摘 要】本文采用调查法,以广西工业技师学院贴吧为例,分析广西工业技师学院贴吧的调查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加强学生的网络知识和法制教育、完善管理队伍建设、提升对校园贴吧的掌控能力、“堵”与“疏”相结合等对策。

【关键词】中职学校 贴吧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2B-0009-02

当前,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学生都拥有一台可上网的智能手机。学生只需要申请一个账号便可在贴吧里自由言论,学生本人的姓名、性别和年龄等个人信息都可隐藏起来,不受学校条条框框的限制。笔者发现,在广西各大中职学校中,大部分学校都有自己的贴吧,学生在贴吧的活跃度较大,笔者统计了广西工业技师学院、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广西物资学校等中职学校在 2017 年 8 月至 9 月的贴吧发帖数量,这几所学校平均每天的发帖数量都超过 10 帖,月均发帖量也超过 400 帖。本文以广西工业技师学院贴吧为例进行分析。

一、广西工业技师学院贴吧调查情况

截至 2017 年 8 月底,学校百度贴吧即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广西工业技师学院)吧的活跃人数为 6872 人、总发帖数为 636347 帖。

学校贴吧分为看帖、图片、精品、视频、群组 5 个栏目,学生可以自由在贴吧里针对某个帖子进行跟帖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可以发表新帖子让其他人回帖。

自学校贴吧成立以来,学校宣传中心组织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对学校开展的活动及时发帖加以报道、在招生阶段積极在贴吧中从正面宣传学校、发布紧急情况的通知、寒暑假安排学校实时监控学院贴吧等,贴吧已经成为学校宣传和对学校师生网络舆论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贴吧也逐渐成为师生反映存在问题的窗口。比如某学生在贴吧发帖反映某某窗口的打饭阿姨态度恶劣,遇到类似的帖子一经发现立即传达给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再由相关部门的人员对此类事情进行处理。

学校贴吧秩序在管理中得到有序的开展,但是也存在凌乱无序、不良信息和图片充斥其中等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恶意评价同学,发泄个人情感。学校的贴吧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帖子,“学校的校花是谁”、某班的某某人长得怎么样,甚至贴吧无码图片。比如:有一个帖子称:“××班的××是校花,大家觉得怎么样”并附上该学生的图片,结果引来一阵舆论哗然。这些帖子的评论往往充满网络暴力,据统计,此类帖子共有 369 条。

(二)肆意攻击教师,评论教学工作。学生在贴吧里除了攻击同学,就是攻击教师。在这些帖子中,有些是调侃性的,诸如长相美丑等;也有恶意诋毁的,甚至人身攻击。如“学校哪个老师最恶心”、“××老师你滚出去”、给老师取外号、公开点老师的名字进行谩骂等。据统计,此类帖子共有 198 条。

(三)诋毁抨击学校,表达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不满。“食堂饭菜是猪食”、“某某学校很垃圾”是贴吧常见的语言。这些帖子矛头直指学校的办学条件、课外活动、作息制度、安全保卫、后勤服务等。部分学生为图一时的口舌之快,宣泄心中不满情绪,仅以某个现象的出现就开始肆意谩骂和诋毁学校的声誉,这样的帖子不利于校园的建设和发展。据统计,广西工业技师学院贴吧中此类帖子共有 48 条。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出现以上几个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有几点:

(一)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不高,法律意识淡薄。从年龄上分析,中职生大多处在 15-18 岁期间,这个时期还处于成长的叛逆期,思想品格还较为欠缺;加之很多中职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成绩并不理想,抱着中职学校是他们最后的学习希望的想法进来学习的;父母长期在外,留守儿童的家庭居多;父母对学生的照顾和关爱较少,部分中职学生性格缺失较为严重,因此总喜欢在贴吧上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绝大多数情况下的中职生的言行举止是因为他们并不知晓自己是违规、违法的。

(二)学校网络建设不完善。当前很多中职学校的校园网建设较简单,很多学校只注重硬件设备的投入,忽视软件技术的投入,与外校的链接和交流较少,很多学校的校园网功能只停留在发布新闻、刊登公告、查阅相关文件信息等内容上,缺乏交流的平台,难以满足学生对丰富文化生活的需求,刺激了“无门槛”的贴吧的快速发展,贴吧注册进入时无须提供注册者的信息,只需给自己一个昵称就完成注册,登录贴吧浏览帖子也不需要任何身份验证,可以匿名留言,最大限度地体现民主自由发言权。这样也导致中职生能毫无顾忌地发表言论,许多不良言论呼之欲出,“污染”了贴吧的正常舆论环境。

三、“校园贴吧”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学生的网络知识和法制教育,增强网络文明意识。目前,我国制定与出台了信息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初步建立了我国网络管理法制体系。但是,大多数学生对网络违法犯罪的认知还严重不足,网络违法犯罪现象屡见不鲜。很多学生并不把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看成是一种犯罪,觉得这是一种“智力游戏”而逞一时口舌之快。一些学生在网络中忽视道德的存在,认为网络是自由发言的载体,觉得网络没有道德的行为只是一种宣泄。所以,需要学校加强网络知识和法制教育的宣传和普及,以提高学生对网络法制的认识。因此,可以将网络知识和法制教育知识纳入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并在学校的校园网、微博、微信等平台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

(二)完善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可管理可控制的“校园贴吧”。组织学生成立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对贴吧进行值班管理,加强对学校贴吧的信息监控和管理,及时监控和删除网络不良信息,确保用好管好守好网上舆论阵地。学校相关部门人员应当将网络舆情监控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把握正确导向,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生态环境,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一经发现包含不文明言论的帖,文明传播志愿者就应立即对帖子进行封禁、并对发帖人进行禁言及警告。

(三)提升对“校园贴吧”的掌控能力,提高网络舆情应对水平。加强涉及学校的舆情监控分析,完善网络舆情的发现、判断、上报和处理机制,对涉及学校的重大舆论情况信息坚持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研判、第一时间报送、第一时间处置。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敏感事件和负面事件时,涉及部门和分管校领导应主动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进行澄清。此外,要建立与重点门户网站的沟通协调和会商处置机制。

(四)防患于未然,“堵”与“疏”相结合。学校要掌握师生的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解疑解惑,化解冲突和矛盾,处理好各种问题。加强舆情监控和矛盾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不稳定因素早做工作、早做预案、早做控制。提高网络监控和预警能力,争取舆情负面信息早发现早处理,防危机于未然,做到从“堵”向“疏”转变。

只要学校相关部门、相关责任人增强责任意识,在网络贴吧的舆情问题上进行严格的监控和对舆情进行引导和疏通,校园贴吧“环境净化”指日而待。在学生能够自由、民主发表言论的平台里,将会有更加文明、进步的思想展现在这个平台上。

【参考文献】

[1]李利斌,陈晓萍.刍议校园贴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1(1)

[2]金秀舫.高校“校园贴吧”存在问题及对策[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3]许 文,李丽维.从“贴吧”现象看高校沟通渠道的变革[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4]李凌凌.网络传播理论与实务[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责编 罗汝君)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职学校现状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