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中职学校急救护理课程中的开发和应用
2018-03-05张睿
张睿
【摘 要】本文根据中职学校急救护理课程微课应用需求调研结果,进行微课的开发和应用,从编写教案、收集素材、设计脚本、制作视频、评价微课等五个步骤进行微课开发设计,并从课前、课堂、课后三个阶段进行微课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急救护理职业素养,增强学生急救护理职业能力。
【关键词】微课 中职学校 急救护理 开发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2B-0096-02
急救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职学校护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学生通过对急救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为今后从事急救护理工作奠定基础。虽然本门课程开设在第五学期,学生各方面的护理基础知识已经基本掌握,但是因为急救护理涉及内容丰富、实施护理地点众多,在医院见习环节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学生学习效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目前,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全球浪潮,科技与教育的结合,使传统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变革,在此背景下微课程以其内容短小精练、主题突出、基于细节深度剖析以及使用方便的特点适应了教育信息化的需要,在国内外迅速发展起来。微课的应用符合现代学生的学习特点,能够让教师更加合理利用和分配上课时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启迪学生心智,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达到增强教学实效的目的。
对于急救护理课程而言,如果任课教师能够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在对急救护理课程微课应用需求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将微课引入教学,丰富教学方法,不仅能轻松突破教学重难点,还能拓宽学生眼界,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精准掌握。
一、急救护理课程微课应用需求
为明确急救护理课程微课需求,任课教师对医院急救护理工作者、中职学校实习护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针对医院急救护理工作者的调查问卷主要从被调查者一般情况、急救护理岗位能力需求、实习护生急救护理素质、急救护理微课开发意见或建议四个方面进行设计。针对实习护生的调查问卷主要从被调查者一般情况、在校期间学习急救护理课程情况、实习期间参与急救护理工作情况、急救护理微课开发意见或建议四个方面进行设计。两类调查问卷均分别发放 50 份,回收 50 份。
结果显示,急救护理工作者普遍认为,较多护生存在急救观念欠缺、急救技术掌握不熟练等情况,很难投入到临床工作岗位中。多数实习护生也反映在校期间急救护理学习不透彻、急救环境陌生、急救时手忙脚乱、急救技术不能熟练掌握,较难融入急救团队中。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如果在校期间任课老师能够根据护生特点,制作具有针对性的微课辅助教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急救护理工作的认知,提高学生对急救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水平。
被调查者建议,急救护理课程任课教师在制作微课时,除了把教学重难点融入微课外,还可以将临床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简单编入微课中,以缩短课堂和臨床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充分做好学校学习和医院工作之间的衔接。
因此,本文根据急救护理课程微课需求,结合中职学校急救护理教学现状和学生特点,对急救护理课程进行微课开发。
二、急救护理课程微课开发
(一)微课开发团队。急救护理课程微课开发团队主要包括课程任课教师、医院急救护理工作者和计算机专业教师。微课制作过程中,课程任课教师主要负责微课的选题和制作,医院急救护理工作者主要负责急救护理相关素材的提供,计算机专业教师主要负责微课的制作支持。
(二)微课开发选题。根据前期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结果,结合急救护理教学大纲,明确微课开发目的,确定微课选题。微课选题不拘泥于章节,主要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课堂重点内容的梳理、难点内容的突破,课堂内容相关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的补充,课堂内容相关事迹的整合等。通过以上选题方向,确定开发微课,以提高学生急救护理职业素养,强化学生急救护理能力,增强学生对急救护理的认知。
(三)微课开发设计。具体如下:
1.编写教案。教案的编写要具有针对性,不能流于形式。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总结反思和作业等方面出发。其中,教学目标是依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急救护理岗位需求确定的,包括知识、技能和素质三维目标。教学过程不能单板、固化,要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的布置可选取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习题或临床案例分析的形式,例如为病人进行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时按压的频率、深度等。
2.收集素材。任课教师通过查阅文献、搜集网络资源等方式收集微课素材。急救护理实践内容、临床新技术等可由医院急救护理工作者展示或提供图片和视频资料。对于涉及病人隐私或难以拍摄真实视频的部分,可利用护理实训中心模型进行展示和拍摄。在收集素材的过程中,务必做到求真、求精。另外,对于省护理技能大赛相关项目,如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是急救护理课程中的重点部分,微课制作中所需视频和图片可邀请参赛选手进行拍摄,既做到了以赛促学,又发挥了榜样的作用。
3.设计脚本。脚本的设计主要从微课导入、教学内容、内容总结、背景音乐等方面出发。微课导入的设计要有吸引力,能迅速切入主题。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主线清晰,具体内容可以通过视频和PPT等形式展示。在设计的过程中,视频的选取要具备针对性,画面、旁白清晰。PPT的制作要具备整体性,文字、图片形式统一。内容总结可通过内容主线展示、问题的解决、作业的布置等方式设计。最后,背景音乐要选择不影响微视频制作声音录入的音乐。
例如,在“常用急救护理技术”这一章中,对于“呼吸机的临床应用”这一节可制作微课“应用呼吸机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可由人工气道护理不当的临床案例导入,教学内容包括人工气道的固定、人工气道的湿化、气管内吸引、气囊压力的监测四个模块。具体内容主要由小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示。最后,内容总结以临床案例问题的解决结束,背景音乐选择舒缓的钢琴曲。endprint
4.制作视频。制作视频的相关软件很多,本门课程的微课主要选用 Camtasia Studio 和会声会影两款软件。视频的制作要注重质量,为保证进度,节约教师时间和精力,制作视频时应选择安静的环境和运行稳定的计算机设备。视频录制前,教师可多次练习文稿的朗读,以便在录制时做到语言流畅、语速适中、音量合适。在录制时,要做到视频画面和音频进度统一。录制结束后,对视频和音频进行剪切、修理,插入片头、片尾。片头可为微视频的主题、作者,片尾可为致谢词、教师的期待等。然后插入背景音乐,注意背景音乐音量不能掩盖文稿音频的音量。最后,把录制好的视频和音频生成一个视频文件,视频以不超过 10 分钟为宜。生成视频文件时,应注意文件的大小,便于学生在手机上观看。
5.评价微课。微课开发团队通过查阅文献、讨论比较,在众多微课评价体系中选择了尹合栋的微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对本门课程的微课进行评价。该评价指标体系对微课程的“微课选题”“教学设计”“互动设计”“辅助资源”“微课技术”“课件艺术”“课件实用”及“教学效果”等八个维度进行考查。微课开发团队根据评价结果,对微课内容进行进一步完善。
三、急救护理课程微课应用
部分急救护理微课已在学生中进行试用。任课教师主要从课前、课堂、课后三个阶段进行微课的展示。
课程相关内容事迹的微课主要放置在课前,以便学生对课程内容具备一定程度的认识,从情感上接受课程内容,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充满求知欲。介绍课程内容重难点的微课主要放置在课堂,以便學生在课堂上就可以完成对课程重点的梳理和难点的突破。课堂内容相关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的微课主要放置在课后,以便学生在掌握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对临床一线知识和技能具备新的认知,在实习时能够尽快地融入工作岗位中。
每次课程结束后,任课教师都会通过座谈的形式与学生交流。学生表示,他们对微课的形式兴趣浓厚,微课内容精练、短小,突破教室的约束和课堂时间的限制,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在需要时反复学习,从而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观察和考核发现,学生学习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另外,根据学生对部分微课的反馈意见,微课开发团队对微课在进行不断的完善,以尽早形成一套完整的急救护理微课程体系,用以辅助教学,更好完成教学目标。
在急救护理教学中根据急救护理临床岗位要求和中职学校学生学习需求开发和应用微课,顺应了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响应了信息化教学发展的号召,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急救护理职业素养,增强了学生急救护理职业能力,为今后中职学校学生从事急救护理工作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菅春叶.国内外微课程的比较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2]程小萍,文 雪.高职护理学生对微课程需求的调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21)
[3]尹合栋.微课程的设计、开发与评价[J].现代教育技术,2015(1)
(责编 刘 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