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要轻易被愤怒点燃

2018-03-03程欢彦

检察风云 2018年3期
关键词:驾驶座敌意脏话

程欢彦

下雨天,打车回家,不远处的十字路口,已经有六七辆车在红灯前排起了队。司机师傅见状松开了油门,准备按序接在队尾,这时旁边忽然驶过一辆白色轿车,车头一拐,“插队”在了前面。毫无防备的司机一脚踩在刹车上,迅速减了速,两秒钟过后,司机嘴里吐出了一连串的脏话。虽然充满方言的咒骂我并不能完全听懂,但话语中透露的愤恨恼怒之情,却着实让我受了一惊。想到自己上车时司机还礼貌地跟我核对了目的地,态度也很温和,这会怎么就像忽然点燃的爆竹,炸得周围充满了硝烟味。

仔细一想,这样的情形似乎并不少见。就是和家里亲近的人一起出行,坐在驾驶座上那一个,也总是更容易“着急上火”,一会埋怨那个骑电动车的妇女,前后带两个孩子,还在马路上横冲直撞,一会吐槽前面的新手司机,开车犹疑不决,“龟速”行驶,连累自己也等红灯。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那个手握方向盘的座位似乎套上了一种“魔咒”,总是能轻易打破我们心中平静的湖面,一颗石子就能激起层层波涛。

新版的牛津大辞典里,对“路怒”一词的解释是用以形容在交通阻塞情况下开车压力与挫折所导致的愤怒情绪。“路怒症”这一称呼,随着近年来媒体曝光量的不断增大,也越来越为大众所熟知。千万不要小瞧它,认为它不过就是开车的人遇到不顺时发发牢骚泄泄怒火,它一旦掌控并发酵人的情绪,很可能会引发肢体伤害等严重后果。2007年,莫斯科的一名29岁司机因为嫌行人过斑马线走得太慢,且不理会自己的催促喊叫,一怒之下枪击了三名路人,致使一死一重伤。2012年,北京海淀区的一名越野车司机,和路人孙某发生口角,为泄愤,越野车司机驾车撞倒孙某,并碾轧致死。在美国,每年因为“路怒”所引发的枪击案数量惊人……

国内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五成的司机认为自己有路怒症,这一比例在长途车司机中更高。路怒症的多发,除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数量的增多,堵车与复杂的道路状况越来越多发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之外,更多的还在于驾驶者的内心状态。为什么人一旦坐在方向盘前,就成了“没头脑和不高兴”?从人自身情绪控制力来看,车内密闭的空间本身就给人带来了一定的压迫感,再加上长途或长时间行驶所带来的疲惫感、焦急感等,消耗了人的意志力,降低了人的自控力,这时候如果遇到接二连三的状况,很容易导致情绪失控。另一方面,当人在驾驶途中遭到干扰,不能按自己的预期进行,驾驶者不仅会觉得安全感遭到威胁,更重要的是,他内心的掌控感被破坏,他会感到挫败,这也会转变为愤怒情绪表现出来。

还有一点,驾驶过程中的愤怒很容易被点燃、被放大,也是因为产生矛盾的双方缺乏交流。日常生活中,我们所遭遇的小碰撞小摩擦往往只要一方主动说了“抱歉”,另一方的气就消了大半。但当我们坐在驾驶座的时候,与另一端的司机缺乏交流,这直接导致了敌意的增加。因为缺乏沟通,所以我们总感觉对“别的司机”似乎有着天生的敌意,一旦他不守规矩,他就是“没礼貌”“没教养”,甚至“没道德”。

其实很多人都不想这样,谁愿意自己成为被情绪操控的“暴躁者”呢?抵抗这种“阵发性的暴怒”,有的国家出台了专门的规章制度。例如在德国开车时,你如果不按安全车距行驶,或者说脏话、做侮辱性的手势等,会被判处几百到几千欧元不等的罚款。但我觉得,相比于强制的法规,做好自己的心理疏导是更有效也更彻底的方法。你可以从现在开始,学着在开车前做好预案,留出充裕的路途时间;在车上放一些自己喜欢的小饰物,听一些自己爱听的音乐或广播;多和家人朋友相伴出行,尽量避免长途疲劳驾驶;遇到意外状况时试着用深呼吸舒缓心情,用宽容乐观的态度面对。

如今我坐在副驾驶座上,路遇“捣蛋司機”家人又喋喋埋怨的时候,我就说,“估计她也和我一样是个新手司机,如果是我在开那辆车,也会很紧张。”家人的怒气果然就削减了大半,转而开始教我以后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要注意些什么。所以当你把对方想成你身边熟悉的人,或者以善意的想法去推测对方,你就会发现他并没有那么可恶,他可能只是真的有急事要赶时间,或者是驾驶不熟练过于紧张,那么,宽宏大度的你还会生气吗?endprint

猜你喜欢

驾驶座敌意脏话
脏话怪兽
讲究
以假乱真
跟踪导练(二)(6)
证明
消费者敌意、购买意愿与人口因素的相关性及营销启示
劫匪劫车
网络脏话的缘起 辨析与救失
网络中的敌意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