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宫医院2016年度中药饮片不合理处方分析
2018-03-05张晨
张晨
(旧宫医院,北京 10007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本院2016年度全部处方共计15 102张,处方全部真实、完整。
1.2 方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15)、《处方管理办法》(2007)、《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北京市中药饮片调剂规程》(2011)等法规和制度,分析处方用药的合理性,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归纳分析。
2 结果
在15 102张中药饮片处方中,不合理处方有409张,占处方总数2.71%,见表1。
表1 处方不合理类型及比例
2.1 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 医师开具的处方需签名签章后才有效[1],有3张处方医师忘记签名和签章。
2.2 脚注不规范 中药脚注在临床用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中药处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脚注不规范,既影响了疗效,也浪费了药材。《中国药典》对需要特殊处理的药材都有了明确的规定,如车前子应包煎,阿胶应烊化等,医师不合理处方大部分为脚注不规范,共有246张。其中大部分为漏写脚注,一部分为脚注错误,如某张处方诊断为风寒湿痹证,医师处方大黄后下,此处方中大黄取其活血作用而不是通便作用,不应后下。
2.3 有毒饮片水煎服超剂量 有毒或有小毒中药饮片水煎服剂量,应严格按照《中国药典》规定剂量开具。一般而言,毒性中药常用量较小,安全范围窄,使用稍有不慎即可能导致中毒。如确需超量使用医师必须在药品上方签名[3]。医师有毒饮片超剂量处方有64张,常见超剂量饮片有水蛭、吴茱萸、艾叶等。有些处方存在隐性超量问题,如制川乌、制草乌,药典规定用量都是1.5~3 g,但他们有毒成分都是乌头碱,所以他们在一张处方合用时剂量一共不应超过3 g。
2.4 配伍禁忌 中药方剂的配伍禁忌应遵循“十八反”和“十九畏”原则,配伍不当可使药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用药时应尽量避免。如临床确需医师应在有配伍禁忌的草药上签字。有1张处方有配伍禁忌,是天花粉和附子同用。
2.5 炮制品选用不合理 中药炮制可提高疗效,降低毒性,扩大适应证,增强对病变部位的作用等。医师应全面掌握各种炮制品的药性和作用特点,根据组方特点和用药意图选用炮制品。有1张处方医师遴选炮制品错误:患者是风寒湿痹证,应当用生麻黄,医师选用蜜炙麻黄。生麻黄发汗解表和利水消肿能力强,可用于风湿痹病,蜜炙麻黄宣肺平喘力强,用于肺气壅闭、咳喘较重的患者。
2.6 用法不适宜 中药饮片用法有水煎服、代茶饮、外用等,应根据饮片性质和患者病情选用合适给药途径。有4张处方用法不合理,如患者肺胃热盛证、咽炎,医师处方外用三叶青、菊花等清热药,此处方一般应水煎服或代茶饮。
2.7 重复用药 本院有散装中药饮片和小包装中药饮片,在同一张处方同时开具同一种饮片属于重复用药,重复用药处方有6张,如在同一张处方开白芍10 g(散装饮片),同时又开白芍1袋(小包装饮片)。
2.8 中医诊断不规范 《中药饮片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规定:“中药处方应当包含以下内容: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病名不明确的可不写病名)”。辩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医师开具处方时应明确患者的证型。有的处方只有西医诊断,没有中医诊断和中医证型(如糖尿病、高血压、气管炎、骨关节炎等),有的处方有中医诊断但没有中医证型(如咳嗽,便秘等),这些都属于不规范诊断,这样会使中药师在审核处方时无法判断其用药的合理性。这样的处方有26张。
2.9 诊断与用药不符 《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处方应当注明临床诊断,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应相符。有33张处方诊断与用药不符,如医师诊断患者痹证,处方桔梗、款冬花、紫菀、苦杏仁、浙贝、姜半夏、射干、板蓝根等中药,此方剂一般治疗肺热痰壅。又如医师诊断患者便秘,处方为萆薢、车前草、萹蓄、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此处方诊断应写湿热内蕴证。
2.10 药品结构不合理 方剂应根据君臣佐使的原则,在辩证立法的基础上组成。治疗主证主病的药味在种类上要多,剂量上要大。医师药品结构不合理的处方有25张,如诊断患者血虚证,医师处方乳香、没药、丹参、桃仁、红花、水蛭、土鳖虫、川芎、鸡血藤等具活血作用的药物11味,补血药仅当归一味,此处方以活血为主,主治血瘀证。
3 讨论
本院中药饮片处方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提高。不合理处方中脚注不规范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有毒饮片超剂量使用,再次为中医诊断不规范、药品结构不合理、诊断与用药不符等方面。
通过调查分析,本人认为出现不合格饮片处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点:①医师对中药饮片处方书写不够重视,认为脚注可有可无,即使写错也是小错误,无关紧要。②医师缺乏中药不良反应的专业知识,认为中药是天然药物,药食同源,多服无害。③医师的工作态度不端正,处方开具后未认真审核。④某些医师基础知识不牢固、专业知识不熟练。⑤有些处方是医师便民抄方,从而忽视脚注、有毒饮片用量等问题。
针对以上因素,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五点进行改进:①医生应加强《处方管理办法》的学习,重视处方规范化书写,做到诊断明确,用药准确,剂量恰当,书写规范等,提高中药饮片处方的规范化水平。②医师应加强责任心,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临床组方水平和用药准确性。③医师开具处方后应认真复核,减少不合理处方的出现。④药师与医师应加强沟通,通过定期的处方点评反馈,加强协作,相互学习,不断提高,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临床用药安全。⑤不断完善医院的HIS系统,对饮片脚注、有毒药物剂量、配伍禁忌等进行标注,医师开具这些饮片时会获得提示,从而减少不合理处方的出现。
总之,本院存在一定数量的中药饮片不合格处方,医师应不断规范中药饮片处方,促进临床中药饮片使用的安全、有效、合理、经济。
[1] 年华,马明华,徐熠,等.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及分析[J].中国药师,2016(2):319-322.
[2] 吴旭珍,江松平.基层中医院中药饮片不合理处方点评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5(9):53,56.
[3] 苏爽,夏坤,郑金凤,等.中药饮片处方的规范性与用药合理性分析[J].中国药师,2013(12):1885-1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