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预算视域下医院财务管理的优化

2018-03-04李丹丹

经营者 2018年21期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全面预算优化

李丹丹

摘 要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在全面预算视域下强化医院财务管理变得尤为重要。全面预算管理涵盖了医院财务预算编制、执行、信息反馈、监控和考评等全部管理活动,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化的管理模式,因此,研究和探讨全面预算视域下医院财务管理的优化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从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入手,在分析全面预算视域下医院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几条优化措施,希望本文能为提高我国全面预算视域下医院财务管理水平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全面预算 医院财务管理 优化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发展,医院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呈愈演愈烈之势。医院要想在外部环境多变、内部矛盾增多的情况下谋得生存与发展,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当对外部环境进行认真客观的分析,立足于医院发展全局,制定医院的长远发展规划和目标。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基础上,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有效降低医院成本,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

一、全面預算管理的作用

预算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方法,是通过预算对某一组织各单位、各部门的财务和非财务资源实施考核、分配、控制,有效协调和组织运营活动,进而实现既定目标的一种管理手段。具体到医院而言,就是在对医院运营成果进行全面分析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医院未来的发展目标,并结合医院在预算期内的资金取得情况,统筹安排医院的各项经营成果、收入支出和资金分配。

在医院资源配置、战略推进、业绩改进、管理控制等领域,全面预算管理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例如,优化医院组织结构,规范医院业务流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医院成本;整合医院资金、业务、信息,优化各种资源配置;促使绩效考核与目标管理相结合,提高医院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医院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全面预算视域下医院财务管理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认识不清

目前很多医院对预算管理认识不到位,不重视预算管理编制工作。大部分医院员工认为预算编制仅仅是财务部门一个部门的工作,并且医院的预算编制工作大多是由财务部门来完成的。但是,仅由财务部门编制的预算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会存在很大的弊端,根本无法顺利执行。究其原因是编制的预算缺乏可操作性,科学性不强,难以起到有效落实控制和监督的作用。同时,由于缺乏财务预算管理意识,很多医院只是为了获取财政资金而编制预算,导致预算编制和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根本无法实现医院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二)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

就目前而言,我国很多医院在预算管理方面还仅仅流于形式,很多工作做得并不到位。首先,在预算管理工作中未组建完整的领导机构,未确定清晰的目标,缺乏严谨的工作程序,各项制度均有待完善。其次,编制的预算不科学,在预算的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随意变动、频繁变动预算款项等问题,即便预算超支也没有相应的考核制度来予以监督和控制,根本无法实现医院预算编制管理的目的。此外,很多医院存在预算编制部门不明确,预算编制方法、依据、程序不科学,预算考核不完善,预算激励机制缺失等问题。

(三)绩效考核机制落后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一直以来我国医院只重视对临床科室的考核,而不重视对各职能科室及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在考核体系方面缺乏一整套全面的、完整的考核标准,对于医护人员的业绩考核依据仅仅是日常医疗工作的完成情况,不能落实有关综合考察指标。改变医院这一现状的有效方法就是在医院各项经济活动中引入预算考核机制,增强医院所有医护人员和各科室人员的效益理念,积极构建医院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良好发展环境和激励氛围。

(四)财务目标难以达成

目前,医院多实行财权统一集中的管理模式,因此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作为医疗一线单位的临床科室,无法得到财务方面的适当分权和充分授权,导致这些科室只有责任而没有相应的权力,也无法享有应有的利益,长此以往,临床一线科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起来。权责利的不统一,加之激励机制的缺失,导致医院的财务管理目标与成本节约严重脱节,因此,医院要想实现财务目标,必须强化激励机制建设,实现权责利相统一,不但要承担责任,也要有一定的权力和适当的利益,以促进医院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全面预算视域下医院财务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革新预算管理观念

医院领导及全体成员都应当彻底转变思想理念,树立全面预算的财务管理观念,根据上下结合、分级负责的原则,科学编制财务预算,保证财务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医院要加强监控,严格以预算目标为导向,实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与预算计划情况的差距,将医院支出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此外,医院应当通过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提高财务人员对全面预算的认识程度,从根本上改变财务人员的预算管理思想,促进财务管理不断优化,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二)以全面预算构建财务管理体制

在全面预算视域下构建财务管理体制,需对医院预算管理中的每一项指标进行分解,各临床科室、职能科室及全体工作人员都以实现财务预算管理指标为努力方向,尤其是根据医院总体目标来指导日常医疗活动中的经济行为。也就是说,医院的财务管理体制要以全面预算为基础,在经济责任上明确各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以及临床科室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应强化对财务管理的有效控制,例如,将原来的人为单项控制转化为预算管理的系统控制,为完善财务管理控制体系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以更为全面地考核和评价医院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医院财务管理体系评价的公开性、公平性和公正性。

(三)优化财务控制流程

医院财务控制可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在全面预算视域下,医院实施财务事前控制就是在正式执行财务预算之前,利用多种方式控制预算制定的过程;事中控制就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定期地进行分析和检查,对有关信息进行及时反馈,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事后控制就是分析预算执行的结果,进一步提出改进和完善预算的策略。

优化财务控制流程就是树立以预算为导向的管理意识,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制度,完善定期报告制度,借助现代信息工具构建一个以管理控制为辅、自我控制为主的财务控制流程,具体包括以下措施:完善授权审批制度,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构建有效运作的内部协调控制机制,完善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等。

(四)完善会计核算机制

目前,可将医院看作是一个投资中心,根据是否有收入来源可将医院下面的预算责任中心分为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其中,各医技科室和临床科室属于利润中心,而科研部门和职能科室属于成本中心。责任会计系统核算体系以预算责任中心为核算对象,并以各预算中心预算执行情况的分部报告作为核算结果。分部报告不但要包含预算执行的结果,也要涵盖对预算执行情况与差异情况的分析、预算的相关调整建议,以真实客观地反映医院全面预算的执行情况。

(五)强化绩效考核管理

医院执行全面预算管理会涉及医院的各部门、各环节以及全体成员,因此,医院开展绩效考核管理应以预算的执行过程作为控制对象,涵盖医院的各项管理活动及业务过程,覆盖医院的各个岗位和部门,采取互控和自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对于预算执行的结果,医院要认真进行考核和分析,这也是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确认的一个过程。医院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和预算制定情况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应完善预算执行的考核指标和考核制度,明确绩效考核的有关规定,做到责任可量化,过程可公开。每年年底,要将预算数与实际数进行比较,并以此为依据对各部门的工作成绩进行评价,对于预算执行控制效果好的部门及人员要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对于预算执行控制效果不好的部门及人员要给予一定的处罚,并把预算执行情况作为年终评先树优和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从而有效促进预算管理质量的提升。

四、结语

在全面预算视域下优化医院财务管理对医院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医院可通过革新预算管理观念、构建财务管理体制、优化财务控制流程、完善会计核算机制、强化绩效考核管理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的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为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 庞勃.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7(13).

[2] 史艳杰.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8(22).

[3] 包春香.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市场,2018(34).

[4] 殷荣明.浅析新医院财务制度下的医院全面预算管理[J].当代经济,2014(22).

[5] 伍玮.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運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3).

猜你喜欢

医院财务管理全面预算优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财务内控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浅析
大数据在基层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必要性及思路
企业全面预算体系建立与应用研究
全面预算在现代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