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引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2018-03-04广西省贺州市平桂区公会镇大姚小学邱琼英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17期
关键词:现实生活创设儿童

广西省贺州市平桂区公会镇大姚小学 邱琼英

一、情境的内涵与外延

情境教学的引入,是当今课堂教学有效而主要形式,但是究竟什么是“情境”,怎样使用才能使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这是每位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那么,什么是情境呢?教育学家乔纳森在《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中对情境是这样描述的:“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照物,帮助学习者将一个要探索的概念与熟悉的经验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经验来解释、说明,形成自己的知识。”

荷兰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也曾提出过关于情境的理论,他认为情境可以是以下几种:场所、故事、设计、主题、剪辑。根据上面的叙述,我们发现作为课堂教学的“情境”,应具备生活性、趣味性和问题性这三个方面的特征。

情境必须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现象,现实中的数学是由不同的环境所形成的,因此现实数学能成为儿童学习数学的基础。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数学问题,然而只有贴近儿童生活的问题才可以使他们感兴趣,兴趣是学习一切最好的老师,因此引入课堂情景更多的应该是儿童所关心的内容。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有效的和学生互动起来。

二、创设情境的一般方法

教学中巧妙地创设问题的情境,能吸引学生积极的投入,积极的的思考,这无疑是事半功倍的方法,一节课既是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的情感过程,当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的思考和发言时,你会发现他们一脸的灿烂和兴奋。这样的一堂课无疑是最成功的。在数学教学中,课题引入需要情境,解题教学需要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很多学生反映数学的单调和枯燥,实际上,问题创设的好,吸引学生积极的参与和主动的学习,他们会体味到数学的美和趣味。假设情境的方法一般可以从下面的几个方面进行。

1.利用和现实生活中的现象类比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

2.对老问题进行延伸来创设问题情境。

3.利用联想来创设问题情境。

4.利用简单的数学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

5.利用数学材料来创设问题情境。

6.利用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来创设问题情境。

三、“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的作用

1.情境能帮助儿童获得积极的情感

在熟悉的环境作用下,儿童更容易将自己的情感投入进去,所以情境引入教学就是为了能充分利用孩子这一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情感的纽带作用和驱动作用,以能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的生活场景为基础,提高孩子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儿童的数学学习成为他们自愿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2.情境的引入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使他们主动地去学习

对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有了好奇心,才会主动地对事物提出问题,对问题的探讨产生兴趣,而这种兴趣能激发出儿童解决问题的毅力。所以好奇心是一种推动孩子自主学习的主要动力。有实验已表明,情境是否引入小学课堂,与儿童的学习态度的改变呈显著的相关性。情境引入提供了孩子兴趣的开始,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的许多场景充满着数学知识。在好奇心的推动之下,通过对这类场景的探究,使孩子能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并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情境引入使孩子从形象的思维过渡到抽象性、逻辑性

情境引入课堂符合儿童“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的数学学习的特点。孩子都是通过探索他们自己的生活世界来了解并获得数学学习的。例如:他们通过在日常生活中数各种物品,形成了初步的对数的认识;通过摆弄各种积木形成了初步的有关图形的认识。他们都是通过观察大量生动的形象,通过触摸各种实物,去建立有关“数”与“形”的认识。所以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已经有着许多关于数学的经验,以及关于数学活动的经验,通过引入情境使学生把抽象的数学和现实生活相结合,这就是一个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的过程。

4.情境能够拓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我们将情境引入数学课堂,还能够起到加深和拓展学生对知识理解的作用。例如,在进行乘法教学时,教师往往喜欢将“1辆汽车4个轮子,2辆汽车几个轮子?”“1只小兔4条腿,5只兔子几条腿?”的情境引入课堂。通过对这类情境的操作,学生会发现乘法所表示的这两个集合之间的一与多的关系是不变的。虽然在这两个集合中所加入的元素数量不同,但是这两个集合中的元素的个数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样就使学生初步理解“比率”的意义。同时,由于情境中两个变量是一起变化的,且这种变化是因果关系的,其中又隐含了“倍数”的含义。

5.情境的引入能够帮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孩子了解到数学是通过世纪生活来学习的,与自己的生活紧密联系的。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是把抽象的数学与儿童的现实生活构建一种联系,帮助儿童形成数学产生于实际生活,必然要回归到现实生活的意识。情境在这方面的作用是很大的。

将情境引入课堂,就是将儿童要学习的知识蕴含在以情境为背景下的问题之中,由于情境往往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因此儿童就能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随着对情境中所蕴含的问题进行不断地表征,儿童会运用已有的经验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实施此方案。期间,儿童会逐渐体会到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久而久之,儿童会比较愿意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即儿童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会有所提高。

综上所述,情境可以使学生有如临其境的感觉,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思维,同时又能拓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并逐渐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将情境引入小学数学课堂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以及数学学习特点,在适当的时候将情境引入小学数学课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现实生活创设儿童
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假期归来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不等式创新题荟萃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