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下社区体育发展的策略研究

2018-03-04毕建军殷立玉潍坊科技学院山东潍坊6700寿光市建桥中学山东潍坊67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全民社区时代

□ 毕建军 殷立玉(.潍坊科技学院 山东 潍坊 6700;.寿光市建桥中学 山东 潍坊 6700)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提高,民众逐渐从原来的满足温饱转向精神需求的满足,更加注重精神建设与体质健康,全民健身活动全面开启。《全民健身计划刚要》中提出,要把社区体育建设作为群众体育发展的基础工作。以每个社区为中心,进行体育工作开展。但目前我国在社区体育建设中遇到瓶颈,本文我们以社区体育现存问题及发展策略为核心进行探讨研究,为社区体育工作落实提供助力。

1、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

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通过深入了解十八大以来的党的历史成就,做出中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要判断。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听党指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时代同样赋予我们新的历史使命。新时代我们应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体系,在过去一算时间,我们一直在强调中国梦,而中国梦的支撑需要更多体魄强健的军人去守护,所以提高民众体质,打造全民健身的风潮有助于中国梦的开展。城市社区体育,便是全民增强体质的有效途径。

社区体育是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常与竞技类体育项目有所区分,竞技体育一般是指以竞技为主的体育训练,而社区体育具有更高的自由度,体育爱好者以健康娱乐为目的,散心休闲,还可以丰富课余生活,进行多种多样的趣味活动。

虽然社区体育因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以黑马之势窜出,但在城市社区体育建设方面,我们也遇到了诸多瓶颈。首先是设施问题,在社区体育中,设施因使用频率低,我们无法实现齐全的设备。其次,社区组织活动者缺失,没有人去组织大家参与社区体育活动。最后,民众的体育意识缺失,大家每天面对电脑、手机而放弃运动,对社区体育弃若敝屣。

2、当前社区体育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之前的研究中,我们已经对社区体育的现状进行简单介绍,在目前的社区体育发展进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我们将对当前社区体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一一分析,以便寻求解决策略。

2.1、社区体育缺乏组织领导者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居民的体育娱乐项目都是自发性行为,部分人因其工作或生活的压力过大而进行的体育运动,其目的一般是为了适当舒缓压力,放松心情。另有部分居民则是以健身为兴趣,喜爱体育运动。但不论是哪一种,都属于个人性的运动,并没有组织者与管理者。

社区体育具有独特的环境因素与人员优势,但在建立社区体育体制时,并没有考虑到更为丰富的体育活动形式,也并未将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去做,故此在社区工作中,社区体育工作并没有受到重视。管理工作流于表面,没有人愿意充当组织者的角色,致使社区真正意义上的体育项目只有广场舞。

2.2、社区体育硬件设施缺失

在排除一些列主观因素后,我们还应该考量客观因素。在社区体育建设发展中,我们面临着另一个巨大的难题,社区体育硬件设施不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留意到,各居民小区都建起了绿化,建立休闲小广场并配备一系列的基础体育运动设施,如双杠、漫步机、天梯等。但这些基本的健身器材只能满足部分人的需求,对于大多数运动者来说,其作用聊胜于无。

若现实现全民健身,创建健康城市,我们必须满足民众的基本体育设施要求,如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馆等。在大量调查走访后,我们不难发现,在客观因素条件下,大部分居民因受到健身器材与场地的制约而放弃运动。对于目前形势而言,国家在不断加强健康文化教育,提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故此,提高社区体育建设经费,构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势在必行的。

2.3、社区体育成本高且宣传度不足

对于社区体育在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建设运动场地、提供运动健身器材、聘请专业体育指导教师,这样一系列的工作需要充足的经费作为支撑。而作为社区工作,我们的宗旨是为百姓服务,一切工作都是福利性质。并且在社区基础健身设施安装完毕后,后续的养护工作同样需要社区承担,这无形中对社区体育工作加大难度。与此同时,我们对多个社区近百位民众进行问卷调查,据不完全统计,受访者中21%并不了解社区体育,47%的受访者则表示大概了解社区体育,但其准大部分人并未参加过社区体育活动,部分人则表示并不知道社区的体育活动中心的存在。

结合上述数据,我国社区体育的投入产出比例严重失衡,投入资金居高不下,但其宣传效果却并未跟上建设的步伐。

2.4、社区体育法制建设欠缺

为深彻贯彻全民健身,打造新时代的健康城市的战略思想,我国颁布了《全民健身条例》,旨在打造体育法制建设的新目标。法律的制定在一定层面上加深了我国社区体育建设的发展进程,但实际实施情况并不容乐观。社区工作人体对体育法律方面认知缺失,造成执法宽松,违法不咎的局面,成为社区体育发展的阻碍。

另一方面,我国体育法律法规仍处于制定修改期,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在基础设施建设、运动道路规划等方面并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故此造成社区体育发展缓慢的现状。

3、对新时代下社区体育发展的若干构想

通过以上一系列针对现阶段社区体育发展问题的分析,结合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我们对社区体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展开以下构想。

3.1、新时代下社区基本健身设施的建设

针对于上文中运动设施不足的问题,我们寻求两种解决方式,共同解决。首先,我们应顺应新时代的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设社区专属的体育场馆,根据各年龄段的不同需求,购买基本的健身器材,并努力推动社区体育场馆向全社会开放,已达到我们新时达对于全民健身的要求。

另外,我们可以运用其他资源解决。根据目前现有数据来看,我国的足球场、篮球场等大型体育场馆绝大多数为校园所有,据统计我国校园体育场拥有量占整体体育场数量的60%,这就意味着开放学校体育场馆资源能够有效缓解社区资源不足的难题,并且可以降低社区体育设施购置的费用,降低成本。所以,我们鼓励和提倡学校体育设施在非教学时间内、一定范围内向社会开,共同建设新时代下资源共享型的社区体育发展,共建全民运动的健康城市。

3.2、建立新时代下的社区体育设施政策性融资机制

众所周知,对于社区体育建设发展的各种开销,一直在由政府买单,但是社区建设正在不断晚上,社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越来越大的体育建设支出已超出政府财政的负荷能力,无法提供更加完善的社区体育各项建设。

在这一环境下,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优秀经验,以国家对企业的优惠政策,置换企业对社区体育建设的资金支持或者场馆捐赠。这种方式既可以满足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紧缺,无法满足民众要求的尴尬,也能缓解企业在政府税收等方面的压力。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采取基金信托或者发布债券等金融手段。政府可以委托金融机构,建立社区体育建设专项基金,由基金经理人进行管理,以其盈利来建设新时代下目标型社区体育建设。

3.3、加强新时代下社区体育的法制建设

中国一直是一个讲求法治的社会,倡导大家懂法、守法、尊法。1995年我国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这标志着我国的体育事业正式进入法制时代,自此后,中国陆续颁布了多项法律法规,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情况对体育行业的发展做出要求。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也为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环境。但在实际法律条文执行中,我们会发现徇私枉法现象屡见不鲜,对法律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法制建设的口号形同虚设,全民健身计划很难开展。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积极寻求政府部门帮助,对于已经发现的执法不严、违法不咎的行为必须严肃处理,法律是普通民众维护个人权益的有效手段,不能因个人的好恶而忽视法律的重要性。其次,我们应不断加速完善社区体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全民健身路径的研究,体育设施使用办法的研究等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环节,应尽快提上日程,以免阻碍新时代下社区体育法制建设的进行。

3.4、倡导新时代下社区体育活动组织管理的志愿者参与机制

一切社区活动的基础都是人的活动,所以在新时代下建设社区体育的前提,应该对组织者、管理者、执行者由明确分工,以民众的意愿为转移。然而社区体育的运动精神单靠工作人员是不够的,需招募可以不计报酬、不求回报的义务劳动的志愿者。如长跑爱好者会选择去做马拉松的志愿者,爱心人士会去敬老院、孤儿院充当长期志愿义工。

社区体育志愿者的存在意义有两点:其一、社区的工作繁琐碎,并没有太多时间去专注于体育模块,此刻我们的志愿者们便可以充当社区体育管理者的角色,自发的去开展一系列有益于传播体育精神的活动,自发管理的方式可以减轻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第二、只有志趣相投的人,才能互相吸引,志愿者也是相同道理,一群喜欢体育的人在宣传中才更具吸引力。另外,我们要更贴近社会前沿,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把更多主流的运动带给大家。志愿者中大多都是年轻人,他们是祖国的新鲜血液,对全民运动有着更精准的理解。所以我们倡导让志愿者参与到社区体育活动组织管理中来。

3.5、加强新时代下的社区体育宣传力度

在社区体育现有问题中,我们曾提到投入成本过高但宣传问题却并不尽人意,对于这一问题,笔者层反复推敲,认为我们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只有人人皆知的活动,才能实现众人参与的结果。首先以社区为主办方,创建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借以集合各类体育爱好者扩散宣传。其次户外形象宣传,如户外大牌投放、地铁站广告位投放等。再次网络宣传,社区体育的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平台、区域大号、自媒体以及互联网贴片广告等。最后,在各类纸质媒,如区域官方报社等进行宣传。

官方通过各种渠道的宣传,加强民众对体育运动的理解,增加民众参与度已达到提升居民身体体质的目的。

4、总结

新时代新形势下的社会体育发展无法剥离社区体育的建设,虽然目前我国的社区体育还不够完善,在各方面都有许多瑕疵,管理体制缺失、运营经费不足、居民接受度不高等。但瑕不掩瑜,这些不足无法抹煞社区体育在加快社区建设,培养社区群众体育意识等积极意义。故此,我们应建设完善社区体育的管理体系,借鉴经验弥补不足,不断发展新时代下的社区体育事业。

猜你喜欢

全民社区时代
全民·爱·阅读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可持续全民医保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