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儿阶段小提琴教学策略研究

2018-03-04邱嘉佳

艺术评鉴 2018年23期
关键词:策略

邱嘉佳

摘要:少儿阶段是小提琴启蒙学习的重要阶段,而这一学龄段的孩子有着自己的学习和理解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遇到很多问题。如何将这些问题解决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值得思考的,本文将对少儿阶段小提琴教学所涉及到的相关内容进行策略方面地研究,并通过实践教学来不断验证该研究内容的可行性,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实践教学。

关键词:少儿阶段   小提琴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3-0090-03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少儿阶段的艺术投入和审美提升需求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小提琴作为乐器皇后更是被人们广泛喜爱。在少儿阶段的小提琴学习过程中,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一直是教师们重点研究和解决的对象,下面笔者结合自己教学中的认识进行尝试性阐述,希望能够对实践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少儿阶段小提琴教学内容策略

(一)合适的作品选择

小提琴是一种学习难度较大的乐器,对于少儿阶段的学生来说一些必要的基础练习更是略显枯燥乏味,这也直接或间接导致一些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后便放弃,也是困扰很多家长和教师的难题之一。在学习初期阶段,教材和作品选择是十分重要的,现在小提琴教材琳琅满目,但是作品基本都较为雷同,笔者建议,除了一些必要的练习曲目以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喜好来进行乐曲匹配。例如,学生在幼儿园或学校学习了某首歌曲,教师完全用简单的单音将歌曲演奏出来,并在每节课最后阶段分节进行教授,让歌曲通过小提琴形式表达出来,这样就能够让学生获得多种的艺术体验,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身份差异

受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身份是巨大的,甚至有些时候被视为是对立的,笔者认为在新时代的小提琴教育方面,应该打破这种界限,尤其是在教少儿阶段的学生时更需要注意。学生对教师的看法在尊重的角度上会包含一定的恐惧,差异悬殊的身份和略显居高临下的态度会一定程度上抹杀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意识。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两者之间更多的是一种朋友关系,在关系平等的情况下教师才能够得到学生最真实的反馈的,当然,这种关系要有一定的度的把握。教师可以用一些少儿能够听懂的语气来进行演奏技巧和作品内容的解释,也可以手把手的让学生进行第一视角的体验。以上方式更多的是要让教师能够进行角色上的自我转换,将传统的教与学的单纯关系用谈话、聊天、谈心的状态替代,让学生原本存在的恐惧心理得到平复,这样才能够没有负担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少儿阶段小提琴教学形式策略

(一)独立教学模式

独立教学通常被称为一对一教学,这也是少儿阶段小提琴教学形式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少儿阶段的小提琴学习往往是从最基础学起,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以及学生对于小提琴演奏的技巧掌握不尽相同,所以独立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让学生尽快掌握技巧,教师也能够精准的发现学生的优劣势。但是笔者认为,单一的独立教学模式存在一定弊端,即为少儿阶段小提琴学习应该以激发兴趣为主体,枯燥单一的基础联系会让少儿在一个只有示范演奏的范围内接触小提琴,对比性不强,成长轨迹也只能被教师监控,不利于学生本身自我审视。所以独立教学可以成为少儿学习阶段的主体但是不应该成为唯一的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教學方法和策略结合才能够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得到支持与帮助,摒弃掉学习中的盲目。

(二)集体教学模式

集体教学模式是近些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有效增强学生学习心理的一种方法。笔者在教学中应用发现,集体教学对于技巧的传授与提高没有传统的独立教学模式有效,但是从少儿学习的接受心理和肯定心理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首先,在同水平情况下,集体教学可以让学生以第三人称视角借代他人审视自我,清楚意识到“我”演奏中的长处与不足。其次,集体荣誉感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精神集中且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自我为主体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当教练的角色即可。最后,集体教学模式会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尤其是在教师以较高标准范围内的目的性达成方面,学生之间会产生良性的竞争以及合作意识,通过可合作作品来让学生共同成长,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不能独立完成的作品可以通过协同完成来获得满足感以免提高或持续学习兴趣。

(三)游戏教学模式

游戏是少儿阶段学习的主要动力和方法,小提琴也不例外。单纯的将乐谱上的音符转化为声音是需要过程的,但是一些枯燥的练习往往是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最主要的阻碍。少儿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接受往往比其他灌输内容更容易,也更加深刻,所以教师可以在各种阶段和内容的教学中加入一些游戏行为。例如节奏练习,可以用拍手—敲击—无声模拟等形式来完成,让学生产生一种常见的联想,这样就很容易的记住各种节奏型。再比如强弱练习,可以让学生将听到的强弱变化用他们最熟悉的方式画出来,可以是起伏的线条,也可以是不同的形状,当形成思维惯性后教师可以用学生熟悉的方式再画给学生,这样让学生从适合自我的角度去理解与学习会事半功倍。

三、少儿阶段小提琴教学行为策略

少儿阶段小提琴教学应该注重的不仅仅是技巧的传授,还要加强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这种培养是多方面的,可以通过一些行为来实现。

(一)公开活动

公开活动即为公开演出、比赛、互动等非课程形式的活动。实际上,此类活动对于社会教育来说比较普遍,但是存在一定的客观上的问题,在这里不进行相关讨论。但是,让少儿阶段的学生多参加此类活动益处是很大的。首先,公开场合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上台前为了达到效果进行更有效果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自我要求。其次,公开活动往往有观众,自我中心意识可以得到极大的满足,但是伴随而来的还有紧张和精神压力,绝大多数学生可以顶住压力来以高度集中的精神来完成公开活动,在获得奖励或表扬后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最后,笔者建议教师应该多组织一些非功利性的小范围的主题沙龙。例如开展以节奏为主题的小提琴演奏沙龙,让水平相近的学生演奏拿手的作品,并根据节奏主题进行经验分享,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表达意愿,还能够让教师有效的发现学生的长处与不足。

(二)组合演奏

组合演奏也是塑造少儿学习小提琴积极心理和增强学习兴趣的有效有段之一。组合演奏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同乐器的齐奏、合奏,多乐器间的合奏等,这就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学习水平来进行判断和匹配。就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组合演奏在各个阶段的使用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超过公开活动。组合演奏基础阶段为齐奏,若干名学生齐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团队意识以及精准找出问题所在,在这种情况下,从找到问题到解决问题效率是非常高的。合奏比齐奏更加复杂,但是更能够帮助在某些方面薄弱的学生产生意识,进而快速的进行修正与增强。

(三)讨论评价

少儿阶段学生已经产生自我意识形式,可以进行基本的讨论以及评价行为。实际上,讨论评价只是认知的一种外部表现和个人理解,真正反映的是他对演奏技术和作品内容的观点。笔者在进行集体教学的时候,小组讨论通常会放在定期的主题沙龙中。在这种公开活动中,学生首先要认真聆听别人的演奏,并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其他人的演奏进行分析,再通过自我认知来形成观点,最后通过语言组织来进行讨论评价。值得注意的是,评价的结果和内容并不是唯一目标,培养学生各种思维形式才是根本,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独立认知才能够从认识别人逐渐转化为认识自我,这样才能在平时的练习、演奏中不断的按照一定的標准进行约束,对阶段性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对于少儿阶段的小提琴教育来说,识谱和演奏技巧的教授问题并不是唯一的,如何能够提高学生的接受效率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管能动性也是值得每一位小提琴教师思考的。当然,各种创新的行为和模式都需要再不断的实践中去印证,而一些我们熟知的知名的教学办法也是要因人而异的,切莫一概而论。只有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和结构,才能够从多角度抓住学生学习特点,让学习小提琴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宋璐璐.温州市儿童小提琴学习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温州:温州大学,2011年.

[2]刘小薇.保定市业余小提琴教育调查与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10年.

[3]周晶.儿童小提琴集体课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赵鹏程.小提琴演奏技法及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大班美工区材料投放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凸显对比策略 促进数学思考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