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路径探析

2018-03-03张育广朱效传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年6期
关键词:保障体系终身教育志愿服务

张育广+朱效传

摘要:终身教育是20世纪下半叶诞生的教育新理念。将终身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其教育形式丰富多样,并有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内涵特征。以终身教育为理念,把志愿服务与大学生道德教育有效结合,使之成为大学生自我终身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体现。探索将志愿服务纳入终身教育体系、完善志愿服务法律和政策保障、加强社区学院建设、激发志愿者的内在动力等建设路径。

关键词:终身教育;志愿服务;保障体系;社区学院

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创并经由有关国际机构的提倡和推广,“终身教育”这一概念迅速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1970年,终身教育思想传入我国。通过学术界的研究与传播、政府部门的推动与实践,终身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教育价值取向,对教育实践尤其是成人教育的改革与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终身教育在教育的各个层面都有所介入,因此,该理念已经成为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重要现代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理念从家庭、学校、社会与自我教育四个方面,提出21世纪已进入全民学习的世纪,终身学习已渗入到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教育面临挑战。从现有的研究文献来看,终身教育的研究主题主要包括背景与发展历史、政策与制度保障、教育形式及特征、建设途径、基本理论研究、影响因素、国外研究情况、意义与重要性,等等。虽然在“教育形式及特征”的研究主题中,主要探讨终身教育与某一形式教育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等,但未涉及将志愿服务作为终身教育的形式进行研究和实践。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强化社会实践育人,建立健全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指“不以获取报酬为目的,自愿以自己的时间、知识和技能等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的公益性活动”。志愿精神体现了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是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志愿服务作为公民道德教育的传统载体,同时也是终身教育的重要实践手段和形式。在志愿服务中,志愿者奉行的志愿精神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充分体现了社会道德的最高要求——“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因此,本文分析了终身教育理念引入到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可行性及结合度,探索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实现自我终身教育的有效途径和主要实践手段。

一、终身教育理念的内涵分析

1965年12月,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成人教育会议上首次提出人的受教育活动不应呈现停滞状态,受教育期限应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终身教育”的概念正是由此外延发展。对终身教育的具体论述还包括“终身教育即指人所获的终生的教育及个人和社会生活全体教育的总和”;“终身教育包括教育的各个层面和范畴,既包括伴随生命周期的不断发展,又包括教育过程中内容与时间两个维度之间的有机内在联系”。

在我国的研究实践中,有观点认为:“终身教育的基础是个人一生的主动自愿学习,特征是个性化、多样化、非职业化学习,原则是成长发展的多样性。终身教育的本质是通过终身受教,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果一个社会有这样的理念倡导,那么将会形成全体公民时刻准备学习、投入激情学习、善于并能享受学习的制度,而整个社会也必为每人、每时、每刻学习而营造良好的氛围。”也有观点认为,终身教育的理念是“为使个人保持不断学习,提高素质,以保持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步,须向其提供终身有组织的学习机会”。当代学界对终身教育的普遍解释是:终身教育(lifelongeducation)是个人终其一生所接受教育的总和,是个人终生所接受的各类型教育的统一,终身教育贯穿教育的不同阶段,利用教育的不同方式,有学校系统教育,也有社会教育。终身教育主张社会能够为每一个人每时每刻接受教育提供必要知识和技能。

综合来讲,终身教育的内涵有五点。一是将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终身学习性是终身教育的最大特征,就是说这种教育理念要贯穿于人生的始终。它强调人的一生每个阶段都是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每个人一生的每时每刻都应该有接受教育和学习的可能。二是教育形式豐富多样。现代终身教育形式灵活多样,在时间上有长有短,在场所上有校内校外,在内容上有专业理论、工作技能、特种技巧等,在类型上有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等,组织形式上有研讨会、专题讲座、服务培训等、学历教育等。三是教育与社会联系紧密。终身教育可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变更专业、学科和教学内容,还可以体现在包括已退休的老人在内的及已进入社会劳动系统的成人,都能够利用学校或社会提供的开放式学习条件进行学习,使教育社会化;同时在社会教育化方面,终身教育接受者可以通过大众传媒选择教育内容,图书馆、科技馆、电影、报刊等机构媒体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四是教育内容全面。终身教育的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价值观、品德和自我形象设计等多方面的教育与学习,其外延可以扩展到社会各层面,并保持连续性。除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终身教育在社会教育上更能体现全面性的特质,因为它可以渗入包括所有时间、地点、方式和层面的教育。五是教育主客体都是平等的学习者。终身教育则打破了时间、空间、教育类型的界限,真正形成“事事皆教育、时时有教育”的局面,使学生、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其他成年人都能成为平等的学习者。

二、终身教育理念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经过理论完善与教育实践,终身教育理念已经深入到教育的各个具体层面。作为教育理念,能够在内涵上包含人生发展的各个方面,必定蕴含个人道德发展的文化内因。因此,道德教育也自然而然地位于终身教育体系中。志愿服务的方向、内容、形式有利于公民道德认识、能力、情感的培养,是公民进行道德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和体现。因此,要把志愿服务同公民的道德教育有效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公民自我终身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体现。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借鉴终身教育理念开展活动的可行性体现在三个方面。endprint

(一)同样强调终身学习的理念

终身教育的终身性特征打破了传统一次性教育或一次性学习的陈旧观念,把教育和学习贯穿到每一个人一生的生活和工作当中,真正实现“活到老,学到老”。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志愿服务同样具有终身性的特征,志愿服务强调的不仅仅是一种精神和理念,更是一种实践性活动。志愿服务同样要求和强调志愿者确立志愿终身的理念、愿望、态度,要把志愿活动作为一项终身事业来完成。在高校,大学生可以通過学校引导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在社会上,任何一个公民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在个体已经具备的道德认知基础上奉行传统志愿服务的精神,并以适当的方式加入到志愿服务行列中,把志愿服务作为自己的终身道德教育来进行。志愿服务的终身性决定了无论年轻者或年长者,教师或学生,工作族或无业者等都是终身教育的学习者;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都可以作为终身学习和服务的场所,不受年龄和学校教育的限制。

(二)两者自觉主动性一致

终身教育是建立在公民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强调自觉主动性,其主要表现在学习方式的个体化方面,对学习、修养的要求、内容和方式等都由学习主体自主决定、自行安排。志愿服务提倡志愿者与人为善、互相帮助、助人自助,志愿者的友爱精神体现在参与者自觉自愿的道德实践,其精神本质是志愿者通过内在的责任感,凭借个人的知识技能,自愿花费时间和精力在特定对象中开展互助工作,最终实现志愿服务的目标,促进社会进步。志愿服务是一个主动的自觉的能动过程,在“自我”和“自愿”层面上与终身教育理念契合,其外在表现为“认知—体验—思考—践行”的自我发展。

(三)同样具有发展自我的内在目标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服务的重要手段,其服务外延与现代社会服务各个方向对接。因此,参加各种志愿服务,即可从志愿服务中获取各个方向和不同内容的培训,包含知识性和技能性的各类培训,能够完善、充实和提高志愿者的知识水平与专业结构。同时,志愿服务还可以为志愿者提供专业理论知识的实践机会,能够强化其自身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终身教育同样具有发展性特征,终身教育的内在目标是促进自我的提升,是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在教育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连贯性,在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实现教育的目的。同时终身教育是开放性的教育,它强调“内容不拘泥于书本、形式不拘泥于课堂、场所不拘泥于学校”,提倡走进自然、融入社会的理念,在社会生活中进行自我教育,通过不断完善人格,提高自身道德境界,实现人生价值。

综上所述,志愿服务与终身教育理念在时序性上的同步,在自觉性的一致,在发展性上的吻合,表明可将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终身教育的有效途经来实现。这不仅能让人们在志愿服务中增加知识储备、实践专业理论、积累生活经验、获得工作技能、丰富人生阅历,而且还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心理上的自我肯定,实现了利他取向与提高自我的结合,促进了参与者生活、工作能力和道德境界的共同提高。

三、终身教育理念下的志愿服务路径选择

当前,在终身教育理念下,不断巩固和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并树立终身服务理念,是使志愿服务成为终身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将志愿服务纳入终身教育体系

与其他教育体系相比,终身教育更具开放性、发展性、一体化,是一种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纵横整合、整体优化的崭新的教育体系。把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终身教育实现路径来实施,必须要将志愿服务作为主要内容之一纳入终身教育体系。因此,政府要通过统筹规划、整体设计,分层实施、分类指导等原则,改革传统学校教育,把志愿服务理念和精神作为一种终身教育的内容,垂直纳入学前、初中、高中、高等教育的范畴。

与此同时,高校要苦练内功,构建符合中国国情、时代特点、学生喜爱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体系。一要通过“顶层设计”,自上至下形成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在专家顾问指导和具体组织实施层面,结合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二要建立健全志愿服务规章制度,对志愿服务工作规范引导、规范管理、规范组织;三要积极建设志愿组织文化,形成志愿服务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最终构建终身志愿服务体系;四要充分发挥社团组织作用,建立志愿服务指导机构,建设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主体的终身教育工作者队伍;五要鼓励和积极倡导人们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与志愿服务,以扩大志愿者服务的范畴,提高志愿服务在公民中的认知度,从而构建起“政府倡导、高校协调、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终身志愿服务体系。

(二)完善志愿服务法律和政策保障

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对志愿服务进行立法,以此来保障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关于志愿服务相关政策和法规如下:199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提倡社会志愿者活动和社会互助活动”;1999年,广东省通过《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2016年7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2016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实施,《慈善法》是第一部将“志愿服务”作为关键词的法律。因此,政府、社会、高校应该统一认识思想,加强对志愿服务在推进社会进步和培养公民自身道德素质作用中的认知,积极推进志愿服务的立法工作,为志愿者提供全面的法律保障。

目前,在政策导向方面,政府、社会和高校对志愿服务和志愿者的管理,还未出台一个系统的综合性的政策。为此,有关部门一方面要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传媒,特别是微信公众号、APP、微博等新兴的网络新媒体,大力宣传志愿服务知识、理念,志愿服务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营造浓厚的社会志愿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应将志愿活动纳入高校教学规划之中,开设志愿服务相关课程,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教育意义和示范意义。

(三)加强社区学院建设

社区学院是指设立于社区,在地区、社区层次提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教育机构,其教育对象小部分来自当地学校,大部分来自社区成员。当前,社区生活在民众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社区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源于志愿服务所体现的社会精神价值和人际关系,以此为基础形成了社区归属感和社区参与的内在动力,这种社会精神价值和人际关系逐渐成为社区作为一个社会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的核心支柱和依托。因此,在举办和实施普通学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等“大教育”的同时,政府应大力加强社区学院建设,以社区学院为基地,以志愿服务作为有效载体和发展路径,在社区学院开展志愿服务,渗透终身教育和志愿服务的理念和精神,从而提升社区成员的道德精神风貌和志愿服务理念。

(四)激发志愿者的内在动力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分析,志愿服务者在提供社会服务的同时,希望获得至少包括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在内的需求满足。来自社会的精神激励、荣誉激励可以使志愿者产生被尊重感和自豪感,从而激发其参与志愿服务的动力。因此,政府、社会和高校首先要建立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使志愿者能够巩固志愿行为的动机,维护其参与志愿活动热情,如制定业绩考核标准,定期评选出优秀志愿者,颁发奖章,并加以宣传,同时使志愿者享受一些与政府荣誉称号的相应待遇,而对社区优秀志愿团体则授予“优秀志愿者团体”等荣誉称号,使志愿团体和志愿者个人从中得到尊重、感到自豪,调动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其次应通过榜样激励的方法激发志愿服务的内在动力,善于发掘先进典型,通过典型示范,提升志愿服务的影响力,鼓励人们进行志愿服务。endprint

猜你喜欢

保障体系终身教育志愿服务
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构建研究及实践
关于高校教师对终身教育认可度的研究报告
中外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比较
我国终身教育立法的特点、偏差与改进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基于采购绩效的供应链采购质量控制对策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两岸终身教育法律比较研究
加快终身教育立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