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学生语言实践 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2018-03-03广东潮州市饶平县黄冈镇中心小学余燕玲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8期
关键词:语感核心文本

广东潮州市饶平县黄冈镇中心小学 余燕玲

语文核心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它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是语文新课标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用叶圣陶老先生的一句话来理解,就是:“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养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

“语文的本质是语言实践”(《言语教学论》李海林),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必须关注语文课堂上学生的语言实践,通过读、说、写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一、在朗读训练中培养语感

朗读是一个最有效的语言实践方式。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人在反复的诵读中,脑海中会贮存丰富的书面语言模式,促进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内化。学生在朗读时,能从言语的声音、语气、句式等更多个角度直接感受作品的内蕴。可见朗读训练与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融入自己的感情体验,在读中入境、入情去体会文本、感悟文章的真谛, 使之“陶醉于作品美好的内容与形式之中”,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进行阅读教学,我们要做到多读少讲,要做到读有要求,读有层次,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悟情传情,培养语感。写景的文章,要读出景物的优美,也要体会如何借景抒情;写事的文章,要领会如何记事抒情;写人的文章,要感受人物形象、人物情感。文章中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更充分的体现出来。如果学生能用饱满的感情朗读课文,与作者同喜同悲,自然会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听朗读,组织学生进行多种朗读方法的训练;让学生体会语言艺术的韵律美、节奏美,从而培养语感。

二、在阅读中学习表达方法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们熟读名篇佳作,往往会从写法上加以效仿,从中学习写作方法。好文章读得多了,耳濡目染,便会懂得文章写法,效仿的次数多了,慢慢就会变成自己的方法,并能有所改进和创造。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精品。因此,我们进行阅读教学时,必须重视写作方法的渗透。每学习一篇课文,要让学生明确“本文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主题,是怎样写的?”学生围绕这个问题,顺藤摸瓜,一步步走进作者的布局谋篇中来,从结构到手法、再到修辞,点滴汲取,日积月累,逐渐学习到写作方法。同时还要让学生思考,如果自己写,会怎样写?

如:在讲《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我让学生自主读文,并思考:围绕威尼斯的小艇,作者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带着问题,入情入境地读,在读中体会作者从小艇的结构特点,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以及小艇与威尼斯人的密切关系三个方面来写。在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后,让他们说说自己从课中学到什么表达方法?引导学生从中领悟课文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写作特点。使学生体会到作者之所以能把《威尼斯的小艇》写得具体生动,是同仔细观察分不开的,让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勤于观察的习惯。最后,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写法写出家乡某处景物 。

三、在生活体验中丰富积累

语文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获得某种对生活的体验,才能深切领悟言语所标示的东西及其背后潜藏的思想与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过往的生活体验才是对语言文字最恰切的注释。“学生用词混乱,是因为这些词没有跟他自己所做、所见、所观察和所想的东西联系起来。”语文欣赏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作为语文教师就要善于调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设法把生活“活水”引进课堂,在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促使学生联系生活去感悟文本,培养欣赏文学的能力。这样学生对文本中语言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运用起来就会更加准确、生动。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睁大”自己的眼睛,“伸长”自己的耳朵,留心周围的一切,从生活中发现新事物,获得新感受,多想多记,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积累,为提高语文素养打下牢固的基础。

四、在口语训练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材在每个单元后面都安排了口语交际和交流平台,这都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绝佳板块。在交流平台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对每一个阶段的学习心得进行交流,把本组文的学习进行总结和提升,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感受,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读写方法。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的话题与本组文的学习内容和习作要求都有密切的联系,老师要联系口语交际中的提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引导学生有中心有条理的进行表达,若发现学生用词不当,出现语句颠倒重复,语意不够顺畅等不够规范的地方,要引导学生评议、纠正,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只要学生会有条理地说出来,就会有条理地写出来了。

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理性在感性中长期沉淀积累的过程。我们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关注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在朗读训练中培养语感,在阅读文本中学习表达方法,在生活体验中丰富积累,在实践运用中提高水平,通过读、说、写的语言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语感核心文本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