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图书管理优化与服务学校教育

2018-03-04刘宏

经营者 2018年21期
关键词:图书管理学校教育信息化

摘 要 学校的图书馆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课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化技术发展的今天,学校图书馆的发展应该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前提,以创新为要求发挥学校图书馆最大的作用。而图书管理工作对发挥图书馆的作用至关重要,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平台和桥梁。

关键词 图书管理 学校教育 信息化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主管部门也注重图书馆在学校教育中的影响和作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学校图书馆的藏书规模逐渐扩大并得到发展。在规范和指导教育教学方面,笔者认为学校图书馆这个看似无足轻重的部门应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如何创新图书管理,优化图书馆的功能,与课改接轨、为课改服务,是教育信息化赋予的责任。我们应该抓住机遇,积极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丰富的文献资源,为师生服务,发挥图书应有的效益。下面,笔者想从一个图书管理员的角度谈谈中学图书管理优化与如何服务学校教育。

一、优化图书管理对学校教育有重要的作用

(一)有效的图书管理能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

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探究知识,是学生获得知识、开发智力、提高素质的一种主要形式,但光学习教材的内容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学生要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素质,除了学习课本中的学科知识外,还需要阅读大量的课外书,如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知识。目前,我国开展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这刚好是图书馆教育的优势。

(二)图书馆是向学生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

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中学生渴求获取最新的知识,他们走进中学图书馆,需要的不再仅仅是借走一本书,而是期待着认识整个图书馆的信息源,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中学图书管理就担负着向学生传递信息的重要使命。因此,我们必须把那些优秀的图书传递到学生们的手中,向学生传递健康、有益的信息。这个有益信息传递的过程,就是要通过我们日常的读者借阅工作和开展的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来实现。

(三)图书馆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

中学生正处在认识人生、认识世界的成长期,对新事物特别感兴趣,图书所引导的思想感情能深深地蕴藏在他们心中,榜样人物将成为他们的行为标准,我们要积极主动地把图书馆办成思想品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因此,这就更需要图书馆充分利用优秀读物,使他们接受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养成爱国、爱人民、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的优秀品德,确立为中华民族腾飞而学习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四)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促进学生成长

读书能够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素養,锻炼人的思维。哲学、文学、艺术、通俗类读物是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书刊。这些读物反映的思想、描写的人物、叙述的事件和情节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个性培养、价值取向、行为规范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读书对于中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所以学校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功能,运用图书馆特定的气氛,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藏书和各种学科的图书资料,开展丰富有益的读书活动,使学生在图书馆这个知识海洋里自由遨游,达到开发智力、提高素质、促进成长的功效。

二、如何实现对学校教育教学有益的图书管理优化

(一)中学图书管理定位应当创新,力求图书管理与课改目标的一致性

传统的中学图书管理,主要定位在图书资料的储存、保管、征订、购置和发散,以简单的形式服务于教育教学,很少从实质上为教育教学提供更深层次的辅助和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信息化对教育教学的支持和协助的作用,也忽视了图书馆对情报信息甄选的导向性和实效性,以致虽藏书众多,却很难书尽其用。而新课改的目标,要求教育教学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一是从传统的封闭或半封闭型教学方式转变为开放型教学方式;二是从学会知识向学会学习的方式转变。就校内教与学而言要实现这两个转变,让教育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向图书馆充分延伸,给师生一片更广阔的天地,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而又行之有效的途径,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

体现图书管理与思想的衔接,需要重新定位图书管理目标。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们把图书管理的重点目标定位在“支持教学、服务课改、引导创新”上,围绕它开展图书的征订、购置与管理工作。常规管理与特色建设并重,充分体现在图书管理方面的创新意识和校本特色,从而实现图书馆工作和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一致。我们在图书采购和筛选上,有计划、有目的地遴选有关的书籍和相关材料。在校本教材的开发方面,我们广泛收集信息,提供富有特色的教材开发思路和众多影响较大的名校校本教材,促进了学校校本教材的开发。

(二)中学图书管理的功能性应当创新,实现图书管理与教学内容的统一性

从服务到引路和导航的功能转化,是新课改对中学图书馆工作的全新要求,单一的储存和保管功能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从内容和实质上,积极为教育教学服务,应该成为图书管理的主要任务。它要求图书馆工作的重点从简单的日常管理转移到功能创新,实现“以教订书、以学导购”的功能优化。

第一,根据“教”的需要,系统引进各学科学法指导的理论和课例丛书,有针对性地购买了有关教学创新的系统理论书籍和创新教案集。

第二,从“学”的需要出发,除重视常规书籍的购置外,重点建立了学法经验和实践“丛书链”,即同一学科的学法书籍系统化和不同学科的学法书籍各院系列,这些对教学创新和课改的实施起到了良好的引路和导向作用。

(三)中学图书管理常规应当创新,达到图书管理和学校管理的同步性

图书馆的情报信息要先行。要适应课改的需要,学校教学创新和管理创新势在必行。而引导和促进学校管理创新对图书管理工作来说责无旁贷。追求学校图书管理常规的创新。改善管理系统,实现各环节的优化,形成新型图书管理机制,以体现它与学校管理的同步性。

第一,征订和购置图书方面。向全体师生做预订调查,并根据学校教学管理、德育管理、科研管理等的需要,定向、定量、定时、系统性、规惯性地征订购买,并于开学时发布书籍信息,体现图书管理的人本化和科学化。

第二,新書推介,双管齐下。充分利用校园网,及时发布新书信息和内容介绍,同时开辟书讯专栏,重点介绍热门书籍,定时发布。

第三,图书借阅管理,实行网上借阅和实地借阅相结合。开辟“绿色通道”,为有紧急需要者及时提供服务。

第四,常规管理工作创新,充分体现校本特色。实行双重标准。分类,在网络上有常规体裁分类和个性分类两种。所谓个性分类,即根据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实际需要进行二次分类,提供更便利、快捷的服务。

第五,良好的借阅环境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改进服务措施势在必行。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减负工作的深入,学校图书馆必然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首选场所。要使图书馆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绿洲,图书馆还要积极更新与变革环境条件。要营造一种尊重读者、理解读者、培养读者的氛围,使读者能真正领略到何谓“读者第一,服务至上”。这将极大地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减少馆员与读者的隔阂和不必要的摩擦,强化了服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

第六,信息化、网络化是新时代开展图书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现在我们已进入信息时代,网络化、电子化时代,各种文献资源丰富多彩,我们必须去分析、提炼、研究,并积极采取策略,构建图书管理的新模式。网上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图书馆应该用现代技术手段改进自身的服务方式,从单纯的收藏场所变为各种信息的集散地,由单一的提供借阅服务向主动承担信息采集、检索、提供文献等转变,为更多层次的人服务,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要求。

图书管理经过各方面的优化,成为学校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中学图书管理优化,更好地服务学校教育。要将图书管理视为一门艺术,我们的思考和尝试刚刚起步,期待更多同行共同创造图书管理的绚丽风景。

(作者单位为厦门市启明学校)

[作者简介:刘宏(1977—),安徽舒城人,研究方向:图书馆。]

参考文献

[1] 刘广锐.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与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

[2] 荣华.试论现代图书馆的人本管理[J].中国图书情报科学,2004 (12).

[3] 张柳奎.创新与优化,任重道远——浅谈中学图书管理与学校教育[J].教育时空,2010(22):128.

猜你喜欢

图书管理学校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创新图书管理
谈数据挖掘为图书管理提供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