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

2018-03-03广西来宾市忻城县中学韦显志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8期
关键词:人情味人文精神高中语文

广西来宾市忻城县中学 韦显志

语文是一门有很强的综合性的基础学科。而语文课本的内容也是包罗万象的。包含了哲学、宗教、艺术等。这一切决定了语文教学是一门极富艺术特色的创造性活动。如何将普通的课堂化为神奇的世界,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一直是所有语文教师关注的问题。

那么,课堂上如何激起学生的兴趣,唤起他们的情感,促进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呢?那就是结合教材内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一、注入人文味,增强学生自信心

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让这些精神同化学生,进而内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品德修养、气质个性和人际交往中获得提升。高中语文在教学内容上就具有极强的人文性特征,很多都是人类优秀思想的成果,对高中生的品德修养、气质个性具有一定的熏陶作用,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语文教学应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突出人文精神的宣传,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突出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给学生一定的精神洗礼。具体地说就是要教师在教学中认真的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并且把这些所谓的人文教材通过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内化到学生的心灵,让学生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和感悟,体会到真善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健全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具备健康身心的目的。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认真整合教材和学情之间的关系,让自己的语文课堂充满人文精神,实现新课改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使学生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现“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立下“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决心,获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感悟,坚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人生信念。

比如,我在组织学生学习高中选修课鲁迅的《自嘲》时,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树立信心,相信自己,不信命运不信鬼神,我结合教材内容,说起一个山区学生被平原学生歧视时即兴的一首《自嘲》诗云:“别看我是山里人,游泳蹬车样样会,讲算写画略知晓,吹拉弹唱亦学过。”学生听后,就来精神了,个个都跃跃欲试,根据自己的情况仿着写《自嘲》,学习气氛非常浓厚。

二、融入人情味,升华学生情操

高中语文教学应该按照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实现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就目前的高中语文教材来说,其内容更具有人本性和人情味。语文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师生之间交流情感和探究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了解作者,感悟作者写作意图的过程,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释放文章中的人情味道,增加课堂教学的人情味,升华学生的情操,激活他们的情感,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下成长和成才。

课堂中,人情味的注入需要教师认真的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并且能通过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能给学生宣传某些思想情感,并且能让学生做出一定的反思和情感的内化。高中语文教材中牵涉到很多的情愫,有爱国情怀、有浓厚的亲情、眷念故土、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这些情愫的表达恰恰可以帮助教师实现课堂教学的人情味。

三、输入新闻味,增强学生时代感

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任何时候都要做到与时俱进,特别是现代社会,社会的发展节奏迅速,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结合当前的先进理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那教出来的学生也是很难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对于高中语文的教学来说也是如此,新形势下语文教学应该突出自身的工具性、引导性和辅助性的作用,要有效的嫁接新闻,体现语文教学的与时俱进,将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紧紧的捆绑在一起。语文课堂上,教师恰当地导入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闻类知识,可以创设新颖独特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激情,陶冶他们的情操,激活他们的思维。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民生,鼓励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批判精神,让课堂这一小天地,成为学生的人生导航标。

近些年,较多高中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党的信念以及对祖国的认识模糊,甚至出现了困惑和扭曲。改革开放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如今的高中生学不重视学习,一有空余时间,即使是短暂的几分钟,便会投入到手机上网、聊天、看电子书籍和玩网络游戏中,这样的高中生不在少数。他们对国家的认识和对自己责任的认识缺乏较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当今显得尤为重要。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经典篇章,使民族精神的熏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同时需要引入时代活水,选择能将民族精神、民族个性有机融于当今社会的现当代作品,让学生培养现代意识,关注当代社会生活和先进文化,关注当代社会人们的精神诉求和对现代生活状况的思考。

语文教师要学会趁着国家重大事件重大新闻适时给学生注入爱党爱国爱英雄人物的思想。比如,在每年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XX周年”之际,我都坚持课前让全班学生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我在上高中语文必修5《宇宙的未来》这一课时,就链接到我国“神五”“神六”“神七”发射新闻画面,“歼10”“歼20”搏击长空画面,宣扬我解放军的威武,祖国的强大。

古人云:“积沙成塔,积腋成裘”,“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语文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不断积累,才能不断丰富我们的语文知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积累语文知识,而在于将这种知识转化为能力,然后用于处理我们学习中的各种语文问题,才能使学生真正有所得,使学生具备相当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感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课堂教学的趣味与老师语文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样是课堂,有的教师视为畏途,有的教师则视为乐园。我们语文老师要想方设法使课上学生兴趣盎然,忽而眉飞色舞,忽而屏息凝神,觉得是一种享受。

猜你喜欢

人情味人文精神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情味
华住酒店集团:有“人情味”的IT微创新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人情味与人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