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技术专业PACS技术教学实践与探索
2018-03-05杜建军何其明张九妹赵晓晔
杜建军 ,何其明 ,张九妹 ,*,赵晓晔
(1.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2.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宁夏 银川 750021;3.北方民族大学,宁夏 银川 750021)
PACS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1]即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是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门为医学影像管理而设计,是影像浏览、诊断与管理的核心。PACS系统在医院影像科乃至全院影像学诊断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基础平台作用,同时在教学和科研方面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5]。
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6]由北方民族大学与宁夏人民医院合作办学,实行理论、实践相结合教学模式,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和研究型影像技术人才。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开设PACS技术课程,教师利用院校合作办学优势,设计制作PPT,同时负责实验和见习内容选择,在不断探索授课内容、授课模式、教学评价方法的同时,积累了一定经验,同时也进行了一些思考。
1 PACS技术课程内容设置研究
PACS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校在课程设置时将理论与实践并重,二者课时数相同,均为16课时。结合国内、国际相关研究[7-13],针对授课对象实际情况和专业需求,精选其需要了解与掌握的内容。教师梳理PACS技术教学大纲,分析各章节内容,最终确定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的先后关系。另外,为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教师充分利用相关资源,分析哪些内容在PACS实验室教学,哪些内容在医院见习时讲授,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图像采集、传输、存储和处理过程,教师在下一课时安排了医院病理信息系统见习课,以便学生了解这个特殊而复杂的信息系统,使学生在对网络体系架构和软件设计基本原理与思想宏观把握的基础上,扎实掌握PACS基本知识。另外,PACS技术课程教学中还适当增加了PACS规划设计、PACS实施介绍,包括对PACS需求分析步骤和PACS方案论证等环节注意事项的介绍,在不涉及底层艰深软件技术细节的前提下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PACS基本设计和原理,从而加深对PACS功能及其实施过程的理解。
2 PACS技术实践内容设置研究
北方民族大学针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有PACS实验室、模拟DR实验室和综合实训室等,且PACS实验室已安装PACS系统和多媒体教学软件。该系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PACS局域网,采用C/S架构,由交换机、服务器、客户端(包括教师端和学生端)等构成,用户登录后可以进行教学资料管理,如系统设置、用户管理、服务器管理、共享管理、影像管理等。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师端具有广播教学、学生演示、屏幕监控、远程关机、联机讨论、电子白板、屏幕录制及回放、黑屏肃静、电子抢答、检查作业等功能,学生端具有电子举手、文件管理、消息管理、屏幕录制及回放等功能。因此,在PACS实验室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利用PACS实验室的有利条件,完成网络基本知识、PACS工作流程和功能模块学习。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模拟环境,让学生学会PACS报告书写、报告模板维护、图像后处理(如多曲面重建、表面阴影显示、最大密度及最小密度投影、虚拟内镜)及三维重建等。
宁夏人民医院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包括总院、西夏分院、宁夏医疗急救中心、宁夏眼科医院和宁南医院5个院区。2011年底,上线全院PACS系统,目前已辐射4个院区。该系统应用于医院临床及影像科室,功能齐全,优化了就诊流程,方便了影像资料的存储和管理,且能够满足教学需要。在PACS技术见习环节,教师充分利用院校合作教学的优势,通过三甲医院真实的PACS运行模式和工作场景,让学生学习PACS系统的工作流程、工作原理、基本框架、功能模块、网络架构等,通过三维后处理系统和远程会诊系统见习了解PACS技术的发展趋势。通过模拟就诊过程,让学生对现代化医院的就诊过程、信息流传递过程、PACS与医院其他信息系统模块的关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PACS的地位和基础平台作用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3 PACS技术授课方法探索与实践
在授课方法方面,教师积极探索,潜心研究。在理论授课时,设置英语教学环节,精选《PACS and Imaging Informatics:Basic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8]一书中相对简单实用的内容和学生一起学习,不但提高了学生专业英语水平,也扩大了其知识面。除了传统的理论授课外,在见习或实践环节,安排学生深入医院学习,鼓励学生提问,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另外,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如查询某PACS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相关知识,了解某品牌、某系列服务器或者交换机相关知识,了解存储设备的种类和主流厂家以及云概念、虚拟化技术等新概念、新技术。以学术小论文或专题PPT的形式分析搜集到的资料,在提升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掌握PACS最新信息。成立PACS技术兴趣小组,将其细分为需求调研组、规划设计组、案例实施组、远程影像组等,定期布置任务,要求以PPT形式汇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
4 考核方式探索与实践
PACS技术是一门考查课,从课堂提问、随堂测试、出勤及期末考试4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由于PACS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我校也仅开设了4年,所以教师一直在探索如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每年PACS技术课程教学结束后,都对学生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对教学课时安排是否满意?对理论课和见习课安排是否满意?对教学内容和方式是否满意?对授课教师是否满意?对考核方式是否满意?有哪些建议?同时,由于我校采取“2+2”人才培养模式[6],学生三四年级就在医院见习,因此借助院校合作办学优势,加强与医学影像科教师联系,了解PACS技术课程设置情况以及学生见习期间PACS系统使用情况等。
5 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
经过4轮实践,目前我们已建立完善的教学与评价体系。PACS技术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配合精心设计的实践环节,辅以适当的论文作业和网络自学任务,把各教学环节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相关知识,从而推动PACS技术发展。
当然,对于一门新兴的学科而言,PACS技术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师教学经验相对不足、缺乏适合的教材和配套资料、需进一步规范教学内容、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欠缺、教学时数有限等。要进一步探索和论证课程设置的相关细节并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教学效果。
总之,如何利用院校合作办学的有利条件,将PACS技术课程内容充实起来,让学生充分利用院校资源,学好这门课程,并形成我校特色,值得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