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幼儿园早期阅读环境现状的调查及教育建议
2018-03-03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幼儿园
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幼儿园 王 翀
随着幼儿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幼儿园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选取走访多个幼儿园,深入个案环境,通过观察调查幼儿园中阅读环境的现实状况,了解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造成现状的原因,寻找提升幼儿阅读环境质量的策略,总结分析,提出了几点切实的建议。
一、对物质环境创设的教育建议
教师在早期阅读物质环境创设需要加强在观察和询问中我发现,图书区存在书籍破损严重、投放不符合主题、区域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比较多,其次墙面设计的教育目标不清。因此建议:
1.教师引导下,与幼儿共同形成正确的书籍选择能力和保管方法。
2.书籍要随时更新和符合班级主题。
3.活动区设置要动静分离,如条件有限也要尽可能与吵闹的区域保持距离。
二、教师对早期阅读心理环境的创设的教育建议
(一)教师本身的观念要正确和吵闹全面
调查中最明显也最为根本性的是:教师对幼儿早期阅读的目标依然不够明确。在回答“早期阅读目的”的问题上,每位教师最多也只回答了两点,比如说“早期阅读的目的是培养阅读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可见对早期阅读目标的认识过于片面和单一,只有个别教师回答得比较全面。调查结果与之前设想的结果相差甚远,虽然这些答案都是正面的、正确的早期阅读的目的,但是应该所有教师都很明确的知道和说出来并作为依据来科学的组织活动。
根据周兢老师在《论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一文中提到的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目标一共有三点,“提高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兴趣;帮助幼儿初步认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对应关系,开始懂得掌握书面语言的重要性;帮助幼儿掌握早期阅读的技能,提高他们对书面语言的敏感水平。”而这三点缺一不可。知识方面不应该只局限于识字教育和知识量的多少,而是对符号、图画的理解,对图形的认识。教师在阅读情感方面的认识比较清楚,除了注重对兴趣的培养还有对他人的理解,社会性、幼儿情绪反应。技能方面教师的认识也比较清楚,其中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看图说话的能力。
因此,我们幼教工作者有必要对现有的阅读教育目标做一些理性的分析,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还要结合本班的幼儿对目标做适当的调整。比如重点关注幼儿的情感、兴趣、习惯,关注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等等。
(二)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指导
当询问并观察教师 “怎样指导,采用哪些方法?”时,其中有一种指导行为是:考察幼儿对熟悉的阅读材料的识记能力。比如,让孩子们背故事,经常的复习,以会复述故事作为重点,说明教师对早期阅读的观念不正确造成了错误的教育行为,可见早期阅读教育在实际的教学中十多么的需要改进。有些教师虽然提到他们对早期阅读教育的目的很明确,但实际生活中做的并非尽如人意因为“幼儿园中,对孩子的教育是方方面面的,并不是说只有早期阅读这一块,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也有我们的局限性,比如班上孩子比较多,一个老师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孩子,对他们的个别指导就变少了”。还有教师不置可否回答说:“主要就是帮助幼儿理解图画书里图片表达的内容;幼儿是否能读出阅读材料上的内容,如果读不出就继续帮助幼儿读会”。至于指导时具体有哪些方法,教师表示“实际教育中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对教师在阅读区的具体指导进行询问后现,教师的指导行为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为“引导”幼儿进入阅读区活动。教师总是选择在其他区角中盲目游荡的幼儿进入阅读区,因为孩子们在自选活动区时最不爱选择的就是图书区”,说明教师幼较少有意地引导孩子的阅读兴趣的现象。
教师不能有效的指导幼儿的阅读活动,观念正确做不到的原因通过访问了解到,教师在工作中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如,工作太忙;幼儿园管理问题;经费缺乏;偏形式化任务太多;课题安排受限制等等。
由于本论文主要调查幼儿园中的早期阅读环境,但这只是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一部分,而另外不得不提的就是家庭对孩子语言的发展更起到很大的影响,在我的调查中很少的一部分教师回答会主动与家长交流如何指导孩子进行早期阅读,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而大多数教师不能做到这一点,不管缘由是怎样的,都不应该缺失这一教育环节,教师应增加对早期阅读的认识,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只有通过家园合作这一良好的大环境,二者共同作用下,幼儿才会发展更好。倡导“家庭教育中的亲子共读”也应成为早期阅读教育的一种社会系统工程。家长对孩子的自主阅读能力成长承担着很重要的职责,幼儿教育工作者要和家长不断交流。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早期阅读观念,激励和帮助儿童获在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下成长,这样的孩子才会成为一个阅读者,才会是真正的终身学习者。