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引导小学低段学生爱上品德与社会课
2018-03-03新疆福海县齐干吉迭乡牧业寄宿制学校迪达尔那比
新疆福海县齐干吉迭乡牧业寄宿制学校 迪达尔·那比
一、激发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依据这门学科的特点,每节课的内容都有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把这些知识点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找答案。带着这些问题,孩子们会聚精会神地读书,圈点,之后会盼着教师提问,以便抢着回答问题,展示自己。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启发学生深层次地想问题,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新意见。尽量让学生畅所欲言、表现自己,并让其他学生补充,教师再完善、做最后总结。这样,师生之间也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 学习兴趣。它将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讨论法
这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围绕本课的各个知识点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设计、引导讨论时,要掌握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辨是非、明事理,是非不辨则事理不明; 学生讨论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注重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二)故事讲解法
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寓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学生明理悟道受到启发教育,这就是“故事讲解法”。运用故事讲解法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结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特点和认识水平,揭示故事所展示的思想道德观念。师生可以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使教学更贴近生活和贴近实际,从而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可信度,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情景设计法
根据教学目标和施教内容的要求,配合说理而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从而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对于小学生来说,情感的情境性、感染性更为明显,运用情景感染法效果更为显著。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方法很多,教师教育中应注意有所选择,对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学生,在选择方法上应有所侧重;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涵盖了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社会等多门学科知识,而这些知识又贯穿于大量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也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内容。首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其次是要以教材中的内容为主线,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去实践,获取第一手资料,这样做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第三是教师要结合教材知识点与学生实践的效果进行评价,以期达到教学的目的。在这一环节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把课本知识融入到实践的过程中,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从而得到新的认识,增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四、教师应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
我认为,评价应该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正确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催化剂和润滑油。品德与社会课的评价方式应采用教师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的方式。要坚持评价情境生活化,评价客体主体化,评价结果动态化。评价要坚持连续性,结果要保存下来,让其产生成就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逐步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