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导学案的设计

2018-03-03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阳汤泉小学钟雪山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8期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阳汤泉小学 钟雪山

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和指南针。学生有效学习有赖于教师有效设计,一份好的导学案关键在于老师的设计。

一、重点设计好学习目标

我们一般把每一课时的导学案分为以下栏目:学习目标、导学过程、课堂检测。其中“学习目标”板块是整篇导学案灵魂,统领整全篇,其它板块均为其服务。

在教案中,我们常用了解、理解、掌握来描述教学行为和目标程度,然而在导学案中,学生需要通过学习目标来确定学习任务,并通过学习来检测目标的达成程度,因而,学习目标的设定应概括准确、简洁易懂、操作性强等特点。实践中,我们办法如下:

1.学习目标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关键词

用什么具体方式来学,学什么内容,学到什么程度。

如《圆的面积》一课,我们订的学习目标是:知道圆的面积的含义,说出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会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其中“知道、说出、会用”等词语既表示学习方式又指出了达标程度。

2.学习目标和导学过程及课堂检测要求一致

我们要求:目标定什么,学什么,练什么,测什么。这样编写使导学案有目的可依,有过程,有层次,克服了过去习题超前布置的现象,减小了学习难度,减少了作业容量。当然,目标确定的恰当是否致关重要,需要教师集体研究决定。

二、用心设计好导学过程

“导学过程”是一篇导学案中最核心的部分,是达成目标的关键,是导学案中最重要的设计内容。“导学过程”要实现导学功能,学生首先要知道怎样学和学什么的问题。其次,学生要知道具体可执行程序和研究的问题。也就是说,导学过程首先要告诉“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然后进行的学习活动的设计。

例如,《圆的周长》一课的导学案设计,我们是这样设计导学过程的:

(一)知识链接

1.正方形的周长=

2.长方形的周长=

3.正方形的周长与( )有关,长方形的周长与( )有关

4.自学课本第9页的内容,思考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二)自学展示

探究活动一: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_____________。

探究活动二: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什么关系?

找3个大小不同的圆片,分别测出周长和直径,填在课本第9页的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温馨提示:怎样操作才能使你的测量的误差最小拟定好操作方案再动手,你会发现自己的实验结果会最接近一个伟大的发现)

总结你的发现:圆的周长总是( )的( )倍多一些。

圆周率就是_____________,用字母( )表示,计算时通常取( )。

探究活动三:、请根据发现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C= ( ) 或 C= ( )

在这样的导学案引导下,学生不仅要自学课本、小组讨论,还要动手探究,既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培养。这样的导学设计充分地体现了自主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

三、精心设计好课堂检测

1.设计实用性的课堂检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变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本着这一目的,在课堂检测的设计上,我们注重把数学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常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作业,这样即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得到应用拓展与延伸。

比如,在教学完“长方体的表面积”后,我们在导学案设计了这样一道检测题:学校要进行班容班貌检查,我班决定请粉刷匠粉刷课室的四周墙壁和天花板,每平方米大约需要石灰 250 克,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大约需要买多少千克石灰?学生表现非常踊跃,积极举手说出计算方法。老师拿出卷尺,让学生亲自测量、计算。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及实际应用,既巩固了新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2.设计层次性的课堂检测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由于使用了导学案,很多学生已将课堂所学提前消化,基本练习对他们已没有了挑战性。为此,我们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在练习或当堂检测中分必做题和选做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我们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比如,在教学完“生活中的比”之后,我们设计的检测题是这样的:

必做题:

1.两个数( ),又叫两个数的比。如:8÷2写作( ),读作( ),其中( )是前项,( )是后项。

2.比与除法相比,比的前项相当于( ),比的后项相当于( ),比值相当于( )。

3.( ):( )= =( )÷( )=( )(填小数)

4.六(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 ):( )比值是( );女生和总人数的比是( ):( );比值是( )。

选做题:

5.写出两个比值为2的比:( )

6.小明从家到图书馆,去时走了10分钟,借书后沿原路返回用了8分钟,求去时的速度和回来时速度的比。

必做题紧扣教材抓双基,使每一个学生达到教材一般性要求,考查学生的基本应用能力。选做题供有兴趣的,学有余力的同学讨论。总之一个目的,就是让每个同学都能从数学中得到成功的体验。

总之,导学案设计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引,面向全体学生,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并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出真正适合学生的导学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自主学习和创造的热情,从而使课堂高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