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默默铺路石
——改革开放40年中的《浙江档案》
2018-03-05陈智为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陈智为/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实践证明,期刊成为传递人们社会生活、生产活动和学术研究信息,满足不同读者不同要求的极好载体,期刊无疑是现今人类不可缺少的十分重要的知识宝库。档案工作期刊以1951年创刊的《中国档案》为代表,它是我国第一份档案工作期刊。进入改革开放的上世纪80年代,国家级及各省级档案部门和各行业档案部门主办的档案期刊陆续诞生,并作为《中国档案》的补充,从而形成了档案工作期刊群,对我国60多年来档案工作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而《浙江档案》则是地方档案工作刊物中的杰出代表之一。改革开放40年来,《浙江档案》在政策解读、学术交流、业务探讨、工作宣传、职称评审等众多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和服务作用,成为浙江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40年来,在浙江省档案局、浙江省档案馆历任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省各级档案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浙江省新闻出版部门的指导和历任刊社负责人的努力下,《浙江档案》稳步发展,办刊质量不断提升,从1992年以来已经连续8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档案学类),成为全国档案学、档案事业核心期刊,在全国档案期刊中有一定的影响力。
其主要特点是:(一)省档案局、省档案馆、省档案学会一贯重视与坚强领导。分管刊物的领导对该刊的成长壮大都给予具体的指导与帮助。(二)强有力的编辑指导委员会。省和各市档案局的主要领导、浙江大学档案专业学术骨干对该刊的定位以及学术文章的编排,均提出过很好的建议,使该刊物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三)团结、和谐、高效的编辑部集体。该刊编辑部人员不多但很精干。编辑部同志勇挑重担、克服困难,为刊物的发展尽职尽责。(四)学术水平高。该刊对《每月要闻》《学术探讨》《业务研究》《档案文化》《浙江记忆》《史林漫步》等栏目的文章给予应有的重视。新思想、新见解、新范式、新方法和新材料等,都是一场创造新知的艰苦劳动,40年来,该刊对此颇有心得。(五)不断创新,紧跟中心工作。进一步丰富刊物内容,增添了一些新栏目。此外,刊社还代表原省档案局(馆)与“腾讯·大浙网”合作开辟了《浙江往事》栏目和《乡音浙江》栏目,与社会公众深度互动,大力宣传了档案工作。(六)刊物印刷质量好,插图、照片清楚,尤其是美编质量高,可观性强。
综上所述,该刊总体发展趋势较好,但刊社人员不安于现状,正在创新发展,尤其在经营体制、文章质量、队伍建设、征订发行等方面积极探索新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