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青釉鬲式三足香炉
2018-03-03张辰保
张辰保
宋瓷,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以釉取胜,其单色釉色调优雅,深沉迷人,无与伦比,是瓷器史上的巅峰。
宋瓷常见的,都是一些素器,许多器型,都是仿照古代青铜器和陶器的形制,那些美丽的传统精神元素,在不变的薪火相传中,时不时在器物中显现,承载着无数收藏家的梦。
在小城里,阿峰对于汉陶和宋瓷,有一些造诣。他店里的器件,也是我现场学习的实物。有一次,我忽然注意起了柜中的一只小香炉。原先对于这类东西,是不屑一顾的。见它是青白釉,釉面不假,露胎处都显火石红。如能淘到手,可以揣摩把玩学习。
阿峰告诉我,这是小香熏,是文人器,是红袖读书夜添香的那个书房案头之物。那唇口和腹部露胎的两处不规整胎记,是火石红散晕,像皮膚上的结疤,对器物的品相很有影响。他还特别示范给我看,那是入窑时靠烧,炉与炉间粘靠太紧,釉水粘结而留下的。我心里暗想,这火石红伤疤,证明了它的正统出身。
小炉拿回家,时不时盘摸,反复观察,搜寻资料后发现,这原是一只仿古器物,它的名字叫:龙泉窑粉青釉鬲式三足香炉。
这只小炉三足鼎立,高8.6厘米,口径6.3厘米,底足间距3.3厘米。圆口斜折沿,直颈,扁圆腹,肩部饰凸弦纹一圈,腹与足背饰三角形凸棱脊,俗称“出筋”。出筋的凸形棱脊的釉薄处,也有淡淡的火石红。底周有三足,三足间距呈等腰三角形,底与足间有一小孔。据资料介绍,那三足是中空的,为使装烧过程中气流贯通,防止入窑烧造时气体膨胀破裂而戳一小孔保持漏气。
小炉除露足和粘疤露胎处见赭褐色窑红外,内外皆罩施柔润的青釉,釉色晶莹,质感温和纯净。炉厚胎厚釉,虽小,但很压手。
这只鬲式炉从造型上看,有宋代炉的一些典型特点,炉身较矮,三足紧收,器足底部较圆(不是明代的平蹄形),轮廓鲜明。但口是折外敞,不是板沿外伸。腹部也略有不同,是球形不是扁圆形,足相对要高一点。
用放大镜观察,足底三个露胎点,胎体坚硬晶白,瓷化程度高(不是宋代龙泉窑的白中泛灰,也不是明代龙泉窑的灰中泛黄),估计跟高岭土的配方有关。炉腹以及唇口处露胎点也被火石红覆盖,特别是周边薄釉处,火石红从釉里泛出扩散,呈浅黄褐色不规则花斑块状。在三个出筋和束腰线的脊上薄釉处,火石红按釉的厚薄呈淡雅的嫩黄线条状,若隐若现,如粉青釉面的淡妆。那全露胎处与釉面结合处的窑红,是深黄或浅褐色,飘散在晶莹的胎面上。窑红不是宋代的桔红色,比明代的赭褐色要浅淡明快一些。那厚重的胎体,也不是明代的薄胎。
宋代龙泉窑以釉色取胜,釉层较厚。而明代龙泉瓷釉层比较薄,玻璃化程度高,透明度好,表面光泽强,从这只炉的釉色来看,不是宋釉料那样柔润青翠,也无明釉料黄中带灰的棕绿或艾绿,它接近于枣子青,类似粉青,是略带乳浊性的一种青釉。据资料介绍,这粉青釉,是南宋龙泉窑的首创。釉色青绿淡雅,釉面光泽柔和,达到类玉的效果,为青釉中最佳色调之一。《处州府志》曾如此形容龙泉窑釉质:“极青莹,纯粹无瑕,如美玉。”明高濂在《遵生八笺》对其评定等级曰:“色取粉青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之下也;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之下也。”
鬲最早出现在距今约四千八百多年前,那时的鬲是陶器。鬲的三个腹足站立很稳,里面可以贮水,架上干柴又可以煮水,非常实用,所以就成了当时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器具。自商以后,青铜器的使用日益广泛,商的鬲文化也由以陶为主要载体变为以青铜为主要载体,鬲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用具,而且演变成为礼器和神器,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载体。在鬲的身上,可以看到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可以看到社会习俗和工艺美术水平,因此,鬲成为一种文化。到战国时期,鬲基本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
自佛教传入中国后,炉这种器型便作为佛教礼器流行开来,到了宋代,瓷炉的品种已非常丰富。鬲式釉炉也在北宋末期复古风气盛行时现世,俗称钢筋炉。鬲式炉一名系由仿周代铜鬲样式而来,它的范本母型是商周的青铜鬲。以宋龙泉烧制的最为出名,造型上通常通体施粉青釉,明澈温润,葱翠如玉。龙泉青瓷是中国烧造时间最长的南方青瓷名窑,从南北朝至清延续了一千多年,南宋中晚期是它的鼎盛期,元代是它的延续期,到了明清逐渐走向衰落。
这只小鬲炉,应生产于南宋末至元代年间。它身上遗传了中华的基因,流淌着华夏血液,存载着汉族的文化。能拥有一只,乃吾之大幸,吾之物缘也。
这只香炉,整器古朴精美,曲线流畅,比例匀称,小巧精致,朴素大方。虽无古人焚香读书之雅兴,但它那平淡古朴,它那清幽雅致,呈现出一种清雅内敛的气质,让我日夜揣摩,爱不释手。
编辑:刘亚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