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投资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探讨

2018-03-04章琼

经营者 2018年21期
关键词:创业投资财务风险风险管理

章琼

摘 要 随着创业投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财务风险也日益成为亟须重视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创业投资企业的定义和特点,分析了创业投资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及其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创业投资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我们认为建立一个适宜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将明显提高创业投资企业的投资业绩。

关键词 创业投资 财务风险 风险管理

一、前言

随着创业投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创业投资企业要想取得较好的投資业绩,主要取决于其财务风险管理能力。本文打算从创业投资企业的定义和特点入手,分析财务风险的表现及其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创业投资企业如何防范财务风险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创业投资企业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提供一定程度的指导。

二、创业投资企业的定义和特点

(一)创业投资企业的定义

20世纪80年代初期,创业投资进入中国。2005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委联合起草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中将创业投资定义为,是指向创业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以期所投资创业企业发育成熟或相对成熟后主要通过股权转让获得资本增值收益的投资方式。创投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公司制和有限合伙制,有限合伙人(LP)与普通合伙人(GP)合资成立的创投企业,其经营决策和收益分配及其他相关制度遵从《合伙企业法》规定。目前,国际上的创业投资公司的组织形式是以有限合伙制为代表,我国的创业投资企业多采用公司制的组织形式。

(二)创业投资企业的特点

1.高风险高收益并存。创业投资企业的投资对象大多系种子期、创业期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或者新兴行业,而高新技术从开发、设计到应用,再到最后的投产阶段都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一旦成功,将给创业投资企业带来超高的收益;一旦失败,也会给创业投资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2.非普通股权投资的权益性投资。创业投资企业投资是对投资对象进行一段时间的权益投资,追求的是从被投资企业获取超额利润。一旦获得一定的收益就会从被投企业退出,其目的并非像普通股权投资是长期持有并获得企业的控制权,在退出前并不会要求被投资企业偿还投资或者发放股利。

3.投资期限较长。创业投资企业主要看重被投资企业的成长性,大多都是在其种子期或者创业初期就投资入股,再经历成长期的持续发展,最后到其成熟期才退出,投资期至少也要3~5年。投资期限较长,创业投资企业投入的资本流动性比较小。

三、创业投资企业的财务风险的表现及其管理存在的问题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前瞻与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2018年上半年,平均每天就有1.81万户企业“出生”,众创空间已达5500多家,科技孵化器超4000家。创业投资机构超过3500家,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创业投资市场,资金管理规模接近2万亿元。虽然创业投资企业的发展速度惊人,但创业投资企业投资失败和清盘的企业数量众多,创业投资企业的财务风险的表现及其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资金供求较难匹配

随着国内企业、居民的投资资本的日益积累,因为其投资渠道的匮乏,创业投资企业筹资的难度大大降低,但由于筹资过程中“n+1”期限和项目运作资金需求期限不一致,以及创业投资企业在预测评估企业资金供求方面缺少有效的专业的技术和方法,往往创业投资企业的资金供求难以匹配,出现创业投资企业资金冗余或是资金短缺的情况,最终造成创业投资企业资金的浪费或是因资金链断裂而导致投资项目失败。

(二)投资风险极难控制

创业投资公司拟投资的大多是种子期和初创期的企业,投资回收期一般都较长,投资风险复杂多变,极难控制。创业投资不仅是高难度、专业性的技术活,还是考验创业投资企业眼光的艺术活,创业投资公司的生存期限主要取决于企业投资风险的管控能力。创业投资企业尚未建立健全风险控制体系,特别是在项目筛选、项目发展趋势、投后管理等各个环节存在的投资风险未能进行有效控制。

(三)退出风险很难避免

我国的创业投资的退出渠道相对单一,主要是通过被投资企业的IPO后予以退出,退出风险很难避免。但我国的IPO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很大,既有高歌猛进的欢乐时代,也有暂停几年不发的痛苦岁月;既有90%以上的过会率和发行率,也有低于50%的发行率;IPO是否能够过会,是否顺利发行,是影响创业投资企业退出成败的关键因素。

四、创业投资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

(一)优化筹资管理,提高资金供求的匹配性

创业投资企业可以多渠道拓展筹资途径、优化筹资管理,而不仅仅是用银行贷款支付利息的方式筹集资金。一是可以吸收尤其是大型企业,富有的个人和稳健机构的长期闲散资金;二是可以采用联合投资、合作投资等方式和其他创业投资机构合作,与其他基金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提升筹资规模及筹资期限的灵活性,以提高资金供求的匹配度,解决资金闲置或短缺的问题。

(二)建立健全科学的投资分析决策管理机制,重点防范投资风险

为了防范投资风险,要从宏观环境分析,产业政策分析,国家政策分析,项目调研,项目筛选评估,项目投资分析,投资决策,投后管理等各个环节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科学的投资分析决策管理机制。

1.建立科学的项目分析评估机制。创业投资企业要运用科学的分析评估方法,深入评估目标企业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管理风险,有效论证项目的可行性、先进性、创新性和盈利能力,筛选出值得投资的好项目,从源头上降低投资失败的比例,主要可以从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企业发展能力以及现金流量能力等方面对目标企业进行全方位的评估。

2.进行组合投资以分散投资风险。不要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创业投资企业要通过组合投资来分散投资风险,不能把所有的资金投在一个项目上。具体可以运用投资组合的标准差和相关性、证券市场线、资本市场等方法来确定怎样进行组合投资。一般来说,投放在一个项目上的资金要控制在投资总金额的20%以下。

3.加强投后管理以防范投资风险。投后管理往往是专业创业投资公司和跟风创业投资公司的差异所在,创业公司由于处于初创期,除了资本需求以外,还需要资源、人脉、营销辅导、管理辅导、人力资源支持和战略引导等。加强创业投资企业的投后管理,加强对被投资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活动的监督和引导,动态跟踪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绩效,适时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有利于全面提升被投资企业的发展水平,继而提升其整体价值,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三)拓宽退出渠道,提高退出方式的灵活性

中国的创业投资的退出价格、价值和A股的二级市场的盈利程度成正相关,所以IPO成为最重要的退出方式。创业投资企业为了防范退出风险,一定要拓宽退出渠道,提高退出方式的灵活性。可以在下一轮别人投资的时候适当退出部分,也可以让创业企业回购一部分,还可以选择转让股权给第三人等方式。减少财务风险的办法之一就是退出方式要更灵活、更多样。

五、结语

本文阐述了创业投资企业的定义和特点,分析了创业投资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及其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创业投资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创业投资企业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不管是公司制还是合伙制,都追求长期的资金回报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因为投资于种子期、初创期的科技型、成长型企业,所以收益和风险都是巨大的。本文从时代意义上分析创业投资企业在资金供求、投资和退出环节财务风险的表现及其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筹资管理、建立健全科学的投资分析决策管理机制以及采用多元化退出等财务风险防范措施。由于科创板的推出、新三板未来的政策走向、IPO的注册制均影响创业企业的发展,未来将在这些方面作进一步研究。

(作者单位为南通苏通科技产业园控股发展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冯铁.创业投资项目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江苏商论,2016(31):169-170.

[2] 俞纪明.创投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探索——基于上海科创集团的研究 [J].新会计,2016(6):31-33.

[3] 张学军,文娟.创投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初探[J].财会通讯,2016 (2):100-102.

猜你喜欢

创业投资财务风险风险管理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创投新政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