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画《写意荷花》的教学研究

2018-03-03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宋春艳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18期
关键词:大写意花鸟画笔墨

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宋春艳

一、指导思想理论依据

本课教学内容是高中一年级绘画模块中的中国花鸟画部分的内容。本课学习写意花鸟画的表现技法,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印象荷花”。

二、学习价值分析

本节课通过欣赏不同大师的写意荷花作品,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中国画的墨色及基本笔法,使学生了解中国画借物抒情的艺术表现形式,感受中国文化的艺术魅力,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是学生更加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荷花的生长习性、造型特点,欣赏与荷花有关的艺术作品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使学生了解中国画借物抒情的艺术表现形式。

2.用水墨画形式创作有意境的荷花作品,感受艺术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培养创造力。

3.通过欣赏创作等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加深文化理解,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

(二)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荷花之美,与笔墨的训练培养观察力,提高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陶冶情操,丰富生活情趣,增强爱祖国传统艺术的自豪感并使之发扬光大。

四、教学背景分析

1.学生特点:对于北京的高一学生来说,对中国画简单的用笔、用墨有一定的经验,但对大写意画中的笔墨技法抒情言志了解的深度还很不够,需要将中国花鸟画中的写意画法的这一内容做一项专题研究和学习。

2.认知基础:对高中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现能力比初中学生要强很多,通过本课研究和实践,能对写意荷花画法的这一内容达到一个基本掌握的程度,学会运用水墨技法,去表现大自然的美,能够举一反三理解的临摹、分析归纳寻找笔墨规律,同时运用笔墨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3.认知障碍:内容的深入理解与技法表现里的结合。

4.认知发展:时刻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中心,锻炼造型能力。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与表现对象的方法 ,做到在理解荷花结构、精神内涵的基础之上,知己掌握笔墨并表达荷花之美。

五、教学目标重难点

(一)学习内容分析

花鸟画以表现动植物为题材的绘画,学生接受和欣赏优秀的大师作品,学习动手去表现自然界中荷花的美。正确理解并掌握表现印象中的荷花的笔墨技法,及对笔墨中干湿、浓淡、疏密、黑白灰组合规律的认识,托物抒情,借物言志,提高审美意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正确掌握写意荷花的技法和表现规律,以及对笔墨中干湿、浓淡、疏密、黑白灰组合规律的认识。

Once you could see through this aspect of scenography I realized to be confronted with an artist with many faces.

2.难点:创意实践。调墨、调色的技法及行笔中转动、提按、皴擦等技法的掌握,并能灵活运用,能自己组织画面构图完成一幅有意境的写意荷花作品。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 示范法

七、教学过程

步骤1:导入课题,欣赏荷花视频,提问荷花给你的印象,荷花代表怎样的人文精神及品格,有哪些描写荷花的诗?学生欣赏、思考、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欣赏视频,让学生感受荷花的美感,引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

步骤2:学生欣赏感受深入分析著名画家笔下不同风格不同笔法表现的荷花美感。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分析大师笔下的荷花,增加直观感受,开阔视野,提高信心,为学生胸有成竹完成作品做好铺垫。

步骤3:教师示范,进行大写意荷花创作,讲解构图规律及大写意用笔、用墨技法。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看教师演示,直观感受大写意荷花的笔墨技法,学习写意荷花创作过程。

步骤4:学生实践与体验笔墨技法,自己组织完成一幅印象荷花国画作品,并题诗落款。

(1)生宣纸小组合作完成写意荷花印象作品。

(2)安排构图运用勾、皴、染、点、泼墨等手法完成荷花写意。

(3)可以在荷花四周添加其他形象,使之成为小品。

(4)落款完成,画面“诗、书、画、印”形式完整有美感。

设计意图:学生绘画并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训练,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难点。学生通过体验笔墨过程,能正确理解并把握写意花鸟画的技法和规律,对笔墨中干湿、浓淡、疏密黑白组合规律有所认知,并灵活运用提高审美意识,获得精神上的陶养,认识写意花鸟的观察方法,了解中国画借物抒情的艺术表现形式及组成写意花鸟的基本语言,感受传统中国文化的艺术魅力,激发创作兴趣,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文化。

步骤5:作业展示及评价

设计意图:好处:巩固知识点及技法,增强自信心,体验成就感,增进交流相互了解,分享美和快乐。

步骤6:课后拓展,观察喜欢的花卉欣赏大师作品,尝试以大写意笔墨描绘并寄托抒发情感。

设计意图:扩大视野,提高审美素养使学生学会收集分析选择与大写意相关的信息材料,探索技巧,了解笔墨当随时代。

八、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

我从备课开始就觉得:国画从一般技法表现讲,难以体现中国画这一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瑰宝之精髓。诗、书、画溶为一体,这才是中国画的真谛。是“国粹”“国学”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外国人叹为观止的。因此我认为学生到了高中,理应对我们祖国的伟大传统文化艺术有所领略。所以我在国画中多加了实践课时,力求使学生全面了解体会并实践“诗情画意”“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并运用所掌握的绘画语言来托物言志。通过观察学习教师示范,学习写意技法。在笔墨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新的联想创意,表现“笔墨当随时代”的气息,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获得并得到发展,开发创造力。在教课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有情感的交流与心灵的碰撞,学生享受一个师长的智慧、学识带来的爱与营养,教师享受因学生带来的职业幸福,共同享受民族传统艺术给我们审美感受,共同享受中华民族艺术的魅力所带来的愉悦,在艺术的活动中在笔墨的陶养下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猜你喜欢

大写意花鸟画笔墨
浅析唐代壁画中的花鸟画
画学丛谈·花鸟画(下)
吴国良花鸟画选
笔墨童年
院体花鸟画是怎样来的?
一代精神属花草—当代八家大写意花鸟画展
大写吾意
为练笔墨才写荷
《惨胜—抗战正面战场大写意》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