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2018-03-03广西贺州市平桂区鹅塘镇中心学校张小青
广西贺州市平桂区鹅塘镇中心学校 张小青
在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双双离开故土,加入到“打工族”的行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将孩子留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成为“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主要是父母)的有效教育和管理,这些孩子的学习、心理、品行等方面出现了比较突出的问题。笔者认为作为一位农村教育工作者,应以身作则,义不容辞承担起教育好留守儿童的重任。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在亲情长期缺失的状态里,“留守儿童”在成长中确实面临一些问题,如人身安全、身体健康、学习、道德品行、情绪、交往等等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全隐患多
“留守儿童”在生活安排方面一般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其他人来照顾。父母不在身边,缺少直接的关爱与监护,很可能会成为不法分子的侵害对象。
(二)学习较差
孩子是生性好动,自制力差的一个群体。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那些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隔代抚养的孩子,由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隔的文化水平较低,无法在学习上得到帮助和指导,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双亲有一方在家的孩子同样很难得到父母在学习上的辅导。因为留在家的父亲或母亲一个人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田间工作,没有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三)心理障碍
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最突出的问题。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如本班有个男孩原本是个活泼开朗、好学的好孩子,父母外出后,性格渐渐发生了变化,易冲动,不愿与人交流,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与同学争吵,一点小挫折都经受不起。
(四)道德意志薄弱
部分外出打工者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很少,部分父母们长期在外务工,希望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让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让孩子能有好的条件读书,日后有出息。于是通过给孩子寄钱来补偿自己对孩子的照顾不周,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养成了凡事都以我为中心,专横跋扈的恶习,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沦”、“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有些孩子因此变得自私、任性、性格孤僻、不合群、脾气暴躁。
二、留守儿童问题应对措施和建议
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而且将是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且无法回避的问题,能否解决好这一问题意义重大。这个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真正落实和质量的提高。
(一)家庭方面措施及建议
1.家庭教育的过程是孩子与父母互动的过程,只有在双方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实现交流和沟通,才能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努力改变家长外出务工的方式和教育沟通方式,让他们在外出务工和孩子成长之间有个比较理性的认识进而做出合理的安排,要经常保持和孩子的联系、沟通。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要适当。长期在外务工的父母和子女的沟通往往是通过电话或书信的形式,而电话的快捷成了亲子间沟通与联系之首选。大多数父母一般一个月才给孩子一个电话;少数是到了考试时,来个电话问问成绩了事。不仅要从生活上关心留守在家的子女,更要从心理上加以疏通和引导,让孩子真正把自己的父母当作倾诉的对象。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随时了解子女学习和发展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更清楚的认识他们,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和方法,让孩子能在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下成长。
2.父母在委托监护人之前,应该慎重考虑被委托人是否具备监护能力,但目前大多数委托监护人的教育观念陈旧,远不能适应孩子的发展需求。父母要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应该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对留在老家的孩子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加以关心、教育和指导,例如多打电话给孩子及监护人。并向其询问孩子的基本情况。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一种好的家庭教育模式会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命运,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也是一个弱势群体,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二)学校方面措施及建议
1.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常抓不懈,应重点加强农村中小学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学校应义不容辞地发挥主导作用。对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学生,老师要加大家访力度,或通过电话等形式,向家长汇报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疏导。对于一些留守学生出现的不良倾向和在校内外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要及时处理,耐心的进行说服和教育;开展“体谅父母”活动、“交往辅导”活动,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抗挫折和困难的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2.用真情感化留守儿童
爱是教育的基石,爱是教育的前提,老师要给予留守儿童特殊的关爱、鼓励、帮助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心理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经受不起挫折的打击,从而使他们的情绪消极,失去自信心,老师要多培养他们自信心,从而引导他们勇于克服困难,不气馁,敢于自我挑战向前冲。教师要善于走进每位学生的情感世界,应与“留守儿童”交朋友,多关心、爱护、照顾、理解他们,在生活上,尽可能提供帮助;只有老师拿出真挚的爱,只要对他们点滴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就能让他体验成功和快乐。教师注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展他们的潜能。提高留守儿童的自信心,为留守学生搭起发挥他们潜能的平台。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不仅对家庭、学校而且对我们整个社会教育体系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农民工及其子女是一个特殊的庞大的群体。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教育需要家长、老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协作。让我们大家共同携起手来,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无私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人间真爱,能够健康而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