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中导师制开展的设想和推进的探究

2018-03-03四川省汶川中学校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8期
关键词:导师制导师学科

四川省汶川中学校 罗 泉 张 霞

一、在高中开展导师制是现实课程改革的需要和新时代高中持续、长期健康发展的需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我们越来越感到德育问题始终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处于个性形成关键期的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尤其如此。要将德育改革推向深入,不能仅仅依赖于教师的素质的提高,而是必须从制度层面去思考,从根本上改变教学与德育相分离的现象,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

导师制的开展有利于学科教学的真正深入,让学科研究及学科方法的得到延续,完全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对学科教学的限制,所以导师制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科教学,更有利于学科专业性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科优秀人才和拔尖人才。

二、高中教育的特点和地位决定了高中导师制开展是完全可行的

如何让普通高中学生个体得到充分全面发展?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立存在,旨在调动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激发学生发展的内在潜质,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自主能力,由此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实施学生发展指导的根本目标,在于改变以往精英化普通高中教育时代一切围绕升学率的“选拔教育”模式,努力建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现代高中教育。高中学生自主、自觉、积极而主动地发展是育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是高中教育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高中导师制必须发挥全面指导和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充分利用和挖掘全体教师资源,积极调动学生主动性,开展好导师制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三、要真正落实走班制导师制可以提供保障

“走班制”包括三层含义:首先,“走班”的学科和教室固定,即根据专业学科和教学内容的层次不同固定教室和教师,部分学科教师挂牌上课,学生流动听课。其次,实行大小班上课的多种教学形式,即讲座式的短线课程实行大班制,研究型的课程实行小班制。第三,以兴趣为主导的走班形式。“走班制”客观上要求班级管理工作更加细化和深化,要适应“走班制”的特点和内在要求,因此选配热爱学生工作、具有高度责任感、业务能力强和良好的思想素质的教师担任导师,对教学班的学生进行课堂和课后管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对学生在各教学班中的流动进行指导,并能和行政班的班主任及时交流和反馈学生的实际情况。

四、导师制开展的优势和前景

导师制是开展优质教育与管理、造就高层次人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制度。导师制可以将学生的学科兴趣,学科潜力充分进行挖掘,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从而有利于人才素质的提高,让培养效果的更加优化。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加强导师制的管理模式,让导师制在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

导师制有利于个性差异性发展,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立存在和每一个学生的选择性,旨在调动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激发学生发展的内在潜质,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自主能力,由此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开展导师制的原则

(一)思想引导

在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行为习惯、道德表现的基础上,通过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的错误思想及时纠偏,对学生存在的不良行为和不良习惯进行诊断分析,启发引导学生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自律能力。确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从而建立学生生命成长的新起点。

(二)心理疏导

导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心灵与心灵的对话,鼓励学生表露自己的心理困惑,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指导,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提高学生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环境适应力,增强学生对失败、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搞好心理疏导,关键是教师要平等地与学生真诚沟通,要耐心的倾听学生的心理感受,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三)生活指导

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积极与家长联系沟通。作为导师,关心学生的饮食起居,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引导学生明确生活目标,端正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独立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四)学业辅导与督促

导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学有所长。导师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强化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辅导,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动力,培养学习兴趣,掌握科学方法,养成良好习惯,增强学习信心,形成学习风格。让优生更优,让优生获得更好发展空间,让学困生达到“想学、愿学、学会、会学”的目标。

(五)个性的发挥与学科专业发展的引导

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明确发展方向,根据学生自身个性特点,指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指导和发展指导,引导学生培养发挥兴趣特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引路和奠基。好的导师也必是好的伯乐,能够发现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个性与优点,引导学生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从而让学生成长和成才。

(六)人生规划向导

人生规划就是一个人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志向,对自己的未来的发展道路做出一种预先的策划和设计。导师制在引导学生人生规划方面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导师的阅历、威望及导师本身的行为能影响学生,从正面树立榜样。

在当今这个开放的、多元的、变革的转型社会中,学校与教师要更多地培养学生学会自我观察、自我判别、自我选择。所以,高中导师制必须聚焦于更加有效地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形成和自主发展,给学生提供各种成才和成功的机会,当然高中导师制给每一位老师提供了一个舞台,发挥每一位老师的作用,让每一位老师都有成就感,让每一位老师都能得到发展。总之开展高中导师制能让师生双方达到共赢,从而推动我们高中教育积极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导师制导师学科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学科新书导览】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住院医师对“全程导师制”教学效果评价反馈分析
V eraW an g
导师榜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