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对策研究
2018-03-04汪梦婷
汪梦婷
摘 要:新常态背景下,金融行业面临着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存贷利差持续收窄、金融持续开放带来的行业激烈竞争、金融脱媒趋势带来的资产负债管理压力增加等多重发展背景与复杂经营环境,由此商业银行必须大力发展具有业务拓展潜力的中间业务。在新常态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转变业务观念与经营模式、结合资源禀赋与实际情况、注重人才培育与人才引进,做到明确战略的导向、突出执行的重点、注重人才的储备,实现中间业务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新常态;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对策
新常态背景下商业银行转型发展需求迫切,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成为各类商业银行需求业绩突破、增加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有效举措与探索。从目前银行业的发展情况看来,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范围与口径,业内不少专业人士也将中间业务称为表外业务或者收费业务,事实上这种叫法存在争议;在我国,关于中间业务的定义,仅有的官方文件为央行出台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在文件中提出了中间业务的初步划分依据,即指中间业务主要是那些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由于中间业务具有资本要素依赖低、投资经营风险小、与经济周期的匹配度较低等优势,在经济形势趋严的背景下,许多商业银行开始重视中间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一、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
1.利率市场化下存贷利差持续收窄,倒逼商业银行寻求新的营业利润增长点
利率市场化改革在我国推进了多年,现已在一定程度实现了利率的市场化定价,并且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资金融资的供求信息不对称加速消除,我国金融系统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会进一步深化,这对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来说是重大挑战。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多是依靠较为可观的存贷利率差,这也是人们常说“商业银行躺着赚钱”的缘由;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我国间接融资将面临着存贷利差快速收窄的局面,由此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将受到极大的抑制,商业银行必须寻求替代盈利差的新利润增长点,而在国内经济下行、实体经济不景气、国内外贸易形势不确定性较强的多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最佳策略是发展资本要素依赖低、投资经营风险小、与经济周期匹配度较低的中间业务。
2.金融持续开放下银行业竞争加剧,发展中间业务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方向
从国外商业银行发展历史及国际商业银行巨头的经营实践来看,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与业务竞争重点就是中间业务。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进驻我国各大城市,虽然当前国内银行凭借终端网点与品牌知名度优势,在被动负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但是随着外资银行进驻的时间增长、数量增多,金融持续开放将进一步刺激我国银行业的内外部竞争,从而商业银行都必须不遗余力的发展中间业务,成为各大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不过要重视的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还仅仅注重传统的中间业务发展,如留学生出国相关的跨境金融业务、电子支付结算、委托贷款业务以及资产托管业务等,而在交易类、衍生品创新类中间业务的发展相对滞后,这是国内外商业银行在发展中间业务时呈现的不同特征。总之,随着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从国外商业银行发展的经验来看,发展中间业务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方向。
3.金融脱媒趋势下经营模式落后,发展中间业务是转型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这实质上是我国金融脱媒进程的加速。在金融脱媒趋势下,金融服务信息不对称性降低、资金供需对接更高效、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体验更优质,故而传统商业银行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竞争态势。服务水平低、产品创新度不足、人才队伍储备不足等问题都困扰着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从国内外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看,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在15%-25%左右浮动,而国外大型商业银行基本实现了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40%-50%,这充分显示国外商业银行在经营的稳健性、抗风险能力方面具有更高的管理水平。当前国内商业银行之所以还能保持平稳的盈利能力,是由于国内银行业的垄断属性较强,国家给予的支持较大,但是随着金融脱媒的进一步发展,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是难以适应科技时代、信息时代的激烈竞争,因此,商业银行要抓紧经营模式的转型,发展中间业务是转型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二、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对策
基于对新常态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必要性的分析,结合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中间业务过程中面临的障碍,笔者认为商业银行要转变业务观念与经营模式来推动中间业务的持续发展,要结合资源禀赋与实际情况打造中间业务的拳头产品,要注重人才培育与人才引进来强化中间业务的人才储备。
1.转变业务观念与经营模式,重视中间业务的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占据绝对优势,故而商业银行的管理重点主要集中在资产与负债的管理上,重视对存款指标与贷款指标的考核,从而在资源分配、制度设计、人员配备等方面都围绕拉更多的存款与放更优质的贷款两个角度出发,中间业务的产品与服务创新观念不足,中间业务的类型偏少,对中间业务的认识比较浅显。在前文的分析中,我们提到在新常态背景下,利率市场化深化、金融去中介化加速、金融持续开放,传统的围绕存贷业务开展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已然行不通,必须要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具体的措施可以从三个方面考量。第一,要转变管理层与基层员工的业务观念,重视中间业务的学习,积极开展中间业务;第二,要重视对中间业务的资源投入,并给予一定的激励政策,引导员工积极开展中间业务;第三,要强化对员工中间业务的考核,重视中间业务的持续发展。
2.结合资源禀赋与实际情况,打造中间业务的拳头产品
由于中间业务的种类成千上万,加之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还不高,故而许多中间业务需求也并不持续,缺乏规模效益,因此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必须要结合资源禀赋与实际情况,打造中间业务的拳头产品。第一,商业银行要根据自身的经营资质、经营条件及客户需求情况,制定重点发展的中间业务类型,在形成相应经营目标的情况下,进一步完善具体的重点中间业务管理办法与运作流程,使得业务开展有目标、有章法、有保障;第二,打造中间业务的拳头产品要强调稳健的基础上鼓励创新,不能将中间业务变为发展表内业务的辅助手段,要提升中间业务的创新能力,唯有如此才真正具备中间业务的核心竞争力;第三,理论上中间业务是风险低与轻资产的业务,但是不代表中间业务没有风险,故而在打造中间业务拳头产品的时候必须要重视风险的防控,要梳理中间业务的合规管理流程,提升对中间业务的风险防范意识,真正实现中间业务的稳健发展;第四,在打造中间业务的拳头产品的过程中要重视传统中间业务与创新性中间业务的并重发展,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实现交易类、托管类、咨询顾问类、担保内、结算类等中间业务的共同发展。
3.注重人才培育与人才引进,加强中间业务的人才储备
通常来说,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对人员素质的要求较高,故而商业银行要想实现中间业务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注重人才培育与人才引进:第一,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比较重视传统中间业务的开展,对于交易类、创新性中间业务熟悉度不够,故而要強化现有员工对于交易类、创新性中间业务的学习与培训,要强化对中间业务的知识考核,使得前台展业员工真正懂中间业务,并且在激励约束机制下愿意做中间业务;第二,要注重对优秀中间业务人才的引入,注重外部优秀中间业务人才的引进,从业务发展的角度看商业银行既可以从国外金融领域吸引人才,也可以在我国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及信托等金融机构挖掘优质人才,强调中间业务人才的全面性,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与产品需求。
三、总结
总而言之,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新常态的背景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层面,利率市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商业银行依靠存贷款利差发展的黄金时代已然过去,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第二层面,随着世界全球化的持续推进与我国改革与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金融开放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商业银行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第三层面,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进一步推进了我国金融去中介化的进程,金融脱媒的趋势下,商业银行必须抓住机遇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新常态背景下商业银行必须要注重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具体落地执行对策包括但是不限于:转变业务观念、要结合自身资源禀赋、要注重综合性专业人才的培育与引进,真正实现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嘉鑫.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8(02).
[2]屈双双.商业银行个人中间业务挑战、机遇与发展路径探究[J].现代金融,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