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太原青阳河北汉太惠妃墓发掘简报

2018-03-04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考古与文物 2018年6期
关键词:前室墓志墓葬

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2009年12月26日,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接到报告后,当即派遣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当时墓葬已被扰动,现场征缴凿有五方孔的青石一块,该青石与太原晋祠宾馆后晋王小娘子墓出土志石相类。随后,我所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至2010年1月17日,墓葬清理完毕,为北汉墓葬1座(2009TYQYHM1),现简报如下:

一、地理位置

青阳河北汉太惠妃墓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青阳河村村北,南距青阳河村村委会252米,甬道处坐标为N37°40′39.4′、E112°24′17.4″,H831米。

墓葬所在的青阳河村位于悬瓮山前缓坡地带,G5高速公路、S039公路从村东穿过。青阳河村东北距现太原市约25公里、东北距现暂定为唐五代时期晋阳古城西南城角的南城角村约7.3公里。北为牛家口村,东北为王郭村,西南为黄楼村(图一)。

二、墓葬形制

墓葬坐北朝南,方向180°。由墓道、甬道、前室、过道、后室组成(图二)。

图一 北汉太惠妃墓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二 北汉太惠妃墓墓葬平、剖面图

墓道 在施工中已被破坏,形制与尺寸不详。但是从残留痕迹可知,墓道内填土为“花土”,土质较疏松,未经过夯打。

甬道 石砌,东西1.16、南北1.7米,直壁1.66米处起券,券高0.34米。甬道两侧各绘有门吏图1幅。

前室 石砌,平面呈圆形,直径4.16、通高4.02米。前室北侧有石砌棺床。棺床石砌,中部有腰坑,棺床束腰处雕刻有壸门。前室穹窿顶正中封口部,置一圆形榫口状大石,向下(墓室)一面雕刻有莲花,中间雕呈“银锭形”纽,纽有穿。穹窿顶施有白灰,上部绘有天象图;下部绘有青龙、白虎、玄武、朱雀等四神图;四神图之下近直壁处有32组对鸟图。前室顶部有一盗洞,盗洞不规则。因北汉王太惠妃墓前室墓顶上部有现代墓葬,故未解剖盗洞。墓葬前室系大开挖后制作完成的。前室墓底距地表约11米,出土墓志、塔式罐等遗物。

前室北壁正中高0.72、宽1米的二层条石已被人为地放倒在棺床之上。条石之北有一东西宽1.35~1.51、高1.3~1.6、南北深3.56米的过道。过道南端有0.1~0.38米不规则石块垒砌的封门,封门残高0.5米;封门北侧有石质门槛。门槛北侧1.7米有不规则石块垒砌的封门,封门南北宽0.96、残高0.4米。过道南高北低,落差为0.86米,方向198°。过道系穿凿山石形成的,四壁十分粗糙、未经凿平处理。

后室深入山体,呈不规则形状,南北长2.7、东西宽2.36、高1.7米,后室亦未进行凿平处理且顶部已下沉。后室西侧置1木棺,棺内有尸骨1具。虽经盗扰,尸骨已散乱,但从迹象上分析,其为仰身直肢葬。后室未发现随葬品,仅出土装饰木棺的残铜饰件。

图三 甬道西侧门吏图

图四 甬道东侧门吏图

图五 天象图

三、墓室壁画

1.门吏图 绘于甬道两侧。均为男性。西侧男吏头戴黑色直脚幞头,身着红色圆领广袖缺胯袍,后襟垂地,前襟扎进缂带,白色内衬下摆装饰五瓣花卉纹,脚穿长黝靴。作叉手侍立状:两手交握,一大拇指呈上翘状(图三)。东侧男吏除所着缺胯袍为白色、内衬下摆装饰金钱纹外,形象与装束与前述男吏基本相同,亦作叉手侍立状(图四)。两门吏皆无胡须,可能是宦者形象。

2.天象图 绘于前室穹窿顶。该壁画内容简洁,灰色底上以蜿蜒的银河为界,将穹窿顶分为两大部分,一侧绘制白色圆形图案,代表月亮;另一侧绘制红色圆形图案,代表太阳。该壁画未见明显的星象图,且太阳与月亮的位置也并不对称,当是一种象征性的天象(图五)。

3.四神图 天象图之下为四神图,相邻图像间以彩色流云为界。

青龙图 位于墓顶东侧。青龙立于祥云之上,头部上扬,颈后红色鬃鬣及四肢关节处毛发飞扬,似随风飘摇。身尾细长似蛇,满布蓝色龙鳞。足似鹰爪,孔武有力(封二,1)。

朱雀图 位于墓顶南侧。朱雀立于祥云之上。人面鹰嘴,双目圆睁,头顶高大花冠,头后有火焰形背光。巨翅舒展,足如鹰爪,翅膀的羽毛由内而外分为三层,分别用白、红、灰不同的颜色渲染(封二,2)。

白虎图 位于墓顶西侧。白虎四足踏于祥云之上,自上而下呈俯冲之势,怒目圆睁,头顶一角,颈后红色鬃鬣及四肢关节处毛发随风飞扬。身体细长,尾部为波浪形。用黑色线条和色块表现虎身纹路。整体形象、装饰与青龙图类似(封三,1)。

玄武图 位于墓顶北侧。玄武立于祥云之上。由龟、蛇两种动物组合。龟背甲清晰可见,回首仰望,头似龙,短尾。这种头尾似龙,身为龟形的“龙龟”形象,表现的可能是龙生九子之赑屃的形象。蛇全身白褐相间,紧紧缠绕龟腹两圈后,尾部交于蛇颈,蛇口大张,朝向下方的龟首(封三,2)。

4.对鸟图 四神图之下为对鸟图。对鸟绘制于赭红色椭圆形框内,绕墓壁一周形成连续花纹带。两只鸟相对而立于覆莲台之上,翅羽舒展(图六)。

图六 对鸟图

四、出土遗物

该墓仅残存墓志1合、陶塔式罐 2件。

陶塔式罐 2件。形制基本相同。标本2009TYQYHM1:1,平口,圆唇,球形腹,喇叭足。内部中空,口径12.8、腹径28.8、底径24.4、通高49.6厘米(图七,1;图八)。标本2009TYQYHM1:2,底残(图七,2).

图七 墓葬出土陶塔式罐

图八 陶塔式罐

墓志 1合。标本2009TYQYHM1:3,青石质,由志盖、志石扣合而成。盖为盝顶,方形,顶边长37.5、底边长64厘米;志石方形,边长64厘米。盖面顶部阴刻两行篆书“故太惠妃墓志”6字,其四周有阴刻八卦图案。四刹线刻十二幅人像(图九)。志石阴刻行书志文,志石楷书,23行,行22~31字,计605字(图一〇):

图九 墓志盖拓片(约¼)

朝散大夫行尚书工部员外郎知 制诰柱国臣裴自成奉 勅撰 /

翰林待 诏朝散大夫太子右赞善大夫臣达奚真奉 勅书 /

辛未岁孟秋月十有三日, 皇上恭临便殿,遽 诏词臣,谓之曰: 朕有/保母,梦奠殷楹,灾罹晋竖,药亏瞑眩,疾致弥留,俄从逝水之游,共悼终天之诀。/自当奄弃,恒切凄凉,乃兴封树之工,用报 劬劳之庆。仍欲刊其遗烈,秘于/佳城,贵全北首之仪,豫拟东陵之变。于是臣俯伏承 命,退而述云:粤/若婺女腾英,俨朝天极,嫦娥凝质,高步桂宫。仰在户以何偕,谅结缡而莫比。/征斯盛事,雅属贞规。 夫人姓王氏,世为燕人,许史豪家,鼎钟贵族。蕴珪/璋之令德,嘉柔肃雍;挺芣苡之芳姿,婉娩淑慎。暨逢 亨运,爰列掖庭。/夙宵伸奉 上之勤,动静展逮下之惠。克扶内政,独异中闺。求贤审官,志可/符于卷耳;尊师重傅,礼甚洽于葛覃。虽位未正于四妃,且功寔超于十乱。洎 /皇上继登大宝,绍统中区,弥陈燕翼之谋,务赞 龙兴之祚。懿范具标于/彤管,殊庸迥震于金铺。 皇上乃命出纶,俾行启国,即于天会十二年授齐/国太夫人,显拜分封之祑,盖酬 鞠毓之恩。慈训六宮,出处仪同于启母;恭迎/万乘,揖让礼别其周姜。无何,方偶休期,倏婴美疹,不周之风既至,待晞之露/宁存。即去天会十五年七月一日薨於中寢,享年五十有七。蕙谢兰殂,徒延/令迹;钟鸣漏尽,莫复遗音。共切茹荼,咸停相杵, 皇上辍视朝三日。即以其/年七月二十八日迁葬于晋阳县晋安乡,礼也。仍追赠太惠妃。素车白马,嫔御/如云,列树丰碑,山川共古。既尽饰终之礼,宜传不朽之辞。乃为铭曰:/

图一〇 墓志拓片(约¼)

有邦媛兮惟坤之灵,作傅母兮 炎汉之庭。令仪克符兮四德,贞/操宛异兮三星。可同休兮天禄,宜永配兮地宁。岂疾在兮膏肓,致躬谢/兮窈冥。丹凤已归兮仙域,六珈空掩兮泉扃。 /

五、结语

1.据志文推测,墓主王氏为北汉开国皇帝刘崇的妃嫔,开会十五年(971年)去世时受赠“太惠妃”封号,享年57岁。该墓葬虽经盗扰,但是墓室壁画保存较为完整,墓葬纪年及墓主人主人身份明确,是太原地区发现较少且等级较高的五代时期墓葬,也是目前唯一一座经过科学发掘并公布资料的北汉墓葬,对于五代时期高等级墓葬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从已刊布的和文物部门掌握的资料看,山西各地发现或出土五代时期墓志或墓碑10余通(块)[1],经过科学发掘的五代时期墓葬有8座:分别是五代李克用墓 (908年)[2]、桀燕贾府君墓 (911~913年)[3]、后唐王公墓 (927年)[4]、后晋王氏小娘子墓 (937年)[5]、后汉尚洪迁墓 (949年)[6]、后汉王建立妻秦国太夫人田氏墓 (949年)[7]、北汉刘珣(何廷斌)墓 (961年)[8]和北汉太惠妃墓(971年)。

上述墓葬中,王建立墓据记载为土坑竖穴墓,出土石椁。其余7座墓中5座为砖室墓、2座为石室墓(另一座为李克用墓)。李克用墓、贾府君墓墓室为方形;王公墓、尚洪迁墓、刘珣(何廷斌)墓和北汉太惠妃墓墓室为圆形;王氏小娘子墓可归为不规则椭圆形(可能是六边形墓的雏形)。通过这几座五代时期墓葬的对比,可以看到太原地区这一时期墓葬形制由方形—圆形—六边、八边形变化的全过程。

3.太惠妃墓的后室深入山体,入口隐藏在前室石墙之后,应是为了避免墓主尸身遭到盗扰而采取的一种防盗措施。前室不仅绘制了精美的壁画,而且设置棺床并安置了塔式罐等葬具,是有意布设的“疑阵”。墓葬中设置“疑穴”的做法见于陕西蓝田吕氏家族墓地等,但在唐五代墓葬尚属首次报道,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1]a.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中)[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文中记录有太原市小店区的后唐李存进墓和后晋史匡翰墓;朔州市朔城区红壕头五代墓(传为后唐周德威墓);吕梁市汾阳市后晋相里金神道碑和交城县后唐张承业墓;长治市襄垣县传为李嗣昭墓和沁县传为周德威墓葬.b.王怀中,等.三晋石刻总目[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书中记录有长治地区长治县苏店镇南董村砖厂采集到的后汉乾祐二年(949年)“大汉故董府君墓志铭并序”,黎城县白岩山镇下元村采集到的后晋开运三年(946年)“晋故李府君墓志铭”,潞城县石梁乡南马庄村采集的后周广顺二年(952年)“唐故马府君铭记并序”;临汾地区浮山县夹榆村桑维翰墓碑(今已失)和永和县刘训墓碑(今已失);运城地区永济市孔谦及妻合葬墓志(今已失);晋中地区介休市采集的后梁乾化元年(911年)“大唐故宋府君墓志铭并序”。c.张希舜.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山西卷[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文中记录有出土于阳曲县连师乡相铺村的后晋何群政墓志。d.山西省平遥县的镇国寺还保存的北汉刘继钦碑。[2]李有成.李有成考古论文集[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188-206.

[3]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同西北郊五代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6(4):26-31.

[4]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内部资料.

[5]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山西太原晋祠后晋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8(2).

[6]渠传福.太原五代墓志释考[C]//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四).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7]晋华.五代王建立石棺与秦国太夫人墓志考[C]//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三).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

[8]同[6].

猜你喜欢

前室墓志墓葬
北朝至隋代墓葬文化的演变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辽代《韩德让墓志》疏解
南阳出土两方唐代墓志
墓葬中的女人
消防电梯的设置及防火要求研究
浅谈暖通消防设计施工要点
扬州胡场汉代墓葬
唐宋墓葬里的“四神”和天关、地轴
高层建筑消防配套加压送风防烟系统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