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所需 学校所教 学生所学
——关于中职学校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思考

2018-03-03广东佛山市高明区职业技术学校毛进军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8期
关键词:理实车间中职

广东佛山市高明区职业技术学校 毛进军

国家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现在的许多中职学校在教学中仍没有突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而侧重于学科理论体系的完整传授,导致理论和实践有所脱节,人才培养模式与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相吻合的程度不够。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的理念没有深入贯彻到教学改革实践之中,教学效率不高。中职生源质量逐年下滑是不争的事实,大部分中职生的认知特点是形象思维优于逻辑思维,实践学习优于理论学习,动手能力优于动脑能力。然而,理实一体化教学从感兴入手,增强直观教学的力度,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是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适合中职学校学生基础的身心发展的教学模式。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涵特点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进一步发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的同时,要更加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作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正是以这一原则为指导思想,将理论融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将课堂融于车间,实现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是符合中职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将课堂搬至实训车间,教、学、做有机结合,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边做边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其在技能训练中掌握理论,在理论学习中提升操作技能。教师亦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着重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开发一体化课程体系和配套教材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是为企业服务,学生在企业是否受到欢迎,取决于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质量取决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是否突出职业性和实用性。随着科技进步,高新技术设备的普及使用以及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不断涌现,开发以就业为导向、贴紧社会、市场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和配套教材已迫在眉睫,也是开展一体化教学的奠基石。开发一体化课程要深入社会、企业调研,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并反复论证,使课程设置的学习内容和培养目标与企业实际工作一致。另外,传统的教材强调理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不适应一体化教学的需要,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摒弃传统的专业教材,组织教师对专业课程的结构、体系、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理实一体化教材必须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任务驱动为主体,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整合;根据企业用人的具体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取舍与组合,对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适当的调整;教材还必须将“综合性”与“职业性”有机统一,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降低专业理论的重心,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突出与实践技能相关的必备专业知识,充分体现“教、学、做合一”的职教思想。

三、建设一体化教学车间

建设与专业和规模相适应的教学车间是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根本保障。一体化教学车间的建设遵循教学功能相对集中的原则,强调教、学、做在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性。教学车间既要有课堂的功能,又要有实训车间的功能;既要满足教师的讲解、板书和多媒体演示,又要满足学生的小组讨论、资料查询和动手操作。然而,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一体化教学车间的设置要求和特点不一样。例如,顺德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参照企业运作模式和省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在实验室设讲学岛,实训车间设讲解室,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车间,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提供了保障。

四、建设一体化师资队伍

实现“教师一体化”,建设一支优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贯彻落实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关键。“教师一体化”指专业理论课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一体化。要求教师既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要具备专业实践技能;能熟练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更要具有理实结合的教材分析及过程组合能力。一体化教师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双师型人才,更要具有创新综合能力,否则教学方案难以出台,教学过程难以控制,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建设优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一是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国外培训、国家级和省级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和示范专业负责人培训等,让教师进一步提升技能水平和了解专业发展的新知识、新动向。二是调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和开展专业调查调研,让教师提升自我的同时,更了解目前的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的新状况和发展趋势,使教学更贴紧生产和市场。三是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协助开展相关工种的技能辅导,让他们把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操作技能和新技术带入学校,也与本校教师相互促进,形成互补,促进教学和实践的结合。这些教师必须参加教师岗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任教,是缓解“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的有效途径之一。

珠海市、佛山市、中山市等市区的一些中职学校的部分专业,已较好地实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设。他们的实践与探索再次证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符合中职学校当前人才培养目标的行之有效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然而,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项探索性和实践性工作,也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它涉及面广、投入大、工作量多、时间长,必须不断探索、不断克服、不断完善。总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每位职业教育者永远的责任和使命,是一门长期探索的课题。

猜你喜欢

理实车间中职
100MW光伏车间自动化改造方案设计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理实一体化课程过程考核的研究与探索
招工啦
“电气控制与PLC”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
“扶贫车间”拔穷根
理实一体化在中职《电工基本技能》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把农业搬进车间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