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庭影响青少年体育参与的探讨
2018-03-04张玮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校本部河南郑州450000
□ 张玮(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校本部)河南 郑州 450000)
1、引言
青少年正值身体发育的黄金阶段,青少年的体育参与行为对于自身的自身身体增长发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亚洲则国雄于亚洲”,青少年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祖国的接班人,毛泽东中也提出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青少年不注重体育活动的参与,身体状况不健康,那么这不仅对于自身的成长不利,对于整个国家的进步也会产生一定影响,毛泽东中也提出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是参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所以青少年的体育参与状况十分重要。影响青少年体育参与行为的因素众多:个人因素、校园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家庭因素等,本文主要关注于家庭因素对于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影响,也期望本文的一些观点和建议能够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处有益的研究理路。
2、家庭影响青少年体育参与研究的重要性
2.1、体育强国建设的需要
21世纪以来,我国已经成为了一个体育大国,并且逐渐在朝体育强国的道路上迈进,我国在奥运会上屡创佳绩,各项体育赛事的成绩也都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近些年来不断有媒体报道我国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新闻消息,由于物质条件变好,青少年在饮食方面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越来越多,同时受电子产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沉迷于手机、电脑,对于体育锻炼不能够足够重视,这些问题同时也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2010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许多政策来促进和激励青少年的体育参与,通过对青少年体育参与行为的研究,能够推进青少年的体育锻炼意识,更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激励措施,推进我国体育强国的建设。
2.2、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体育活动不仅仅能够提升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综合素质都发挥着积极作用。青少年通过体育锻炼。能够有效的提升自我效能,而自我效能的提升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自信心和幸福感。现代社会中人们处于一个超快的生活节奏,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和负担越来越重,同时现代物质水平的提升,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精神的富有,注重幸福感的获得,而青少年若能够通过体育锻炼来提升自身的幸福感和自信心,这无疑对于他们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会产生很大的正面作用,当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提升了,自然就实现了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了。
2.3、良好家风建设的需要
受社会结构和社会传统的影响,我国自古以来就很注重“家”这一概念,中国人有很浓重的家庭情怀,和谐的家庭氛围建设是每个国人都期望获得的。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家风”的理念,“家风”的内涵十分丰富,而通过家庭教育来实现青少年体育参与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不仅仅能够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在这一过程中,整个家庭的气氛和风气都会得到优化,青少年不仅仅要在学校进行学习,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也十分重要,所以,通过家庭教育来促进青少年的体育参与,对于整个家风的建设又有着积极作用。
3、影响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家庭因素
3.1、家庭对于体育的态度因素
青少年的体育参与行为最容易收到整个家庭对体育的态度的影响,当父母对于体育活动比较感兴趣时,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许多运动员的父母都是运动员,许多运动员也都会注重对孩子体育锻炼的培养,所以,如果父母或者家庭中有其他成员热爱体育参与时,青少年自然会更多的受其影响,投入到体育锻炼之中。另外,父母对于体育参与的情感态度也会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体育参与行为,比如即使在父母很少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下,如果父母对于孩子的体育参与行为能够给与一定的鼓励和支持,那么也必将增加青少年的体育参与的积极性。
3.2、家庭经济条件因素
家庭经济是一个相对隐性的因素,但其实这一因素在潜移默化之中深刻的影响着青少年的体育参与行为。首先,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能够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体育设备和器材这就为青少年的体育参与的多样性奠定了基础,青少年可以通过不断的尝试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来不断增加自身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而如果家庭条件比较差,可能父母不能够完全满足孩子的体育器材设备的需求,这样以来就会大大降低青少年的体育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家庭经济条件会与居住环境直接相关,居住环境会对青少年的体育参与带来很大的影响。当居住环境的各项设施比较健全,各类运动场地比较丰富完善时,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就会越高涨。反之,如果居住环境比较差,比如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由于缺少运动场地,自然就会遏止住青少年的体育参与积极性。在我国,地区和城乡之间体育设施和经费投入不平衡,使得不同地区的人们体育参与的情况差异较大。特别是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或意识落后,几乎没有任何体育设施,农村孩子显然缺少体育参与的必要条件。而发达城市的体育设施和场地比较充足,体育娱乐及健身俱乐部种类繁多,所以发达城市的孩子体育活动的客观资源比农村地区的孩子更充沛。体育活动参与的机会也更多。
4、建议与对策
4.1、提升家庭教育中对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培养意识
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对于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培养的重视程度普遍不足,突出体现在体育参与教育的缺失等方面。我们知道,意识是一切行动的前提和基础,所以要想提升数学创新教学的水平和能力,就必须树立起相关的意识,如果没有树立起一个较强的数学创新教学意识,那么再多的举措实施都是没有意义的。只有提高了相关意识,在实际的行动方面才会更有动力,才能够获取更好的效果。家庭教育中一些相对隐晦的因素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青少年的体育参与行为,但同时,家长也应该在一些显性的方面提升对孩子体育参与的教育,不应该一味地让孩子埋头于学习,要认识到劳逸结合的重要性,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孩子身体发育和人格成长的重要性。
4.2、尊重性别差异,量体裁衣培养
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男女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差异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中学阶段,男女生在体育活动兴趣上会存在差异性。男生比女生对体育活动更感兴趣。这其中的原因既包括生理因素、文化因素又包括心理因素。男女生的肌肉力量、爆发力和耐力都存在着差异。我们的文化也常用花容月貌、闭花羞月等词汇来强化女生的信条,以至于她们对体育活动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心理上,男女生的认知和自我也存在着差异。基础行为心理学建议,对在体育活动中存在意向偏差的学生,应采用功能分析上的环境改造、效果调控以及技能训练等手段。具体到方法,较为适用的可概括为体育美学熏陶法、大众媒介推荐法、主流文化倡导法、体育效能昭示法等。家长应该更为重视女生的体育习惯的培养,多鼓励女生参加体育活动,在思想上,给女生树立更多健康的生活观。
4.3、为青少年心理减压,让体育成为习惯
当下的社会环境中,青少年的各类考试竞争激烈,录取分数较高,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很好的身心健康保证,那么学习的状态和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处在升学期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体育活动的时候,因为,他们在这个阶段心理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身体也比较疲惫,且繁重的学业负担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身心负担。所以,体育活动恰恰为中学生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放松手段,体育锻炼除了增强体质,还可以发泄负面情绪。越是学习紧张之时,越要为运用运动方式为学生的身心减压。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应该让学生劳逸结合,这样既能提升孩子的体育活动水平又能让孩子拥有更好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质量。
4.4、开放和规划并进,为青少年体育锻炼提供机会
目前我国的体育设施和场馆的建设等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划,所以要提升青少年的体育参与积极性,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高校、体育馆等一些体育场地、设施资源很丰富的部分应该多开放一些体育场馆,这样可以为青少年体育锻炼奠定客观基础。多方积极作为从而促进更多体育场馆的开放与使用。积极鼓励青少年俱乐部和初中生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在促进学生参加校外体育活动的方面的作用,为广大初中生参加校外体育创造良好的条件。有条件的可以去新建、扩建学校的体育场地,或者合理规划和配置现有的体育资源,在场地有限的情况下可以按照体育项目将场地按区域划分,有些区域可以合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