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K模具机械工的模具表面成型学习领域开发
2018-03-05倪红海
倪红海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太仓 215411)
0 引言
2007年,笔者参与了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合作项目的建设,以及主要面向德资企业的跨企业培训中心的建设工作。在工作中,涉及到职业教育培训中关于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内容,从而对其所蕴涵的丰富思想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本文在分析、展示德国AHK模具机械工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模式的基础上,尝试对我院模具表面成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进行研究与实践。
1 学习领域课程的含义
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德国推行,这一方案以能力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建构或参与建构工作的能力为主要目标。针对不同职业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是根据“培训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开发出来的,每一个学习领域都针对一个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这些典型的工作任务遵循人的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由初学者到专家的成长规律)进行序列化;并通过分析具体工作任务相关的工作过程、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要求、劳动组织、劳动工具及与其他工作任务的相互关系,从中找出符合“培训职业”的技术知识并破译出隐性的工作过程知识,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组织技术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
2 德国AHK模具机械工教学大纲与模具表面成型学习领域
2.1 德国AHK模具机械工教学大纲
德国模具机械工职业培训的教学大纲是基于2004年7月9日颁布的德国金属行业职业培训法规(BGBl.IS.1502)的基础上制定的。目前,德国本土以外的AHK模具机械工教学大纲依旧借鉴沿用此教学大纲的指导意见。主要专业培养纲要是:AHK模具机械工通过经历完整的学校与企业双元培训和学习,能够具备冲压技术、塑料成型技术、机床设备操作、测量工具使用和夹具制造的基本能力和技术系统的运用规划能力;能够具备装配、操作和维护技术系统的能力。具体的专业目标如下:
(1)依据完整的工作和业务流程,对职业和生产的特定行为进行规划、实施和评估;
(2)以团队形式工作,在工作范围内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客户进行交流;
(3)遵守标准和规范,使用技术守则和条例、数据记录和说明、操作说明书和其它职业特定信息,包括相关英语文档;
(4)使用现有信息和通讯系统获取信息,在项目范围内对订单进行处理和制作文档及演示;
(5)创建用于模具制造部件的计算机辅助制造程序;
(6)规划和装配模具制造的控制技术系统;
(7)在规划和实施作业时,注重人体工学、经济性和生态性等方面;
(8)借助标准、规范和规则确保产品质量,保证系统化工作不受干扰,并且致力于工作流程的持续改进;
(9)开发模具制造系统的调试程序,提交该系统,并在操作中进行说明。
需要指出的是,德国AHK模具机械工教学大纲只进行了概述,并未细分列出。学校可与培训企业合作,依据大纲中的内容,自行决定教学范围的具体方案。数学、英语、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以及安全技术、经济或企业管理和生态学的观点应当并入教学范围中一同传授。同时,除了本教学大纲以外,企业也有企业培训大纲。对于企业培训而言,教学大纲和培训大纲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当在各个教学范围内设计典型的教学情景时,推荐同时参考两种大纲。所以,各个学校具有更多的设计任务以及扩展的教学任务。
2.2 模具表面成型学习领域
德国AHK模具机械工职业工种,可以细化为3个具体的专业工作任务方向,分别是塑料成型、冲压成形以及夹具制造;每个专业工作任务方向都有14个学习领域,对应14个典型的工作任务。然而,3个专业工作任务方向的前10个学习领域在目标描述和专业内容上是相同或者相近的。区别主要是在学习领域课程中设定的学习情境不同。德国AHK模具机械工的教学范围描述如表1。
表1 德国AHK模具机械工职业工种教学模块分类
其中,第九个学习领域“成型模具表面的制造”,其主要专业技术内容就涉及到线切割、电火花加工、成型铣削、精密成型面测量和珩磨等。学习领域成型模具表面的制造目标描述如表2。
3 模具表面成型学习领域开发
通过实践专家研讨会的召开,对我校的模具专业进行典型工作任务的梳理,并结合本校和本地区行业的特点,整理归纳了“模具表面成型”这一典型工作任务。
3.1 模具表面成型学习领域教学范围概述
作为模具机械工职业典型的工作任务,其学习领域的主要教学范围和内容重点如表3。
表2 学习领域“成型模具表面的制造”目标描述
表3 模具表面成型学习领域教学范围
3.2 模具表面成型学习领域学习情境的设计与组织
在整个模具机械工的14个典型工作任务中,“数控机床设备(数控铣、数控车和加工中心)制造零部件”的学习领域已经在“模具表面成型”学习领域之前完成。随后开展的模具表面成型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是“接受已经完成成型(加工中心)加工的半成品,开始表面成型加工”的订单任务,选择的学习载体是“加工手机外壳体型腔零件”这一工作任务。经过典型的零件表面的精密测量、电火花加工、珩磨加工、线切割加工和表面质量检测的多个加工任务的实施与规划,完成模具表面成型的订单任务。具体的学习情境设置如表4。
3.3 模具表面成型学习领域的考核与评价
学习领域课程的考核与评价不同于传统的课程,更加着重于对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行为引导。在模具表面成型这一学习领域开发过程中,我们将学生整体成绩分成两部分。
首先是平时考核,由课堂表现和培训证明组成。课堂表现主要依据《日常行为评价细则》进行评价(该细则是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培训中心在开发学习领域课程时统一制定的,目的是为评价学生日常行为提供统一标准);培训证明则是AHK考试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根据学生参加AHK职业工种培训与考核所要求的内容形成的,它将记录学生整个学习培训阶段的过程。
其次,针对模具表面成型这一学习领域的5个情境任务,分别制定评价表,主要以完成工件的质量、工作计划的制定、团队工作的效果等作为考核评价依据。
本课程基于德国双元制本土化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标准,并参照德国AHK模具机械工大纲的内容,设计完成典型的工作任务的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在实践工作中,掌握表面成型设备的操作技能;让学生在实施日常保养和现场5S的过程中,养成规范的职业素养;让学生在制定工作计划的过程中,锻炼工作能力和社会能力。
表4 模具表面成型学习情境概述
4 结语
职业工种对职业能力的定位,能力本位模式的学习领域课程对教学内容的定向,行动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决定了课程的组织实施方式,这三方面包含了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工作的精髓,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模具表面成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姜大源,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47-53.
[3]高林,赵志群,等.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孙庆东,尹晨,等.基于岗位群需求的“模具零件电加工”课程改革与实践[J].扬州: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3),57-59.
[5]周学军,刘彦.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2012,(12),84-86.
[6]吕志梅.基于德国“学习领域”的数控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方案设计研究[J].职教论坛, 2014,(15),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