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8-03-04卢彦春刘春杰卢彦永

右江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高龄并发症

卢彦春 刘春杰 卢彦永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的98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观察组49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速度等。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两组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峰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峰速度均较术前提高(P<0.01),观察组的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峰速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義(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9,P=0.02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均是高龄股骨颈骨折治疗的有效术式,其中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并发症少,利于促进断端愈合,但其却存在损伤较大的弊端,故临床术式选取时应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决定。

【关键词】 高龄;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症;骨折愈合质量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8.06.014

股骨颈骨折为骨科常见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近年来由于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该病临床患病率持续上升[1]。目前手术方法作为股骨颈骨折治疗的常用手段,多以髋关节置换术、内固定术式为主,经研究发现,高龄股骨颈骨折者应首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但由于髋关节置换术损伤较大,且高龄患者多合并多种并发症,极易增加手术治疗风险[2~3]。内固定手术操作简便、损伤较小,但其却对患者骨质要求较高,故临床上针对高龄患者采取上述何种术式治疗仍存在争议[4~5]。鉴于此,本研究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治疗的98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49例。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参与。观察组:男22例,女27例;年龄80~93岁,平均(84.93±2.04)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7 d,平均(3.62±1.04)d。对照组:男性23例,女26例;年龄80~92岁,平均(84.90±2.0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8 d,平均(3.65±1.02)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80岁,经影像学检查确诊;②均可耐受研究相关术式治疗;③伤前可自由活动,具备生活自理能力;④认知功能正常且无精神疾病者。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或伴有血液系统疾病者;②病理性骨折或多发骨折;③严重肝、肾功能不良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后行闭合复位,复位满意后将导针(3枚)于股骨头颈部植入,拧入空心螺钉(3枚),并将螺纹贴近骨折线近侧,若闭合复位无法取得满意的复位效果,则切开复位处理。观察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并保持健侧卧位,取前外侧切口入路,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逐层分离臀部肌肉,T形切开显露髋关节囊,随后实施截骨、修整处理,并将适宜假体植入,将引流管置于关节腔内,缝合切口。

1.4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峰速度等。术前、术后6个月时测定两组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峰速度,并随访观察下肢肿胀、下肢周围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依据Harris评分标准对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活动范围5分、畸形4分、疼痛44分、功能47分,依据得分分为优、良、可、差,分别对应评分为90~100分、80~89分、70~79分、<70分,记录两组优良病例,计算优良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W检验进行正态性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的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2.2 两组股静脉血流速度的比较

术前两组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峰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峰速度均较术前提高(P<0.0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2.3 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比较

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1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X线片检测结果。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出现并发症5例(下肢肿胀4例,深静脉血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20%(5/49);对照组出现并发症14例(下肢肿胀6例,下肢周围神经损伤、骨折不愈合各2例,深静脉血栓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14/4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9,P=0.02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作为髋部骨折常见类型,极易造成患者行动障碍,更为严重将诱发股骨头坏死,对患者健康、生存质量影响较大[6]。保守疗法为既往临床治疗中常用手段,但该疗法极易诱发坠积性肺炎、压疮、血栓等并发症,加之高龄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不利于骨折愈合与机体健康的恢复[7]。目前临床普遍认为,股骨颈骨折应优选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利于稳定骨折、解除患者病痛、促进机体功能恢复,但基于患者病理生理特点,采取何种术式治疗以最大限度促进骨折愈合、减轻对患者的不利损伤极为重要[8]。

目前主要手术治疗手段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其中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属于微创术式,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等优势,可通过空心钉的抗张力、抗压、抗旋转作用,而促使骨折端取得抗扭转稳定性,利于促进股骨头血供的重建与改善,加快骨折愈合,为目前内固定治疗中首选术式[9]。但实践发现,由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故内固定治疗难度较大,术后负载大,极易导致内固定物松动,影响内固定效果[10]。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利于快速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与关节稳定性,同时该术式对骨质要求不高,其针对股骨头坏死、骨折不愈合患者也较为适用,可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利于其早期功能锻炼[11]。与内固定术式相比,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并发症少,并可降低翻修率,但该术式操作复杂且治疗费用较高,极易对患者造成不利损伤,机体状况较差者耐受性较差[12]。本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少、手術时间长、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多,术后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峰速度相对较高,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均可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但较前者而言,后者创伤相对较大,但却可加快患者术后康复,促进血管重建,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临床实践发现,股骨头血供特殊,而股骨颈骨折将影响其正常血供,增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骨折不愈合发生风险,故通过测定术后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峰速度,对评估血管重建、血供恢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是高龄股骨颈骨折治疗中有效术式,其中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并发症少,利于促进断端愈合,但其却存在损伤较大的弊端,故临床术式选取时应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决定。

参 考 文 献

[1] 陈伟杰.浅议股骨颈骨折的损伤程度鉴定[J].法医学杂志,2015,31(6):474,477.

[2] 梁大伟,邓 辉,杨 毅,等.不同假体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6,37(5):67-70.

[3] 李尚仲,李 艳,闫新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原因探讨[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8):1038-1039.

[4] 林庆波.全髋关节置换与空心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中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功能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35):5583-5587.

[5] 徐 峥,李金龙.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与半髋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比较[J].实用骨科杂志,2015,21(12):1113-1116.

[6] 桂景雄,王小平,邓志成,等.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观察[J].创伤外科杂志,2015,17(4):367-368.

[7] 张英泽.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案选择策略与进展[J].中国骨伤,2015,28(9):781-783.

[8] 周 杨,张玉良,陆建强,等.70岁及以上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及非手术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6,35(6):626-628.

[9] 杨明轩,罗志强,刘昊楠,等.内固定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中期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10):1651-1655.

[10] 王志坤,余占洪,苏厂尧,等.后壁的完整性对中青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预后影响的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2):127-129.

[11] 张立志,高 杰,张志成,等.人工髋关节置换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骨伤,2018,31(2):103-110.

[12] 娄玉健,王秀会,陆耀刚,等.空心钉内固定与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10):1017-1020.

(收稿日期:2018-08-20 修回日期:2018-10-12)

猜你喜欢

股骨颈骨折高龄并发症
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前列腺剜除术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石台行
老年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的康复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差异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