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2018-03-03苏晓珍

市场观察 2018年11期
关键词:当代价值马克思

苏晓珍

摘要: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的核心内容,该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生产的过程和实质。它是对马克思所处的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与工人间剥削与被剥削关系的专门论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过程,是人们對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实践应用,体现了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剩余价值论;当代价值

剩余价值是马克思一生中最伟大的两大发现之一。剩余价值论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础和核心,在其《资本论》撰写的最初稿件——《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①中首次得到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它的创立标志着马克思完成了对政治经济学领域的革命性更替。它使得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财产占有方式,以及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都得到了科学解释,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由此发展起来。

一、剩余价值

虽然威廉·汤普逊、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英国学者都对“剩余价值”概念进行过研究,但是,由于其自身的资产阶级局限性,这些学者并未探寻到剩余价值的本质和产生根源。马克思批判道,古典政治经济学差那么一点就能接触到剩余价值的本来面目了,只是它没有将这种观点自觉表述出来。“只要古典政治经济学附着在资产阶级的皮上,它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②”

在《手稿》的撰写中,马克思首先运用了“剩余价值”一词,准确地解释了“剩余价值”的含义。在马克思看来,“剩余价值总是超过等价物的价值”③。按照交换价值的一般概念来讲,剩余价值指的是工人阶级通过生产劳动物化到产品中的劳动时间即劳动量超过了资本家原本投资到生产中的资本各个组成部分所内含的劳动量,这种情况“只有当物化在劳动价格中的劳动小于用这种物化劳动所购买的活劳动时间时才是可能的”③。

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

马克思坚持站在工人无产阶级立场上,长期以唯物史观视阈审视各类经济现象,在批判的前提下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最终创立了自己的科学的剩余价值论。他首先建立了关于劳动价值的科学的理论,然后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货币向资本转化的基础和具体情形。随后,他详细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的形成过程、资本家榨取工人劳动剩余价值的内幕、剩余价值的转换形式,以及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工资的性质等内容。

剩余价值形成的基础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形成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并且,前者是后者存在的充分条件和必要前提。在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中,任何工业资本家在开展经济活动时都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来购买社会生产得以运行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虽然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但货币本身不是资本。货币转化为资本还需要一个中间环节:劳动力成为商品。而这个中间环节的实现必须满足以下条件:首先,雇佣工人作为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并有权将其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售;其次,除了自己的劳动力外,雇佣工人没有其他任何资本可以保障其生存,除非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劳动力作为商品,在使用价值上与一般商品的根本差异在于: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其价值的源泉。在货币掌握者购买到工人的劳动力这种商品后,他们不仅可以在生产和消费的环节收回他们在购买工人劳动力时所支付的货币价值,还可以获得一个增殖价值即剩余价值。通过这种方式,货币成为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即货币成为了资本。也就是说,资本家虽然只支付了一部分金钱用于购买劳动力这种可变资本,但实际上却创造了比工人的劳动力本身多出许多倍的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实质

雇佣工人创造但被资本家免费持有的价值即剩余价值。它是超出工人的劳动本身内含价值的价值。工人的价值取决于维持工人生产和繁殖的生活资料的成本,包括维持工人自己生命的成本,为资本家源源不断补充劳动力而生儿育女、养家糊口的费用,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提高劳动技能而必需的教育培训费用等。剩余价值恰恰是工人阶级创造的巨大价值体系的一部分,是超越工人阶级生存和发展以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的工作时间包括必要的劳动时间和剩余的劳动时间。工人通过生产劳动以生产出自身价值所耗费的时间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是资本家最初预付的购买了工人劳动力的价值,即可变资本。工人在必要的工作时间之外进行生产劳动、创造价值所耗费的时间则是剩余劳动时间。这期间所创造的是剩余价值,即产业利润。因此,工资仅代表了工人的劳动力的价值,它是由社会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工人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的成本。剩余价值是商品价值与劳动力价值之间的差额,它由工人阶级创造,是资本主义生产活动进行的直接动力,是资本主义社会利润的源泉和本质,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的奴役与剥削。

剩余价值的构成

在马克思看来,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存在的两种方式。“把工作日延长,使之超出工人只生产自己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的那个点,并由资本家占有这部分剩余劳动,这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④。绝对剩余价值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条件下,资本家从工人的劳动中获得的价值,这价值超出了他们在一定社会生产力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相反,资本家努力提高科技水平,相对缩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其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则是相对剩余价值。这两种剩余价值都是资本家对工人劳动的压榨。只不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家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增加相对剩余价值这种看似公正的方式来牟取利润。

剩余价值的分配和转化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工人根本没有权利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他们只能获得在其必要的劳动时间内创造的工资性收入。剩余价值只会在资产阶级中间按照“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原则,以工业、商业、银行、农业利润,利息,土地租金等形式进行再分配。因此,马克思批判道,以前的经济学理论往往将对剩余收益与实际的利润的考察混为一谈,以混淆大众视听,给实际的利润披上了神秘的外衣,主张实际的利润是各种不同的资本分享一般利润率份额的过程。通过对资产阶级经济学说进行的深入批判,马克思更加意识到将剩余价值与利润二者进行区分的必要性。他指出,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衍生和变形。两者实际上是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而剩余价值则是利润的基础和来源。因此,利润在本质上仍然是剩余价值。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的当代价值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实际上是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勞动力和剩余产品,资产阶级不能在没有付出代价的情况下占有它。在马克思的观念中,剩余价值是人类社会生产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剩余价值并非资本主义社会所独有。除了原始社会外,任何社会中人们的生产劳动都可以创造剩余价值。越高级的社会中,人们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的领域就越广,程度就越深。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素质提高了,他们劳动活动创造的剩余价值也就多了。只是因为每种社会形态中生产资料的归属者不同,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便被不同的社会阶所有而已。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能量的关键期,必须努力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为国家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如果人们的劳动没有创造剩余价值,每个人的生产劳动成果全都用于工人阶级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消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便无从发展,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更无法达到。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剩余价值不同于以往任何社会中人们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在公有制为主导的社会主义社会中,作为劳动者的工人和农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财富属于全体人民。工人创造的所有剩余价值一部分用于改善和提高个人及其家庭生活水平,另一部分则用于扩大再生产、基本设施投资建设等社会福利事业和公共积累。众所周知,在工农群众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大众在社会的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中创造的劳动价值都反馈给了人民,各个社会工业的投资组织者和工人阶级之间不存在剥削与被剥削的现象。这是社会主义社会与其他阶级社会在价值分配方面的根本区别,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关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我们要把握其理论精髓,不断推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之深化、创新与发展,探索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剩余价值论,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中的积极作用。

注释:

以下将《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统称为《手稿》。

①【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22页。

②【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22页。

③【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82页。

④【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杜1972年版,第557页。

猜你喜欢

当代价值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井冈山精神的当代意义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