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品课走向生活问题浅析
2018-03-03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树人中学元海芳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树人中学 元海芳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提倡教育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有机整合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方面内容,充分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伴随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从而使课堂的教学更加富有成效。那么,作为一名思品教师,如何才能使思想品德课堂与生活接轨。
一、初中思品走向生活的原因
从课程性质而言,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她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征,单从实践性这一特征就注重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强调知识从生活中来,到实践中去;而课程的综合性又将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强调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角了解社会、观察社会,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思想方法、思维方法的掌握沦为一体。从课程目标而言,初中思想品德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四有”的新人为目标。分析目标,不难看出:思想品德课的直接的功能是要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和思想政治觉悟。所以,初中思想品德课是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那么,有效的学习途径就是从实际出发,要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学习过程中,领悟到思想品德素质。初中思想品德课共分为三大版块: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与集体、我与国家与社会。有54条关于课程内容的具体要求,有36条活动建议。而活动建议注重考察学生的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达到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发展要求,这样才能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课堂教学是老师与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这也是新课程的要求。教师要让思想品德课与生活接轨,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体验,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合格公民。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走向生活对策浅析
(一)建立平等、和谐、自主的师生关系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它表现为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认,也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人格平等。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和研究学生,掌握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提高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自身水平,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指导学生都是单个存在的个体,有思想,有灵魂,有个性,要发扬民主教育;要正确处理师生矛盾,避免过激的方法,忌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到教室里来,带到师生中来。
(二)创设生活实例情境,使思想品德课走向生活
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社会即课堂,课堂即社会的教学理念,也就是教学要把课堂内外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课内外的一切教学资源,联系学生的生活事例创设情境,缩短学生与课程内容的差距,使教学变得有情感、有魅力。例如,在八年级《做个聪明的消费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同学们在消费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课堂上,两位同学先表演了一个小品:张波去帮母亲买菜,卖菜的小李缺斤短两。回家后,张波与母亲发生争议。张波认为:应该维权;母亲认为:乡里乡亲的,不值几个钱,伤了情面不好。我让同学们思考三个问题:(1)你赞同谁的意见,为什么?(2)要想维权,应通过什么途径?(3)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明明白白消费?现实的生活搬进了课堂,同学们兴趣盎然,积极参与,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活生生的案例,他们很快掌握了如何与生产者、经营者斗智斗勇,如何检查商品是否合格的方法与技巧,如何保护自己。没有老师高谈阔论的讲解,生活化的课堂,却让消费者应掌握的相关知识、技能深深的印在了他们的脑海中。
(三)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走向生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思想品德课是以初中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而设置。那么,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在实际中完善人格,使课堂延伸至课外,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教学鲁教版八年级上册《家,温馨的港湾》一课时,设计了课后实践活动“做一天父母”。要求:周末,做一天父母。1、早上打扫卫生:2、中午,把准备好的饭菜端上餐桌,并询问父母上午情况,作出评价;3、晚饭后,为子女洗脚。回到学校后,课堂交流展示《做一天父母》的感受,完成给父母的一封信。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加强了子女与父母的沟通,增进了彼此间的情感,锻炼了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从而实现了家庭的和谐,使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四)加强考试的导向功能,引导思想品德课走向生活
考试体现着国家的意志和社会意志,现在的考试,特别是中考和高考,除具有学业水平测试功能之外更兼具有选拔功能。所以考试的导向功能非常重要。考试考的是生活,自然课堂就会走向生活。例如,2014年中考的《课堂说闲话》问题,2015年中考第16题《三块巧克力》,选择学生校园生活案例做为情境题,非常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这种题型就是把生活实践,课堂情境搬进了考试中,注重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师与学生在日常的教学中,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这才能达到思想品德课教育的初衷。
总之,学校是学习的小课堂,社会生活才是学习的大课堂,把大课堂中的真实生活引进小课堂,提升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更快地形成自己正确的思想,同时激发创新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教师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