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护理对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效果
2018-03-05刘静杜兵黄雅明
刘静,杜兵,黄雅明
(湖北省荣军医院骨外科,湖北 武汉 430000)
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为创伤类骨折中一种最常见骨折类型,由于其位置较特殊,于骨折愈合期间易导致功能损失,降低预后生活质量,需积极实施有效医治及护理措施[1-2]。本文对本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选择骨外固定支架医治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110例患者分别实施不同护理方案(常规性护理、系统化护理)疗效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分析本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选择骨外固定支架医治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110例患者资料,得到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对象均自愿签署同意书,资料完整,将患先天骨畸形和存在精神障碍者排除。按照临床护理方案的不同分成两组,各55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35:20,年龄20~70岁,平均(43.25±2.12)岁,受伤原因:8例挤压伤,30例交通意外伤,17例高空坠落伤;观察组中男女比例36:19,年龄20~69岁,平均(43.23±2.10)岁,受伤原因:8例挤压伤,29例交通意外伤,18例高空坠落伤;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案 患者均选择骨外固定支架医治,且对照组应用常规性护理,护理人员做好入院指导和手术前相关准备工作,严格检测其病情变化,若遇紧急状况需及时处理及上报。以对照组为基础,观察组应用系统化护理,①护理人员于手术前建静脉通路(2条),积极主动和患者交流,强化其心理护理,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列举既往手术成功案例,且耐心讲解手术有关知识,包括治疗方法、注意及配合事项等。②告知患者于手术后保持平卧体位,抬高患肢约25 cm,减少肿胀情况发生,在手术后24 h内对患者尿量和生命体征等变化情况予以密切观察,且观察其疼痛部位、性质、时间等,必要时使用镇痛药,且告之多食高纤维和蛋白食物。③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做关节功能训练和对受压位置予以按摩,据病情和个体差异决定卧床时间,通常在10 d内,且鼓励其进行床下活动,加强夹板固定范围内的收缩练习,对未固定关节维持活动。
1.3 临床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3-4]对两组骨折优良概率、并发症(骨折再移动、螺针松动、针眼位置感染)和自我管理评分予以观察、对比。骨折优良概率评判标准:随访10个月,病情加重和疼痛难忍为差,关节出现严重畸形和疼痛难忍为一般;关节无畸形,疼痛轻微,且活动受限度小为良;关节无畸形,疼痛消失,且活动正常为优,优良概率=(良数+优数)/总数×100%。自我管理评判标准:包括心理活动、管理行为、状态管理、限制行为等四项,含25个分项目,采取四级评分方法,得分和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骨折优良概率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骨折优良概率更高(P<0.01),见表1。
表1 两组骨折优良概率对比(n)
2.2 两组并发症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并发症率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对比(n)
2.3 两组自我管理评分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理活动、管理行为等自我管理评分均更高(P<0.01),见表3。
表3 两组自我管理评分对比(±s,分)
表3 两组自我管理评分对比(±s,分)
注:和对照组对比,a P<0.01
项目心理活动管理行为状态管理限制行为P值<0.01<0.01<0.01<0.01对照组(n=55)12.20±1.15 10.15±2.10 14.20±2.12 22.24±3.15观察组(n=55)13.69±1.48a 11.58±3.40a 16.32±3.70a 24.74±4.50a t值5.895 7 2.653 8 3.687 0 3.375 3
3 讨论
作为创伤骨科中一种常见骨折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是指其骨骼由于暴力外伤造成连接性和完整性中断,具较高发生率,包括腓骨骨折、股骨骨折和肱骨骨折等[5-7]。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和自我管理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骨折优良概率92.73%较对照组58.18%高,且心理活动、管理行为、状态管理和限制行为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和王晓燕等[8]文献报道结果的一致性较高。提示:对骨外固定支架医治四肢长管状骨骨折者应用系统化护理具有显著效果,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而且有利于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活动受限度,使活动恢复正常。为深入探究2种护理方案的安全性,本研究对比、分析两组并发症情况,显示:观察组总并发症率9.09%较对照组低,说明对骨外固定支架医治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应用系统化护理具较高安全性,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分析护理人员在手术后告之取平卧体位和将其患肢抬高,能够降低肿胀发生风险,从而减轻患者肿痛;对患者疼痛部位和时间等进行密切观察,具有较强针对性,可采取相应措施,且合理利用镇痛药等,均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护理人员按摩患者受压部位,对疼痛起到一定缓解作用,强化患者关节功能训练和开展早期床下活动及于不同时期进行收缩、负重训练等,利于减少患者活动受限度和关节畸形的发生,从而逐渐恢复其关节活动,提高患者骨折优良概率[9]。护理人员重视患者心理护理,主动和其沟通和给予心理抚慰,能够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从而提高其心理活动、限制行为等自我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和常规性护理比较,临床对骨外固定支架医治四肢长管状骨骨折者选择系统化护理的效果更佳,为一种安全有效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缓解疼痛症状,使关节活动恢复正常,而且能够降低骨折再移动、螺针松动等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1] 陶妍.四肢长管状骨骨折行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5):79-81.
[2] 林崇杰,刘鸿麒,陈燕青.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0):4305-4306.
[3] 刘莉,李欣,胡凤蕴.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负面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5):3052-3054.
[4] 张金梅.护理干预对提高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评价[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5,32(6):499-500.
[5] 周玲.护理干预对应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3):77-78.
[6] 杨春密,林少莲.骨外固定支架治疗手术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吉林医学,2015,36(12):2683-2684.
[7] 王楠.手术全期护理降低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7):120.
[8] 王晓燕,宋丽霞,向凝,等.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系统化护理[J].青岛医药卫生,2016,48(4):301-304.
[9] 邓高丽,郭洪娟,陈珊,等.随访干预对四肢骨折外固定支架术后针道感染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6):4025-4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