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肝胆外科术后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效果分析
2018-03-04郭晓晶赵玲丽
郭晓晶 赵玲丽
【摘要】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肝胆外科术后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46例行常规护理的肝胆外科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46例行预见性护理干预的肝胆外科术后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及管道护理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导尿管、胃管、中心静脉置管及腹腔引流管等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观察组管道护理知识掌握程度较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肝胆外科术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提升患者管道护理知识水平。
【关键词】 肝胆外科;预见性护理;非计划性拔管;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8.06.022
肝胆外科术后患者置管期间的护理质量是置管护理中的重要内容,与患者的预后及生命安全密切相关,其中非计划性拔管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1~2]。非计划性拔管主要指插管脱落、未经医护人员同意而自行拔管及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的拔管现象,非计划性拔管事件一旦发生,将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还将增加医疗费用,增加院内感染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3~4]。本研究主要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肝胆外科术后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46例行常规护理的肝胆外科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46例行预见性护理干预的肝胆外科术后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26~75岁,平均(50.29±6.74)岁;其中留置4根管道33例,5~6根管道13例。观察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27~74岁,平均(49.86±6.63)岁;其中留置4根管道34例,5~6根管道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1.2 納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行肝胆外科相关手术;②术后均留置多根管道,包括氧气管、导尿管、中心静脉置管、胃管等;③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年龄<18周岁者;②精神障碍者;③依从性较差者。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确保导管固定良好、采取无菌操作、导管长度适宜、确保导管通畅、每日更换引流袋等;同时,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并对导管周围皮肤进行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方法如下:(1)病情评估。每天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对于高危人群,应做好预防非计划性拔管护理,制定完善的留置导管护理评分标准,并总结出可能引发非计划性拔管的相关危险因素,具体内容如下:①根据患者具体的意识状态进行评分;②根据患者的配合度、耐受情况等进行评分;③根据留置导管的部位、重要性等进行分类计分。若评分总分值≥5分,则导管滑脱风险较高。(2)术后带管患者每天参照《留置导管护理风险评分标准》进行安全护理评估。导管分类:Ⅰ类,①气管插管,②口鼻插管,③动脉插管,④T管;Ⅱ类,①双套管,②三腔管,③深静脉导管,④腹腔引流管,⑤造瘘管,⑥留置针;Ⅲ类,①氧气管,②导尿管,③胃管。上述每项1分。意识状态评分:①嗜睡1分,②意识模糊2分,③昏睡3分,④昏迷4分。不配合者加1分。当分值达到高危预警时,可在患者床头标注,并制定防脱管计划,正确固定导管,并保持相应的活动度,避免因患者牵拉脱出;密切关注导管情况,加强巡视,确保导管通畅,防止发生扭曲、牵拉、折叠、压迫等情况。(3)护理人员培训。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定期开展非计划性拔管护理不良事件防范的认知及技巧的活动,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与主动服务意识,规范各项护理流程,熟练掌握帮助患者翻身、搬运等技巧,避免发生非计划性拔管。(4)加强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向其强调留置导管的作用及重要性,并讲解活动注意事项及导管保护的方法,有效提升患者的认知水平,缓解患者负面心理,使其更加配合;已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患者,多存在躁动、不安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进行心理安抚,并遵医嘱给予镇痛、镇静药物,使患者保持安静,减轻患者不适感。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及管道护理知识掌握情况。①非计划性拔管主要包括氧气管、导尿管、胃管、中心静脉置管、腹腔引流管等。②管道护理知识于患者出院前利用本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进行判定,其Cronbachs α系数为0.768,重测信度为0.818,总分100分,其中掌握:≥85分;部分掌握:70~84分;未掌握:<70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分组资料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导尿管、胃管、中心静脉置管及腹腔引流管等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见表1。
2.2 两组管道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观察组管道护理知识掌握率较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与常规手术患者相比,多数行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存在更高的护理风险,这主要与患者的病情重、病情变化快、难以预见其发展等因素有关,且其非计划性拔管率也相对较高,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均带来较大负担[5~6]。导管护理风险评估表使管道护理过程更具规范化,且使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得到提升,进而有效改进护理工作质量[7]。
采取常规护理方式预防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因无法对患者进行有效评估及缺乏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应用效果较差[8~9]。观察组导尿管、胃管、中心静脉置管及腹腔引流管等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管道护理知识掌握程度较对照组高,表明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肝胆外科术后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效果显著。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主要利用导管护理风险评估表对患者评估,对于可能存在导管滑脱等现象的患者,应高度关注,加强巡视,并进行重点且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保障管道插管安全,尽可能预防及避免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10~11]。同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导管相关知识宣教,获得患者家属的理解与支持;利用风险评估表向患者及家属强调非计划性拔管风险及护理不当可能产生的后果,使其明确引流管护理在患者术后恢复中的重要性,提升患者及家属的认知水平及防范意识,改善其治疗及护理依从性,从而进一步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12~13]。刘彩云等[14]研究指出,采取预见性医疗护理措施是保证患者置管安全、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的有效手段。毕娟等人[15]研究指出,预见性护理流程可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均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肝胆外科术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提升患者管道护理知识水平。
参 考 文 献
[1] 段应龙,丁四清,张秋香,等.63例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分析及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10):1261-1264.
[2] 郑 玲,丁 福.肝胆外科32例PICC置管的护理经济效益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31):3736-3737.
[3] 潜 艳,曾铁英,董翠萍.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6):45-48.
[4] 袁 翠,张建霞,王玉英,等.集束化护理降低ICU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7):1592-1596.
[5] 韩 艳,魏丽丽.ICU患者非計划性拔管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5):598-602.
[6] 王 丹.预防中心静脉置管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新技术[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A02):126-130.
[7] 孙 莉,赵美玲,汤琳琳,等.自制手术患者护理风险评估表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6,31(20):37-39.
[8] 宋 艳,刘春梅,胡国艳,等.ICU老年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实用老年医学,2015,29(11):963-964.
[9] 李金梅,蒋玉梅,白晓静,等.导管脱落风险评估表在泌尿外科术后带管患者安全防范措施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A01):356-358.
[10] 樊 蔚.介入导管术中护理风险评估的应用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5,10(a02):1605-1606.
[11] 黄 玮.护理风险管理在肝胆外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5,32(6):503-505.
[12] 刘小玲,曾 丽.预见性护理方案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中作用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4):1659-1662.
[13] 徐 翠,张 静,谢嗣红,等.管道护理风险评估在肝胆手术患者导管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8):1128-1130.
[14] 刘彩云,何志娟,南 莎.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33):2629-2632.
[15] 毕 娟,唐丽梅,王 娟.预见性护理在预防神经内科ICU非计划性拔管中的效果评价[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5):528-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