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情报视角的智库能力研究*

2018-03-05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情报研究情报学情报

孙 琴

(武汉商学院 图书馆,湖北 武汉 430056)

一、引言

智库能力是决定智库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业界学者对智库能力的内涵并未达成共识,但都认为智库是一个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动态体系,在宏观或微观层面的内涵都极其丰富。因此笔者无法具体罗列智库能力的内涵,而将智库能力概括为转化能力和强化能力两个层面。所谓转化即面向具体问题,将现有杂乱无章、内容丰富的资源通过深度挖掘分析、关联分析等手段转化为具有决策功能的智慧型产品;所谓强化能力则是这种产品能够影响服务对象的决策。本文讨论重点在于情报学能有效提升智库能力从而对智库建设产生核心影响,通过分析情报学在智库能力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对应的建设策略。

二、情报学在智库能力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情报学是智库能力建设的统领者

中国智库索引来源智库拥有九大类型的400多家智库,分别在各自专业领域里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由于专业限制,情报学无法参与到各个智库的具体细节问题的解决之中,但在整体智库能力建设中,情报学具有任何专业都无法比拟的统领作用,如在智库能力建设前端,情报学可以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源基础保障;在中端,情报学可以为智库提供信息组织、信息挖掘与分析的方法与技术;在后端,情报学可以为智库产品的出版与传播、智库影响力的提升和智库产品评估提供有效策略。

2.情报学教育为智库提供专业且稳定的人才来源

人才是智库能力得以提升并持续发展的最为基础和重要的因素。在中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中,人才一词的词频高达12次,并专设一节“加强智库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被认为是智库建设的重点。笔者认为,智库人才应具有博中有专的知识结构、敏锐而又智慧的智能结构,这些特质并非与生俱来和专业基础决定的,而是在不断学习过程中积累而来,而善于掌握最新的研究方法、擅长资源的利用与分析是保障学习质量的关键,情报学人才在此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当今我国的情报学教育包括信息管理、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并更加注重以情报学理论与方法为主线,向更广泛视角的应用型教育转向。这样培养出来的情报人才,不仅在信息资源采集、组织与分析等方面具有坚实的理论与方法基础,为智库资源能力的前端提供重要支持,而且可以对中端的资源分析能力、后端的产品生产能力均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3.情报学研究为智库能力建设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

理论与方法是智库有序、健康发展的基础。邱均平教授认为,智库需要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来为其建设思路提供指导[1]。众所周知,大多智库隶属于不同学科,各自有不同的研究领域和特长,智库运行需求和导向各异,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来为智库提供理论与方法的支撑,使各种不同功能、类型的智库能够在这种宏观普适性的理论与方法框架指导与支撑下,发挥各自特长,提升自身能力。

笔者认为,情报学研究因其在信息资源处理与分析中特有的专长,和其在跨学科研究中的丰富经验,有能力承担起智库能力建设中理论与方法的支持者。一方面,情报学在信息的关联性分析、数据获取与挖掘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方法,尤其是在数字人文时代下,情报学研究能够从顶层设计上提供思维和方法的指导,使智库利用大数据的优势,记录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原始数据和完整过程,为智库基础信息服务提供支撑,为智库深度知识服务提供基础。另一方面,情报学研究的支撑作用还广泛的存在于智库产品的传播能力、影响力与竞争力的提升以及自我诊断能力上,如智库可以利用情报学研究中常用的定位分析法、PEST分析法等方法来提高智库产品的传播能力利用科学计量法、信息计量法、多元分析法、德尔菲法等构建自我评估策略,提高自我诊断能力。

4.情报工作流程是智库过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库的过程管理对于智库能力建设至关重要,合理、优化的过程管理可以在恰当的时机、采用科学的方法生产出优质的智库产品,并将各类智库产品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更有利于解决问题或做出决策。张心源博士调研发现,美国一流智库十分重视智库的过程管理,兰德公司、布鲁金斯学会和胡佛研究所开展课题研究的关键三个环节是研究资料的准备,选定合适的方法进行信息分析,对分析结论进行质量检验并汇总成一定形式的文件资料[2]。一般而言,智库的工作流程可以概括为:选题(包括委托课题、自主研发课题两大类)、课题分析、数据采集与组织、数据分析、思想创新、各类智库产品、传播与存储。这一过程与情报工作具有很大的重合度。

三、情报学运用于智库能力提升的具体策略

情报学教育、情报研究和情报工作是情报学的三驾马车,它们皆在智库能力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加强智库人才保障、夯实智库研究理论和推动智库实践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智库能力建设的推动作用将会日益深化。那么怎样将情报学运用于智库能力建设之中,并产生巨大作用是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

1.对智库人才进行情报教育

智库是一种专业性的组织,每个智库内部的人才首先要具备基础的专业知识,这是智库人才的基本知识结构。为了适应智库不断发展,智库人才应该具备更深层次的能力,比如能够捕获信息资源并进行加工处理,并且结合自身专业知识提出创新性思想、见解和观点。正如中国问题专家郑永年提出的,智库人才应该在坚持专业所长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3];周湘智提出了智库急需的八大类人才,概括起来其基本素质应具备:预见型、战略型、复合型、田野型、工具型、外向型、传播型和掌舵型[4]。说明智库人才应该是一种大格局、复合型、“T”型人才。

情报教育恰恰可以赋予智库人才这些深层次能力。情报教育更像是一种通识教育,是一种提供面向融合知识应用的工具与方法的教育,可以加强专业知识与其他知识的融会贯通,从而为科学决策提供保障,符合智库研究对人才的要求。笔者认为,在智库人才培育中,情报教育课程设置可以分为三个层级:一是核心基础性课程,主要目的是帮助智库人才了解情报学的基本原理、规律以及情报文化、价值观等基本问题;二是情报技能类课程,主要目的是使智库人才掌握情报采集、组织、分析等基本工具与方法,尤其要强调大数据环境下,情报工作思维与方法的变革,以及面向大数据的针对情报挖掘的实用技术、工具与方法等;三是实践应用类课程,主要目的是使智库人才掌握情报在不同领域的具体操作与实际应用,尤其是针对不同专业类型的智库,开展专业知识与其他知识融合的应用方法教育。

2.将情报学的“耳目、尖兵、参谋”功能渗入智库建设之中

目前我国智库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行政依赖性还很深,专业化、特色化特征还不够突出,相关的管理体制、机制建设还不够健全,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笔者认为。为充分发挥我国智库在政府决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发挥情报学“耳目、尖兵、参谋”的作用,为智库能力建设发挥独特的功能。正如袁建霞等人所认为的,情报研究可以发挥“耳目、尖兵、参谋”作用,为推动智库的筹建和健康发展建言献策[5]。在智库功能定位过程中,情报学可以结合智库内部能力评估和外部环境态势分析,提出适宜的建议;当智库确定研究课题时,情报学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各类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智库管理者,从而协助管理者加深对课题的理解,并借助自身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监督与控制某一具体课题的智库产品开发的全过程;在具体运作过程中,情报学可以通过监测各要素的运行状态,及时进行信息分析与反馈,为智库健康运作提供合理化意见与建议;在智库产品产出阶段,情报学可以发挥评估作用,为智库产品的优化提供建议;在智库产品传播过程中,情报学可以为智库影响力与竞争力提升提供具体的策略。正如沈固朝教授曾指出,应该发挥情报工作在决策中的“情报干预”功能,即将情报工作介入到定策、施策和评策整个生命周期内[6]。

3.促使智库与情报机构合作

智库与情报机构的工作实践既具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性。两者的相似之处在于:

其一,智库天生具有情报机能。情报机能是智库整个运行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智库在实际运行中通过情报研究推动智库产品向情报化、智慧化和决策性增值,从而充分发挥智库的职能,提升智库的能力与水平。

其二,两者在工作机制与最终目的上具有显著的一致性。它们的工作均离不开数据及其分析,采用相应的工具与方法挖掘信息、数据内部隐藏的有价值的信息,并为决策提供资源支撑,在两者中均占据核心位置。同时,为决策服务是两者共同的终极目标。

两者的差异也是十分显著的,表现在:一是两者的决策产生过程有不同之处。智库存在大量的专家智慧;情报机构的决策方案大多是通过情报研究而得出,对专家智慧并不那么重视。专家智慧可以检验情报研究的合理性,而情报研究可以为专家智慧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因此,两者合作会极大地促进智库分析能力的提升。二是两者的决策定位有一定区别。智库作为政府决策支持的第三方机构,可以名正言顺的参与政府决策,具有影响政府对公共政策制定的能力,存在显著的价值导向[7],而情报机构基于情报研究的决策具有市场机制和参与政府决策的间接性,因更多的是面向经济与商业领域而对公共政策影响力有限,情报研究更多的是客观、独立的而不具有明显的价值导向。决策定位的差异为智库客观并面向市场需求的决策方案提供了重要补充。

由此可见,两者的合作有助于实现相似之处的累加增值和差异之处的优势互补,从而最大效率的提升智库能力,并进一步拓展情报组织的发展空间。

四、结束语

智库能力应是未来我国智库建设中的核心问题。由于情报学在智库运行管理中的显著优势,应该尽可能地发挥情报学的功能,极大地支持和推动智库能力建设。

参考文献:

[1]邱均平,汤建民.中国智库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与趋势[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19-124.

[2]张心源,赵蓉英,邱均平.面向决策的美国一流智库智慧产品生产流程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32-138.

[3]光明日报.智库建设有可能撬动中国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EB/OL].[2018-01-10].http://www.71.cn/2015/0402/808262.shtml.

[4]周湘智.智库建设急需高端人才[N].光明日报,2015-02-04007.

[5]袁建霞,董瑜,张薇.论情报研究在我国智库建设中的作用[J].情报杂志,2015(4):4-7.

[6]沈固朝.情报失察西方情报研究的重要课题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09,53(2):34-37.

[7]赵宗康,向洪,曹如中,等.智库研究与情报研究的互动关系与差异性辨析[J].情报杂志,2017(5):18-22.

猜你喜欢

情报研究情报学情报
开放与融合:公安情报学进入情报学方式研究*
情报
情报
体育信息情报研究发展趋势探析
情报
面向新阶段高质量发展的图书情报研究(卷首语)
构建中国特色的情报学
国内图书馆情报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探索
卷首语
情报研究在创新创业中的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